国学知识pdf

移动阔乐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国学知识pdf

【简介】感谢网友“移动阔乐”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国学知识pdf(共1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国学礼仪知识

【伯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后以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亥年生的肖猪,称为十二生肖。在古代,十二生肖常被涂上迷信色彩,一遇休戚祸福,往往牵扯起来,特别是在婚配中男女属相很有讲究,有所谓“鸡狗断头婚”、“龙虎不相容”等说法。

【生辰八字】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旧俗订婚时,男女双方互换庚帖,上有生辰八字。双方各自卜问对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阴阳,以确定能否成婚,吉凶如何。

【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左传?曹刿论战》中有这样的话:“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么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拱而立。”

【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动,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给起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这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戒”又称“散斋”,散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吊丧礼,以防“失正”、“散思”。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膜拜】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

【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曾为彭泽县令,州郡派督邮巡视至县,县吏劝陶束带迎见,他感叹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后来引申为倾倒、崇拜,如毛泽东《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举案齐眉】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表示相敬。

【以文会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在宴饮等聚会时,更是不可有酒无诗,流行尽觞赋诗之俗。

国学做人礼仪大忌

做人之大忌——贬人

子女之大忌——啃老

夫妻之大忌——轻视

家庭之大忌——缺规

父母之大忌——溺爱

教师之大忌——敷衍

学生之大忌——网瘾

官吏之大忌——弄权

法官之大忌——偏袒

商人之大忌——售假

艺人之大忌——色情

演戏之大忌——低俗

股民之大忌——硬拼

医生之大忌——贪财

司机之大忌——斗气

朋友之大忌——猜疑

事业之大忌——放弃

做事之大忌——轻浮

错误之大忌——固执

学习之大忌——粗心

待人之大忌——傲慢

吃饭之大忌——暴食

说话之大忌——吹牛

篇2:国学礼仪知识

“巍巍中华,浩浩其行……成人立誓,责任在心……铮铮誓言,师友为证。任重道远,奋然前行。”上海市医药学校去年在复旦大学国学堂书院基地开展了“汉家礼仪——集体成人礼”活动。1200多名学生身着传统汉服礼服、头戴冠笄,在传统礼乐声中,用古文宣唱赞礼誓词,场面巍峨肃穆。

友善是大爱的外延,礼仪是友善的窗口。近年来,市医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学校内涵的发展,加强职业教育顶层设计,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秉承“真诚、笃实、乐群”的办学宗旨,上海市医药学校全面开展“汉家礼仪教育系列活动”。

该项目的开展,体现了学校坚持围绕“德、技行天下”的校训理念,并借此不断提升德育教育内涵,丰富内容、拓展途径、创新形式,让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人格,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促进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为医药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提供知识型、发展型医药技能人才。

“唱古曲、读古训、穿古服、行古礼”——在开展国学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市医药学校吸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结合学校的校训与核心价值观,把礼学文化具体化、常态化,养成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知书达理的良好习惯,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汉家礼仪——集体成人礼活动”,市医药学校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梦”,覆盖学生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德育教育全过程,并设立从认知、情感、态度等不同角度的德育教育目标。同时,学校把传承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也融入到班主任教师的日常培训和专业发展中来。

篇3:小学国学知识

小学国学知识大全

小学国学知识大全【1】

小学低段国学书目推荐:

1、小学生必读国学书目: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2、小学生必读国学书目:弟子规

《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

《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3、小学生必读国学书目:千字文

《千字文》为南朝周兴嗣撰,它的撰作,相传还有一段故事;梁武帝命人从大书法家王羲之作品中挑出一千个不同的字,每字片纸,杂乱无序,然后召见周兴嗣说;你才思敏捷,为我将这一千字编成韵文。

周兴嗣绞尽脑汁,一夜之间将其编为四言韵文,但他的两鬓因此全变白了。

《千字文》中除洁字两见外,其余全无重复,而且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令人称绝。

《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是我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

4、小学生必读国学书目: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

作者程允升,

《幼学琼林》初为明人登吉编著,本名《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清人邹圣脉作了增补,改名为《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

5、小学生必读国学书目:笠翁对韵

作者李渔号笠翁,仿照《声律启蒙》写的旨在作诗的韵书因此叫《笠翁对韵》

二、小学高段国学书目推荐

1、小学生必读国学书目: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2、小学生必读国学书目:大学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

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

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3、小学生必读国学书目:中庸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

4、小学生必读国学书目:学记

《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

5、小学生必读国学书目:千家诗

《千家诗》是由宋代谢枋得《重定千家诗》(皆七言律诗)和明代王相所选《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

它是我国旧时带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

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较为广泛地反映了唐宋时代的社会现实,所以在民间流传非常广泛,影响也非常深远。

国学知识判断题【2】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计10分)

1、《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儿童的识字课本,距今已经有近15的历史。

( )

2、《论语》这本书共计20篇。

是孔子整理自己言行写成的一本书。

( )

3、战国时代的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伟大诗人。

( )

4、“黄袍加身”讲的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义的故事。

( )

5、新中国的成立终结了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

6、《弟子规》一书强调做人首先要讲信用,其次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

( )

7、《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并称为“三百千”。

( )

8、燧人氏用龙给百官命名,被后人尊为龙师。

( )

9、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即眼到、口到、手到,三者缺一不可。

( )

10、中国古代诗歌、一般称做旧诗,指用文言文和传统格律创作的诗。

( )

昌邑区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题【3】

1、如何理解“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答:人出生之初,禀性本来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2、如何理解“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答:小孩子不努力学习,这是很不应该的。

如果一个人在小的时候不读书学习,那么到老的时候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3、如何理解“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答:美玉如果不经过玉工的打磨雕刻,就不可能变成精美的玉器。

一个人如果不努力读书学习,就不会懂得知识和道理。

4、请简单理解“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

”的意思。

答:东汉的孙敬刻苦学习为了防止晚上读书打瞌睡而将头发用绳子吊在屋梁上,战国人苏秦读书困倦时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来提神。

他们读书没有老师来督促,却能自觉的勤学苦练。

5、如何理解“如囊萤,如映雪。

家虽贫,学不辍”。

答:像晋朝的车胤没有灯就捉萤火虫装在沙袋里照明读书;像晋朝的孙康没有灯就借着大雪的反光来读书。

他们的家境虽然贫寒,但他们从不停止学习。

6、“首孝悌,次见闻。

”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

答:人生的首要任务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才是多见天下之事。

7、“五经”指的是哪几部书?

答:《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

8、“四书”指的是哪四部书?

答:《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9、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

答:100元

10、梨园用来指代戏曲界,那么“杏林”指代的是?

答:医学界

11、度量(liàng)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哪个方面的标准?

答:重量。

(度即计量长短,量即计量容积,衡即计量轻重)

12、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

答:天人合一

13、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虚龄。

他们是:

答:孔子和孟子

14、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

其中“做”指的是:

答:舞蹈动作

15、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

答:二十岁

16、《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

答:《石头记》

17、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

答:长江

18、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

答:宫殿的台阶

19、中国书法史上,有诸多不朽的佳作足以彪炳千秋,其中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

答:王羲之《兰亭序》

20、何为五谷?

答:稻、黍shǔ、稷 [jì] (粟)、麦、菽shū(大豆)

21、《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年间何人主编的一部编年体的历史巨著?

答:司马光

22、“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A )

A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C双手交叉 D左手在上

23、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A )

A忠耿正直 B 刚愎自用 C奸诈阴险 D卑鄙无耻

24、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D )

A隔岸观火 B暗度陈仓 C背水一战 D破釜沉舟

25、中国的哪一个传统节日与爱国有关?

答:端午节(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6、《清明上河图》作于什么朝代,作者是谁?

答:宋代 张择端

27、第一个测定地震的人是谁?

答:东汉 张衡(发明地动仪)

28、天坛南方北圆,象征什么?

答:天圆地方

29、先秦时代,教育以“六艺”为主,请问有哪六艺?

答:礼、乐、射、驭(御)、书、数

30、被国人普遍认同的四大国粹指的是哪些?

答:京剧、国画、中医、中华武术

31、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 C )

A挂香包 B插艾蒿 C登高采菊 D喝雄黄酒

32、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 ( C )

A扁鹊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33、“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描写的是谁?

答:勾践

3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B )

A 黄山 B 泰山 C华山 D衡山

35、《齐民要术》是关于: ( B )

A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著作 B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的著作

C医学著作 D建筑学著作

36、“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

答:学生

37、“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 ( B )

A 21点至23点 B 23点至凌晨1点 C凌晨1点至3点 D24点

38、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

答: 隶书

39、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出自哪部古典名著。

答:《三国演义》

4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出自谁的名言? ( A )

A、管仲 B、孟子 C、陶行知 D、孔子

篇4:国学经典知识集

国学经典知识大全集

小学生必背国学常识汇总【1】

35个经典成语故事

1、一鼓作气(曹刿)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饭千金(韩信)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4、东山再起(谢安)

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5、纸上谈兵(赵括)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6、负荆请罪(廉颇)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7、卧薪尝胆(勾践)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8、三顾茅庐(刘备)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释义: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9、孺子可教(张良)

出自《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释义:指年轻人可培养。

10、四面楚歌(项羽)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11、投笔从戎(班超)

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释义: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12、暴殄天物(商王)

出自《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释义: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13、暗渡陈仓(韩信)

出自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释义: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14、怒发冲冠(蔺相如)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释义: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15、手不释卷(吕蒙)

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释义: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16、墨守成规(墨子)

出自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

释义: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17、病入膏肓(蔡桓公)

出自《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释义: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18、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出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释义: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19、口蜜腹剑(李林甫)

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释义:嘴上甜,心里狠。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多指蛇蝎心肠的人。

20、风声鹤唳(苻坚)

出自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释义: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21、破釜沉舟(项羽)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释义: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22、东窗事发(秦桧)

出自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吾乃地藏神,化为呆行者,在灵隐寺中,泄漏秦太师东窗事犯。”

释义:比喻阴谋已败露。

23、程门立雪(程颐、杨时)

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释义: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24、司空见惯(刘禹锡)

出自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释义: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25、梦笔生花(李白)

出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释义: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

26、成竹在胸(文与可)

出自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在胸中。”

释义: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27、马革裹尸(马援)

出自《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释义: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28、洛阳纸贵(左思)

出自《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释义: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29、背水一战(韩信)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释义: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30、闻鸡起舞(祖逖)

出自《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释义: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31、初出茅庐(诸葛亮)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释义: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32、完璧归赵(蔺相如)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释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33、指鹿为马(赵高)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释义: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34、画龙点睛(张僧繇)

出自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释义: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35、入木三分(王羲之)

出自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释义: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文化常识大全【2】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篇5:国学幼儿教育知识

国学教育,从幼儿抓起,下面是国学幼儿教育知识,为大家提供参考。

什么是国学

国学就是中国自己本土发生的,有着中国特色的许多学问,这些学问不是在中西文化沟通以后才产生出来的,而是在东西文化沟通前就已经存在的中国文明与中国学问。20世纪初,随着西学的冲击和刺激,为了有别于西学,才提出了“国学”这个概念。

现在一般把国学划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义理之学  哲学,包括诸子百家、宗教。

第二考据之学  史学,包括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辩伪学、辑佚学、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等等。

第三辞章之学  文学,包括艺术、书法、绘画、雕刻等。

第四经世之学  政治经济学,包括兵法、天文、算学、地理、易学、农学、工艺等等。

1 幼儿国学教育的起点要突出亲情性

从孩子诞生在这个世界上起,父母便自然而然地成为孩子在人生旅途中的第一任教师。众所周知,在这一阶段中,孩子对于任何外界的事物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新鲜感与好奇心,他们会被某项特别的事物所吸引,也会对一些事情产生疑惑的情感,喜欢问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家长或是成人就应该对这一时期的孩子予以重视,遇到孩子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释,说明道理,帮助孩子积累知识,如果一旦发现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陷,就要及时地指出并帮助其改正,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不但能够学得到知识,而且还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的双亲或祖辈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国学水准。构建旨在提高成人国学文化素养的教育体系促进国学教育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使得全社会形成学习国学的氛围,以促进开发幼儿国学教育工作更好地发展。当然,幼儿的双亲及祖辈对孩子的亲情是其他教育部门代替不了的。

2 对幼儿进行国学教育的起点要突出多样性和趣味性

孩子幼儿时期的记忆力通常都很强,在学习国学知识,背诵经典韵文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有效地锻炼记忆力。而在国学课堂上,带领着孩子只进行国学精读和背诵往往并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要针对孩子的年龄以及心理特点,采用多媒体,互动式的教学,以指读为基础,充分锻炼孩子的阅读能力,孩子的识字量从而也进一步加强 , 理解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运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以及教师讲故事的形式来进行授课,使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给孩子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加深孩子的记忆力,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有些故事可以让孩子参与讲,在互动教学中,使孩子能够在学中做,做中学,提高孩子的参与意识。

3 国学教育影响的产生应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当我们学习每一门学科的时候都要活学活用,对待孩子也是如此。幼儿国学经典可谓是语句精炼,意存高远。孩子在指读、精读、再到背诵的学习过程中,要把经文中所阐释出来的道理联系到现实生活中,给孩子讲一些中国古代经典故事,或是当前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小事件。例如,《弟子规》一开始就提到“首孝悌”。也就是说我们做人要学会尽孝道,百事孝为先。现在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如果自己有好吃的并不会去主动谦让长辈或是身边的小朋友,这个时候正是孩子的父母给孩子灌输传统美德的好时机,可以先给孩子讲一个“孔融让梨”的故事,从前有一个 4 岁懂礼节的小孩儿叫孔融,有一天,父亲让孔融连同他的几个兄弟一起过来挑梨吃,最小的小弟挑了一个最大的,而孔融却挑了一个最小的梨,父亲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孔融说:“我年纪还小,大的就让我的那些哥哥们吃吧。”

父亲又问:“那你的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弟弟年纪小,理应吃大的。”讲完了这个故事后,我们又可以接着问孩子:“我们是否也该学习孔融,做一个人人都喜欢的好孩子呢?”孩子这时也许会把手里的东西主动让给长辈吃,但要想让孩子能真正领略类似的故事以及深刻的含义,我们就应该经常讲给孩子听,帮助他们记得牢固,并学以致用。

[国学幼儿教育知识]

篇6:国学家庭教育知识

国学家庭教育知识

1、进门前,忘记自己的不愉快

妈妈在进家门之前,务必提醒自己:忘掉所有单位里不愉快的事情,现在开始承担的是母亲的角色了。孩子需要母亲很快乐,千万不要把与孩子无关的坏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因为孩子是无辜的。

2、孩子的`小小荣誉很重要

当孩子兴致冲冲地告诉妈妈他今天在学校得了一颗五角星或是小红花的时候,千万不要表现出厌烦或者不屑一顾,一定要和儿子一样高兴地表扬他。最恰当的办法是说能不能让妈妈看看,要与他分享这个快乐,因为这个荣誉对孩子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3、“无知”的妈妈

当孩子来问妈妈,“这个字怎么念”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时,妈妈最好不要马上就回答他,最差的回答是“你怎么连这个字都不认识”。妈妈最好看了一眼后,说,哎呀,我也不认识,我们一起查字典,好吗?几次之后妈妈就教会了孩子使用字典,同时,孩子查完字典认识该字后会很有成就感,多次之后就养成查阅资料不依赖妈妈的习惯了。

当孩子来问妈妈问题时,妈妈绝不能表现得像在单位里那么聪明能干,装装“无知”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鼓励孩子动脑筋,去依靠自己的力量想清楚这个问题,或者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阅书籍或借助于网络。

妈妈不能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把答案都说出来,边说还边自得,这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几次之后,孩子就会回避问妈妈问题变得很自卑。

4淡定,淡定,一定要淡定

当孩子告诉妈妈今天考试没考好时,妈妈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绝对不能发火或脸色阴沉,孩子这时正紧张地观察着妈妈的脸色呢。所以,妈妈最好表现得没什么情绪变化,让孩子把卷子拿出来,和孩子一起分析错在哪儿。要是孩子已经明白了错在哪儿,妈妈也不必再纠缠。

但最后要鼓励他:你看,你弄明白了下次考试就不会错了。妈妈要是感到自己无法控制情绪就去卫生间洗把脸,照照镜子,做几个深呼吸。

5、我曾经也是胆小鬼

当孩子在考试前或做什么比较重要的事情之前表现出胆怯时,妈妈千万不能不以为然或训斥他胆小或表现得比他还紧张,这样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导致孩子无法正常的发挥。这时,妈妈最好很轻松地对孩子说,不管你做得怎么样,爸爸妈妈在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不如你呢,不要担心。这时,孩子心里会很有底气和自信,他会发挥得比平时更好。

假如孩子第二天要参加重要活动,当妈妈观察到孩子心事重重比较紧张时,妈妈最好当晚能在孩子床边陪他入睡,睡觉前跟他讲个故事或者和他一起阅读他喜欢的书籍,疏解他内心的压力,直至孩子睡着后再离开。

6、面对失败,我们再坚强一点

当孩子遭受失败或挫折时,妈妈要表现得坚强和绝不放弃,冷静地告诉孩子失败只代表一时,不代表孩子终生失败。不要孩子还没认为要放弃时妈妈首先就表现得没有什么希望。最差的就是用刻薄的语言挖苦他,把孩子数落得一无是处,甚至新帐旧账一起算。这样的母亲教育下的孩子会极度自卑,甚至放弃自己本应美好的前途。

7、“你必须要……“、”你应……”

妈妈不要在孩子还没把想说的话表达清楚时,就自以为是地抢先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管孩子是否愿意,就以“你必须……”、“你应该……”的语气命令孩子,以自己的观点来代表孩子的观点,而且要求孩子去执行。妈妈千万不能成为“专制”的代名词。在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缺乏主见,缺乏是非判断能力。妈妈和孩子之间应建立平等的关系(平等不是无原则),懂得互相尊重对方。

8、伤害来自于最亲近的人

妈妈在孩子面前要控制自己说话的方式。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就是母亲,所以,母亲最清楚孩子的弱点在什么地方,假如母亲在说话时经常直指孩子的弱点,以讽刺、批评或要挟,或是明明知道孩子做不到而故意要求孩子去做,这无疑是用最尖锐的武器在不断刺伤孩子的痛处。孩子内心会很受伤害,因为这个伤害来自于他最亲近的人。

9、“简短语言+沉默”>唠叨不停

妈妈在孩子面前要控制语言的数量。千万不要唠叨,事实上,最让孩子害怕的是母亲的沉默,所以,与其唠唠叨叨地对孩子说个没完,不如用简短的语言告诉孩子他所犯的错误所在或应该注意些什么,接下来,母亲的沉默肯定比继续说话更有用,不要以为孩子不懂,他虽然装得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实际上在观察母亲是否把所说的事当真。

10、把孩子当做自己的朋友

多和孩子交流,不要以大人的角度去看问题,要和孩子做朋友,让孩子相信你,有什么烦恼、不愉快的事情都和你倾诉,既是母亲也是朋友。

篇7:国学知识作文素材

[原文]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译文]接近水才能了解鱼的习性,靠近山才能识别鸟的声音。路途遥远才知道马的力气大小,人与人相处时间长了才能看出人品的好坏。

[故事]割席断义

三国时,魏国的管宁和华歆是好朋友,但二人的性格却很不一样。管宁不在乎荣华富贵,把心思都用在钻研学问上,可华歆就很羡慕有权势的人。一天,他们在菜地里锄草,翻出一块金子。管宁毫不在意,华歆却想据为己有。还有一次,他们坐在席子上看书,有个大官乘着华丽的车子路过他们窗前。管宁依然在读书,华歆却连忙出去看,回来后还对管宁说个不停。管宁很反感,就拿出刀子将两人同坐的席子割成两半,说:“我发现我们不是一路人。从此以后,我们就像这片割开的草席一样,不再是朋友了。”

[解读]和人相处久了才能看出这个人是否和你合得来,值不值得继续交往下去,因此我们交朋友时应该多观察,这样才能交到合适的'朋友。

篇8:国学知识作文素材

[原文]两人一条心,有钱堪买金。一人一条心,无钱难买针。

[译文]两个人一条心,就能买得起黄金。如果一个人一个心眼儿,在一起连一根针也买不起。

[故事]兄弟折箭

宋朝时,吐谷浑的国王阿柴得了重病,他担心自己死后,儿子们会为了争权而自相残杀,就把他们召集到一起。阿柴说:“你们都从箭袋里拿出一支箭来给我。儿子们各自抽出一支箭交给父亲。阿柴拿起一支箭给大儿子,说:“你能折断这支箭吗?”大儿子很容易就折断了箭。阿柴又让大儿子把剩下的箭一起折断,但大儿子无论如何都折不断哪些箭了。阿柴对儿子们说:“折断一支箭容易,想一起折断许多支箭就很难。你们明白吗?”儿子们都心领神会。阿柴去世后,他的儿子们团结一心,吐谷浑王国渐渐强大起来。

[解读]团结就是力量,小朋友们一定要向阿柴的儿子们学习,和同学们团结友爱,这样大家才能一起进步。

篇9:国学知识作文素材

[原文]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学不尚实行,马牛而襟裾。

[译文]喜欢学习的人就像禾苗一样,是有用之材;不爱学习的人就像野草一样,只能当柴烧。学习了道理而不按理行事,就像穿了衣服的牛马一样,依然改变不了基本性。

[故事]阮大铖学不尚行

明朝末年的阮大铖是著名的戏曲家,是诗歌的创作上也很在成就。但是,他十分虚荣,爱慕权势,为了做官而不择手段,甘心和魏忠贤这种奸邪的人勾结在一起。后来,阮大铖又怕朝里正直的人士联合起来反对他,就辞官回家避风头。但是,他不甘心默默无闻,私下里对自己的亲戚和朋友说:“我还能好好儿地活着回来,那些人可不一定。”后来,魏忠贤害死了那些正直的人。阮大铖知道后很得意,就又开始勾结魏忠贤,为非作歹。然而,坏人终究是不会有好下场的,阮大铖后来投降了清朝,在随军出征的时候惨死在途中。

[解读]学习了书本上的做人的道理就要切实地去实行,我们要言行一致,做一个正起码的人。

篇10:国学知识作文素材

[原文]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译文]请求别人帮助的时候,应当去求那些真正的男子汉;接济别人时,应当接济那些急需接济的人。干渴的时候,一滴水也像甘露一样甜美;酒醉之后,再添杯还不如不添。

[故事]宋太宗雪中送炭

宋太宗虽然是皇帝,但他知道创业不易,因此生活很俭朴,也很体恤百姓。有年冬天很冷,太宗穿着狐狸皮外套,坐在温暖的屋子里还觉得冷。他想:“天气这么冷,那些缺衣少柴的百姓肯定也很冷。”于是,他把开封府尹召进宫,说:“现在这么冷,我们这些吃穿不愁的人都觉得冷,那些缺衣少食、没有木炭的百姓肯定更冷。你现在就带人拿着衣食和木炭去城里走走,帮帮那些无衣无柴的百姓。”开封府尹听后,立刻带人拿着衣食和木炭,去问候那些贫困的百姓。受到救助的人们都很感激。于是,历史上便留下了“雪中送炭”的佳话。

[解读]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及时地给予他们帮助。

篇11:国学知识作文素材

[原文]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

[译文]前来对你说别人是非的人,他自己就是一个制造是非的小人。是非每天都有,不去理会自然就不存在了。

[故事]父子骑驴

从前,有对父子赶着一头驴进城去。路中有人笑话他们说:“真笨,为什么不骑驴进城呢?”于是父亲让儿子骑上了驴。走了不长时间,又有人说:“不孝的儿子,居然让父亲走路,自己骑驴。”父亲赶紧让儿子下来,自己骑着驴。又走一会儿,有人说:“这个父亲真狠心,居然让孩子走路,也不怕孩子累着。”父亲连忙让儿子也骑上驴,心想这回总算满足所有人的了。但又有人说:“两人都骑驴,还不把驴压死啊。”于是父子俩又下来,绑起驴的四条腿,用棍子抬着驴走。他们经过一座桥时,驴挣扎了一下,掉到河里淹死了。

[解读]人应该有主见,该听的话要听,不该听的话就不要去理会,这样才不至于做错事。

篇12:国学知识竞赛策划书

活动目的:

此次活动通过20XX级各班的积极参与,共同打造一场全新的国学盛宴,为学生了解国学、认识国学及应用国学提供一个平台,,特此举办此次活动。

活动宗旨:

拜读老庄,走进孔孟,让“国学”之香飘满城建

主办单位:学生会组织部

主办人员:付晟 杨雪柯 刘雪莹 李坤 武晶晶 喻明军 杨莹莹 朱三兵

邀请评委:

参赛人员:20XX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

活动时间:XXXXX

初赛时间:XXXXX

决赛时间:XXXXX

活动地点:4号教学楼会场

活动准备流程:

一、策划阶段

二、活动动员及宣传:

1.活动动员:召开组织部全体会议做好工作部署。

2.活动宣传:通过板报、海报、横幅等方式进行前期宣传,并邀请校广播台在活动期间进行相关报道。

三、前期准备

1.道具:十三套选项纸张(A,B,C,D和YES,NO),气球勇字牌。

2.会场:评委席选手席比赛舞台工作席

3.题型构成: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发挥题

赛前流程

(一)入场次序:观众、评委、选手进场。

(二)活动开始:主持人登场介绍选手、评委。

(三)活动环节:

1.第一环节:初赛(进行后公布进入决赛的团队名单)

2.第二环节:决赛(从进入决赛的选手进行比赛,并按比赛结果排名进行颁奖,奖项设置为: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

(四)主持人总结

(五)评委嘉宾发言并颁发奖项

(六)获奖选手发表获奖感言

(七)退场(工作人员收拾会场)

比赛详细规则及流程

一.初赛

(一)必答题——“先声夺人”

1.题型设计:问题内容全部来源于国学知识;有15道题,每轮每队同时回答15个问题。

2.答题规则:每轮答题由每队的代表亮牌回答,期间可由助答手补答,回答不出或答错,视为自动弃权。

3.时间限制:主持人读题后15秒内答题有效。

4.评分标准:每队有基础分100分,答对加10分,答错或弃权不加分也不扣分。

5.主持人公布各队得分情况。

(二)风险题——“舍我其谁”

1.题型设计:所有题型根据难易分为30分、50分、80分。

2.答题规则:每队各派一名代表进行抽签,各队依据抽签序号依次答题。

3.时间限制:主持人读题后15秒后作答。

4.评分标准:答对加上相应分数,答错或不答扣除相应分数。

5.主持人公布各队得分情况;并公布进入决赛的队。

二.决赛

(一)放松题--争夺“勇”字牌

游戏规则:本环节由工作人员为每组播放一段音乐,由各组选手根据播放的`音乐猜歌名,在播放完十秒内答出有效,答对者该组将得到一个“勇”字牌,答对者每首加十分,答错不扣分。

(二)必答题--“先声夺人”

1.题型设计:问题内容全部来源于国学知识;每队有3个选择题。

2.答题规则:答题分别由每队一名代表回答,回答不出或答错,可由其他助答手补答。

3.时间限制:主持人读题后10秒内答题有效。

4.评分标准:每队有基础分100分,答对加10分,答错或弃权不加分也不扣分。

(三)争分夺秒--“步步为营”

1.题型设计:问题内容全部于国学知识,题目全为是非题。

2.答题规则:依据各组的抽签序号由前至后答题,在一分钟内由主持人问题,每队选代表答题。

3.时间限制:在一分钟内所答题目有效。

4.评分标准: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或弃权不加分也不扣分。

5.主持人公布各队得分情况。

(四)观众题--展我风采

为了活跃赛场气氛,在比赛过程中,由主持人出题,观众举手答题,答对者可获得精美礼品一份。(礼品由赞助单位提供)

(五)冲锋题--“当机立断”

1.题型设计:以问答题为主,题目分值设置为30分、60分、100分三种。

2.答题规则:每队自由选择不同分值的题目,并由每对代表回答题目。

3.评分标准:每队派一名队员答题,答题正确或错误按相应的分值加分或减分。

4.时间限制:主持人读题后15秒内答题有效,超时作答错处理。

5.主持人公布各队得分情况。

(六)附加题--“出奇制胜”

1.设计目的:如果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分数相同,可通过附加题分胜负。

2.题形设计:以选择题为主,每队只有一次答题机会。

3.答题规则:由分数相同的组队答题,由主持人问题,每队选代表答题。

4.评分标准: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或弃权不加分也不扣分。

5.主持人公布各队得分情况。

三.颁奖

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由嘉宾为获奖队颁发证书和奖品。

(一).有请冠军队派一名代表谈谈本队的获奖感言等。

(二).请评委对本次活动做一下点评。

十一、经费预算:

选手奖品,观众礼品,其他花销

注意事项

1.参赛过程中各参赛队员不得携带任何与比赛相关的资料入场,中途不得更换队员。

2.各参赛队员必须无条件遵守比赛规则,服从比赛结果,各队如果对比赛结果产生异议,则以评委的评判为准。

3.各队要文明比赛,不得在比赛场上发表任何与比赛无关的言语,不得用任何语言及手势来攻击对手,否则按轻重予以警告或取消参赛资格。

比赛将选出各初赛的前三名来参加决赛。

另:初赛3人1个小组,1个正选2个助选,各班至少2个组,初赛抽签对抗,晋级8个小组,方便进行小组PK,最后决出前3名。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