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中国移动社交通信研究报告

BlueBlueBlue兜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Q3中国移动社交通信研究报告

【简介】感谢网友“BlueBlueBlue兜”参与投稿,下面给大家分享Q3中国移动社交通信研究报告(共17篇),欢迎阅读!

篇1:Q3中国移动社交通信研究报告

Q3中国移动社交通信研究报告

发布《20Q3中国移动社交通信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年三季度,微信、QQ和陌陌仍旧占据了移动社交行业的前三名。旺旺、易信和来往分列4至6名。此外,移动社交行业覆盖人数均保持小幅增长。前三名整体情况来说,2015年1至9月,微信和QQ的月活、日活稳中有升,陌陌的月活、日活总体保持平稳。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报告内容,陌陌的单次使用时长超过了微信。新浪科技就此采访了陌陌公司,官方回应是与“陌陌现场”的推出有关。

微信QQ陌陌稳居社交前三

艾瑞报告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移动社交通信行业的月度和日均覆盖人数均保持小幅增长,其中8月份的增幅相对较小;行业整体人均使用次数保持稳定,在210至214次之间;月度总有效时间保持2%左右增长,在4600至4800亿分钟之间,增速略微放缓;行业整体人均单次有效使用时长出现小幅下滑,用户单次使用时长变短,为4分钟左右。

总体而言,移动社交通信行业的格局比较稳定,无论是月度覆盖人数还是日均覆盖人数,微信、QQ、陌陌占据前三,旺旺列第四名,而易信在日均覆盖人数中被来往超过,跌至第六名。

移动通信软件用户增长平稳

根据艾瑞的数据,在活跃用户数方面,2015年1月至9月期间,无论是月度覆盖人数还是日均覆盖人数,微信和QQ覆盖人数稳中有升;陌陌覆盖人数虽然每月略有波动,但总体保持平稳。

此次报告也对行业前三名的用户活跃度情况进行了分析。从使用次数来看,微信用户的`每月使用次数最高,为423.2次,前三的微信、QQ、陌陌的用户每月使用次数超过100。

从使用时长来看,前两名微信与QQ远超其他App ,第三名陌陌与其他App的差距已经在十倍以上。其中,微信用户每月使用2400.1亿分钟,QQ用户每月使用2207.1亿分钟,陌陌用户每月使用98.5亿分钟。

陌陌单次使用时长超微信

从单次使用时间上来看,QQ单次使用时长最长,陌陌超越微信。用户每次使用手机QQ的平均时长为4.1分钟,陌陌为3.7分钟,微信为3.2分钟。

就使用时段而言,微信用户在工作时段使用更频繁,休息时段的使用时间更长,QQ的休息时段使用时间较长,其他指标较为平均,陌陌用户在休息时段使用人数、频率、时间均高于工作时间,总体来看,陌陌用户更多在休息时段使用。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带动了社交应用的崛起,借助LBS、兴趣、通讯录等功能,社交应用以解决用户沟通、分享、服务、娱乐等为立足点,满足用户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结识新朋友的需求则通过陌生人社交应用被引导和释放,并形成了刚需。

“陌陌现场”成主因

2015年9月,陌陌推出音乐互动直播平台陌陌现场,邀请知名制作人梁翘柏监制并担任首席内容官,同时签约职业歌手向用户提供线上互动演唱会,周笔畅、庄心妍等歌手已经在该平台上举办过演唱会。陌陌现场与传统的草根视频直播服务不同,在水准、互动和社交娱乐内容方面质量更高,也为陌陌带来更多新用户,并提升陌陌用户粘性。

据了解,此份报告的数据来自艾瑞自主研发的mUserTracker,是目前针对中国移动智能终端用户行为研究产品。艾瑞监测数据显示,社交通信类App是用户在移动端使用最主要的App类型之一,其覆盖人数长期保持第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社交应用逐渐崛起,各种移动社交应用相继出现,借助LBS、兴趣、通讯录等功能,以解决用户沟通、分享、服务、娱乐等为立足点,满足用户不同场景下的需求。不过,目前情况来看,社交格局依旧保持稳定。

篇2:中国移动通信广告词

3.全球通,我能!

4.移动改变生活

5.中国移动通信,移动信息专家

6.手机上网,世界时刻围着我转

7.神州行,我看行。

篇3:中国移动通信广告词

中国移动通信广告词

1.神州行,我看行,

2.动感地带,我的地盘我做主。

3.全球通,我能!

4.移动改变生活

5.中国移动通信,移动信息专家

6.手机上网,世界时刻围着我转

7.中国移动通信,引领3G生活.

篇4:中国移动通信的表扬信

中国移动通信的表扬信

某某公司收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呼伦贝尔分公司工程建设部寄来的表扬信,对内蒙分公司甄庆红、薛旺等施工项目组人员在呼伦贝尔“WLAN工程室内分布系统”施工建设中的`出色表现提出表扬,表扬信全文如下:

篇5: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调研报告一】

自1987年中国开办移动通信业务以来,在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下,中国移动通信在网络建设与优化、业务开发和拓展、服务质量提高与改善、加快技术进步等各个方面均有了显著进步。回顾过去,历史记载了中国移动通信的光辉历程;纵览今昔,中国移动通信正投身于电信改革的滚滚浪潮中;历望未来,中国移动通信正阔步向世界一流电信运营商迈进。

一、中国移动通信概况

1.中国移动通信的网络规模

至9月底,中国移动通信交换机总容量超过6000万户,长途网和No.7信令网覆盖28个省,智能网已覆盖东中都12个省,GSM网覆盖全国31个省会城市、300多个地市、多个县市,24个省市实现了县以上城市覆盖,中部、东部地区覆盖范围达到乡镇,主要交通干线实现了连续覆盖,GSM900/1800双频网建设正在中部、东部一些省会城市加紧进行。

2.中国移动通信的用户规模

从90年代以来,中国移动通信用户数年均增长率超过160%。至今年9月底,中国移动通信用户已达到3405万户,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其中GSM用户占全球GSM用户总数的七分之一。

3.国际漫游

目前,中国移动通信已与48个国家与地区的80家境外运营公司开通了国际漫游业务。

4.中国移动通信的业务种类

除了基本的话音业务外,中国移动通信还开办了主叫号码显示、呼叫等待、语音信箱、呼叫转移、三方通话、遇忙前转、短消息、低速数据传真、IP电话接入业务、信息点播、“神州行”预付费卡智能网业务等一系列新业务。

5.中国移动通信的用户服务

目前已速成全球最先进的移动通信实时计费网,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话单;通过综合业务网的建设,使用户实现即买即通;提供1860、1861客服中心查询、多媒体查询、免费打印、划卡查询、人工查询、网上查询等服务,方便了用户查询、咨询、申告,贴近了与用户的距离,大力发展社会代销代办点,方便用户就近购买;与银行等企业合作及通过网上交费,广开交费窗口,方便了用户;加强终端维修中心的建设,解决用户修机难问题。

二、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特点

1.市场增长迅速,市场潜力大

根据ITU9月份报告,今年9月末全球移动电话用户已超4亿,中国移动电话用户到19末可望接近3800万户。根据中国移动用户和市场发展情况,过去每次预测的结果都落后于市场发展,这说明移动通信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增长之所以如此迅猛,一是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及各级政府的扶持;二是与中国移动通信正确的经营策略有关;三是得益于社会各界的支持;四是得益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资费不但没有升反而在下降,使更多的平名百姓有能力购机;五是与技术进步有关,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移动电话用户的增长,终端设备和系统设备的建设成本不断降低。

然而目前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仅为3%左右,要达到目前市话普及率的10%,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全球情况看,移动电话不会因固定电话普及率的增加而减缓发展速度,相反移动电话在市话普及率很高的国家,增长速度仍然相当快。从中国来看移动电话的市场还是很大的。

2.高技术,低资费

中国移动通信技术(无论是GSM/CDMA还是第三代)实际上都是通信领域内各种先进技术的综合反映,但从资费标准来看,我国采取的是低资费政策。根据GSMMOU组织(由全球运营商组成)公布的资费来看,我国与黎巴嫩、越南等国的移动电话资费是全球最低的。从移动通信建设总成本来看,我国与国外相差不大,但我们价格比他们低得多,这是与中国市场的销售将点相匹配的。

3.中国移动通信的用户结构发生巨变

移动电话业务开办之初,手机价格和人网费都比较贵。主要用户群是工商界人士。这些年来,尤其在东南沿海,95%以上的新增用户属工薪阶层,大众消费已成为主流。

4.移动通信业务极具活力

过去放开竞争的增值业务和寻呼业务不属于基本业务。中国移动通信和联通公司在移动电话业务上展开面对面的竞争,则属于基本业务内的竞争。在电信领域内,移动通信业务增长率很高,政企分开后,政府加强了对移动通信的管理,实行许可证制度,且正在进一步走向规范化。

5.用户消费意识成熟,对新业务需求旺盛

过去,我们只有“全球通”业务,现在增加了预付费卡和其他新业务,用户对业务选择更趋多样化。过去用户注重业务,对资费不太在意,现在的大众用户对资费比较注重。从目前客户服务中心的反馈,60~70%的用户是查询话费,用户对话费开支更加理智,这是用户消费意识逐渐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中国移动通信的责任

作为国有独资的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将按照国家电信体制改革的整体战略部署,积极作好现代化企业的重组工作,搞好企业经营,努力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中国移动通信将以优质的网络和丰富的业务向社会和大众服务。

为了切实抓好服务工作,中国移动通信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不断加快网络建设步伐,以适应市场增长的步伐。

2.将不断扩大漫游范围,除了实现GSM相同制式的漫游之外,还将积极作好与不同制式的漫游测试工作。目前,中国移动通信已经与卫星移动电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网络.com查看话签署了漫游协议,网上用户如用多模手机可以进入卫星移动网,同时还可享受不同制式的漫游。

3.中国移动通信还将做好网络优化,使网络性能不断改善,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

4.以建设并完善计费系统、综合业务系统、客服中心等三大服务支撑网为突破口,重点做好产品、业务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

5.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及时推出适合用户所需的新业务。除了在智能网上开办预付费业务外,还将积极开发中高速移动数据业务,做好GPRS的试验,满足人们对移动高速数据业务的需求。

中国移动通信坚持国家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积极采用国内生产设备,大力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如在智能网建设中,大胆采用了国内生产设备,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四、中国移动通信发展展望

中国移动通信将不断跟踪移动技术的发展,适时引人新技术,同时积极参加国际移动组织的活动(如GSMMOU),参与国际移动标准讨论,积极开展与境内外运营商的技术交流,包括与联通公司的合作,积极坚持国家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

随着我国数据业务和多媒体业务、特别是Internet业务的飞速发展,在移动环境中提供Internet接入和多媒体业务将成为移动技术的主流。中国移动通信将积极开发移动数据业务不断满足社会需求。同时,积极参与第三代标准的制订,力促标准的统一。

中国移动通信将服务视为生存的根本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力争每年在服务上都有新的提高,上新台阶。中国移动通信将深入作好市场调查,了解用户需求,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开发相应的业务、努力拓展市场,积极引导用户消费。

面临全新的环境。中国移动通信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因为企业自上而下有一支年青而富有朝气的队伍;多年来得到了广大用户的厚爱和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拥有一个覆盖面广有相当容量的网络;企业具有全球通等知名品牌,随着政府监督加强电信法律法规的出台,电信市场发展将越来越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有信心建成国际一流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也热切期待社会各界对中国移动通信的大力支持。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调研报告二】

一 移动通信的现状

1.用户规模

截止 年4 月, 我国移动用户总数已超过1. 6 亿, 普及率13.14%[ 3] 。用户规模过美国, 跃居世界第1 位, 占全球用户总数的14%以上。与我国实现移动电话自动漫游的国家和地区增加到76个。表2 列出了1991~ 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数的发展情况, 以成倍的速度增长。来自信息产业部的最新统计资料表明, 2002 年我国1 季度移动用户增加了1 668 万户, 总数达到1. 615 亿户。1 季度以来, 我国移动电话新增用户数每个月都超过500 万, 以此发展速度, 移动电话用户突破两亿大关为时不远。

2.业务种类

目前, 除了基本的话音业务外,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还开办了主叫号码显示、呼叫等待、呼叫转移、语音信箱、多方通话、中文短信息、移动秘书、IP 电话接入、信息点播、移动WAP (WirelessApplicat ion Protocol, 即无线应用协议) 、手机银行、手机炒股等业务。此外, 中国移动的GPRS 和中国联通的SDMA 这两项向3G 过渡的新业务也在全国展开。

3.市场竞争格局

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形成了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和中国联通为主体的双寡头竞争格局,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业务继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据资料表明, 2001 年两公司用户分别净增2 450. 9 万户和1 426. 2 万户, 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4. 3%和111. 7% 。与此同时, 两公司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 003. 3 亿元和293. 9 亿元, 同比分别增加了54. 4%和24. 1%; 净利润分别为280. 14 亿元和44. 57 亿元, 同比上年分别增长27. 92%和15. 16% 。与此同时,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之一是用户大多数分布在城市( 那里的普及率已迅速达到30% ) 。但在广大农村( 某些地区除外) , 不仅需求低, 而且话务量也低。中国信息产业部最近公布的报告表明: 3G 网络的建设将于 年开始, 制式将是由信息产业部推荐并由中国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与Siemens 公司共同开发的TD-SDMA。

近几年,随着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大移动运营商竞争的加剧. 国内移动网络不断走向完普。中国联通在完成CDMA三期工程第一阶段网络建设目标后.而中国移动也在不断的进行网络优化实现一自我超越。同时, 积极抓紧新技术的跟踪.在广州、深圳开始网络的商用试验启动全球最大的软交换网络建设,为将来3 G平滑演进做好准备。在业务收入方面移动通信已成为电信行业增收的主导力.20 4 年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42.68 %,但与2 0 3 年相比. 由于运营商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业务收入有所下降处于一增t 不增收“ 的状况。虽然传统话音业务仍是移动通信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 但随粉2.SG 网络的进一步完善. 移动运营商开始粉力新移动增值业务开发。2 0 4 年. 以彩铃和彩信为代表的新兴增值业务增长迅速, 成为短信之后的又一“ 金矿’ . 短短一年时间.彩铃用户超过了2 以洲〕万市场规模达1O 亿元。曾经跌入低谷的W A P 业务在2 0 4 年年底, 用户达到了2 5 0 万市场规模达12 亿元。

二 移动通信市场特点

1.市场增长迅速,市场潜力大 根据ITU9月份报告,今年9月末全球移动电话用户已超4亿,中国移动电话用户到年末可望接近3800万户。根据中国移动用户和市场发展情况,过去每次预测的结果都落后于市场发展,这说明移动通信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增长之所以如此迅猛,一是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及各级政府的扶持;二是与中国移动通信正确的经营策略有关;三是得益于社会各界的支持;四是得益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资费不但没有升反而在下降,使更多的平名百姓有能力购机;五是与技术进步有关,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移动电话用户的增长,终端设备和系统设备的建设成本不断降低。 然而目前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仅为3%左右,要达到目前市话普及率的10%,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全球情况看,移动电话不会因固定电话普及率的增加而减缓发展速度,相反移动电话在市话普及率很高的国家,增长速度仍然相当快。从中国来看移动电话的市场还是很大的。

2.高技术,低资费

中国移动通信技术(无论是GSM/CDMA还是第三代)实际上都是通信领域内各种先进技术的综合反映,但从资费标准来看,我国采取的是低资费政策。根据 GSMMOU组织(由全球运营商组成)公布的资费来看,我国与黎巴嫩、越南等国的移动电话资费是全球最低的。从移动通信建设总成本来看,我国与国外相差不大,但我们价格比他们低得多,这是与中国市场的销售将点相匹配的。

3.中国移动通信的.用户结构发生巨变

移动电话业务开办之初,手机价格和人网费都比较贵。主要用户群是工商界人士。这些年来,尤其在东南沿海,95%以上的新增用户属工薪阶层,大众消费已成为主流。

三 三家运营商优劣势对比

5月联通与网通合并成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网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电信收 购 联通CDMA1100亿),铁 通 并 入 中 国 移 动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1、套餐资费对比

根据以上数据资料通过对比看出,联通的套餐资费在三家运营商中是最低的,这个优势是很明显的,费用的多少是消费者最关心,也是最敏感的问题,虽然前期2G资费也比较低,但是受政策影响没有占有很好的市场份额,3G时代的到来,凭借3G优惠的资费,无疑是又给了联通一个大的机遇。

2、信号服务对比

根据我对资料的收集,移动的通信质量最高,联通次之,但是经过205

月的电信业重组之后,联通得到1100亿的资金,据说大部分讲用到通信网点的建设上。前期联通和电信在2G市场上都败给了移动,但是如今新兴的3G通信,通过以上对三个标准参数的对比,联通的速率是最高,电信次之,移动最末,这也是将来的发展趋势。

3、营业网点对比

也就是营业厅,从本人的实践经历与走访人群中得知,移动的营业厅数目要多于联通和电信,及其服务质量都略高于其他两者,联通和电信是标准的国企,国企对大部分都有一个诟病,就是部门人员臃肿,管理等制度落后,财大气粗等等,这个是客观事实,不可否认,但是现在的联通正在革新这些弊病,并且加强营业网点建设。

4、消费群体对比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2G市场上移动消费群体最大,联通次之,电信最少,移动优势明显。在3G市场上,中国市场基本上是个没动过的大蛋糕,联通有3G标准的优势,移动有以2G客户群资源的优势,电信居中。

5. 未来发展对比

未来是3G的时代,联通就是要开拓整个中国3G市场,移动最好保住自己现有市场,并将现有市场用户发展成3G用户,电信在这个领域能拿多少是多少,都是赚的。

四 以消费者看移动通信

1 手机消费群体

就1999年购买手机的消费者自身特性而言,从性别看男性仍高于女性,分别占55%和45%左右;从年龄看,以1829岁和3039岁的青年人和中青年人为主,分别占43%左右;从学历看,以大专以上学历特别是大学以上学历为主;从收入看,则以月收入15003000元者为最多,其次是月收入3000 5000元者和8001500元者。与购机者相比,1999年购机者表现出了一些明显的趋势。(1)虽然女性购机者仍处于少数,但女性购机者越来越多,从36.5%增至45.1%。(2)购机者年龄分布趋向于分散,从集中于3039岁的中青年人群逐步分散至1829岁青年人和40岁以上的中年人。(3)购机人群继续集中于高学历人群,但趋势已不很明显。(4)由于手机各种价格的持续下调,手机消费日益大众化,使手机能够为更多的中低收入者购买,表现为1999年购机者进一步趋向中、低收入者,且分散至各个收入阶层,而高收入者由于普及率高,购机比重反而下降。

2 手机品牌。

调查显示,1999年底,北京手机市场的品牌分布状况与以往相比并没有太大的改观。传统三强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仍然占据市场的领先者地位,三者总和市场占有率超过80%,其它品牌均难以望其项背。其次是西门子、飞利浦、三星等第二集团品牌,市场占有率10%左右,其它品牌还有松下、阿尔卡特、高通等国外品牌,市场占有率均很低。在电信长城cdma手机中除摩托罗拉外,主要有三星、高通等品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1999年是众多国产手机厂商发动大规模广告宣传攻势的一年,但北京的市场现状仍然未能给国产手机留下太多的市场空间,国产手机市场业绩不佳,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其技术、宣传和服务策略等方面的原因。

3 消费者购买行为

移动通信业发展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早期的手机消费者越来越多地需要更换手机(保留原号)或者新购手机重新入网,淘汰原有手机。1999年新购手机中,这两种情形比较明显。调查表明,1999年内平均每售出6部手机,就有一部是新购手机入网,淘汰原有手机(包括原号),一部是新购手机,替换原有手机,其余4部是首次购买手机入网。其中,对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用户而言,淘汰原有手机而入网和替换手机的比例分别为9.1%和18.2%,首次入网者占72.7%,中国联通用户首次入网占58.8%,淘汰和替换原有手机分别占23.5%和 17.7%。均为新入网或淘汰原有手机入网,而无替换手机的情形。

4 消费者对市场现状的评价

调查表明,1999年,影响被访者购买手机的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是双向收费不合理(63.6%),其次是有替代品(54.5%)、本人用不上(39.2%)和通话单价偏高(34.3%)、再次是裸机价格偏高(26.6%)、入网费偏高(15.4%)和月租费偏高,其它原因如服务、话音质量等不是很重要。综合起来看,除去有替代品和本人用不上等无需求原因外,影响潜在消费者购机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价格,特别是通话单价,而双向收费归根结底还是手机的通话单价问题,这已成为购买使用手机的最主要障碍。对于话音质量、运营商服务质量等,由于潜在用户未使用手机,则仅是购买使用手机后才会考虑的问题。

三 移动通信的面临的问题

伴随着产业的超常规发展,我国的移动通信也面临着一些问题:第一,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I P技术已经深入到电信网络的各个层次,基于I P技术开发的电信业务越来越多,这些业务对政府的行业监管,对运营企业现有的网络运营、网络维护和业务开展带来了挑战;第二,移动通信市场的飞速发展引发了相关技术的推陈出新,近6年来,全球移动通信技术进入“百花齐放”时代,未来将出现2G、3G、4G技术纷抢市场的局面,这对运营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第三,未来的移动通信将进入多媒体时代,值业务发展的成功与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运营企业的命运。

1 网络技术选择

我国的移动通信技术研究走过了从模拟移动通信、以语音为主的第二代移动通信到数字多媒体为主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历程;我国的移动通信产业创造了用户数量和网络规模从很小到全球第一,技术从跟随、引进、消化和吸收到创新,设备从完全引进到出口的奇迹。21世纪初期,全球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进入“百花齐放”的时代。WCDMA网络还没有实现赢利,就面临着被已经趋于成熟的HSDPA/HSUPA技术取代的尴尬;CDMA 1X EV-DV刚刚开始商用,就一方面面临H S P A传输速率的压力,另一方面又遭受C D M A技术没有后续演进计划的困惑,于是一些C D M A运营商又把希望寄托在WiMAX上,这无疑给WiMAX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机遇,使WiMAX技术阵营增添了电信运营企业的力量;在3G发展格局即将确立的同时,各国又在紧密进行4G研究,以备战年将举行的ITU对4G标准的选拔。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的经验表明:面对日新月异的通信技术,我们必须保持审慎和稳重的态度,选择既有利于移动运营企业的业务发展又能促进我国设备制造企业持续发展的技术;在网络演进上应该“瞻前顾后”。经过20年的持续创新,我国已经掌握了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 A技术,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如何使我国的创新成果产生经济效益,从而带动系统设备制造企业、增值业务企业、手机等终端制造企业、芯片企业的发展,以争取我国在通信领域甚至其它高技术领域的话语权,是我国移动通信产业下一个20年的重要任务。1 9 8 7 年, 我国引入T AC S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率先在广东省建成并投入商用。从此中国移动通信产业踏上了自己的征程。在世界范围内,移动通信技术从发明到今天已经有了110 多年的历史,从上个世纪20年代现代移动通信开始出现到今天,世界移动通信的发展也有近80年的历史。在我国,不到20年的时间,移动通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形成燎原之势,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伟大成就。我国的移动通信已经创造了全球网络规模第一、用户数量第一的奇迹。

2 通信服务和社会责任。

目前,我国的移动通信用户数量已经超过5亿户,普及率超过35%,对老百姓的生活和工作有根深蒂固的影响,移动通信业务的资费已经成为牵动数亿用户神经的问题。

一方面,作为上市公司,移动运营企业必须考虑股东利益,保证一定的利润增长水平,所以不会轻易降低资费;另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面对普通用户日益高涨的降价要求,运营企业为了保住或扩大市场份额,又不得不采取降价的手段。面对资费,移动运营企业的态度经常很矛盾,既要考虑企业利益,又要兼顾用户利益;既要考虑长远利益,又要照顾眼前利益,在这二种利益之间进行搏弈,以寻求各方利益的平衡。

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速度和市场增长幅度远高于固定业务,这为移动运营企业提供非常好的发展环境,而且移动业务高速发展的这种趋势将不容易逆转。对于移动企业来说,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但要利用移动网络覆盖便利的优势承揽普遍服务的义务还应该尽力减少移动通信发展对社会带来的一些不良影响。

移动运营企业应该坚决贯彻信息产业部的手机实名制,严格敦促代理商确保手机用户的真实身份,对违反手机实名制的职工或代理商进行责任追踪和严厉惩罚,在这方面,移动通信运营企业应该多向银行和证券企业学习。

实行手机实名制,可能对企业的用户数量有些负面影响,但对打击手机欺诈和短信陷阱却是很有利的条件,企业可能失去了一些经济效益,但却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对一些不法S P设的短信陷阱,移动运营企业应该严厉惩治,不能因这些不法S P的某些业务能为中国移动带来经济收入而心慈手软,否则,企业将会因顾及经济利益而丢掉社会责任,这对其长远发展是很不利的。随着手机多媒体业务的发展,一些不健康的信息会对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届时,移动运营企业将面临更多地社会责任。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调研报告》

篇6:Q3中国移动应用商店季度监测报告

12月23日,全球领先的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权威首发《Q3中国移动应用商店季度监测报告》。报告显示,20第三季度第三方移动应用商店活跃用户规模达4.50亿,增长率为0.67%。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第三方移动应用商店活跃用户规模逐渐饱和,用户规模增长率保持稳定。

以下为报告详细内容:

篇7:Q3中国移动应用商店季度监测报告

1、营销力度加大,年轻市场成为下一主战场

手机自带移动应用商店的加入使得应用分发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移动应用商店将加大营销力度,重点争夺新生代用户。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 培养90后、00后用户消费习惯对应用市场的未来布局非常重要,无论是百度手机助手举办的高校人气校花评选活动,还是360手机助手力推的TFboys代言人活动,都显示出这一营销方向。

2、分发形式创新,多种模式并存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移动应用商店分发模式将日趋多样化,并在分发模式上不断创新。从最初的单一搜索分发,到后来不断探索出社区分发、社交分发、内容分发、直播分发、场景分发等各种分发形式并存,移动应用商店都在方便用户快速获取优质应用过程中不断前进。

3、增加应用内容展示,以内容引流量

为用户更好地了解应用内容,增加用户粘性,移动应用商店将展示更多优质应用内容,让用户提前浏览和获取应用内的信息。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用内容吸引用户停留更多的时间,争取用户注意力不仅是当下电商玩家的做法,也是移动应用商店争夺流量的一大战略。运用破壳技术让内容提前看的百度手机助手已是这一趋势的先行者。

4、移动应用商店与开发者合作加强

移动应用商店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的合作不止于商店与商店间的联合,也在于商店和开发者间的合作。移动应用商店为合作伙伴提供平台、技术和资源支持,合作将更加深入。比如豌豆荚和PP助手联合举办的开发者沙龙,百度手机助手发布的用户需求分析报告,都帮助开发者更精准捕捉用户需求,开发满足用户需求的应用。

篇8:Q3中国移动应用商店季度监测报告

1、工信部公告批评14家移动应用商店捆绑安装

8月,工信部发布20第3号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公布了年二季度检测发现问题的应用软件名单。因强行捆绑推广其他无关应用软件、恶意“吸费” 等行为,百度手机助手、天翼空间、91门户、小米移动应用商店、魅族手机移动应用商店等14家移动应用商店内的32款APP软件,被点名批评。

2、苹果开始大面积清扫APP,规范应用市场

2016年9月,苹果公司向应用开发者宣布将对应用进行持续评估,清理长期没有更新的僵尸应用,以及不符合更新后的苹果商店审核指南的应用。部分开发者如果在30天内不提交更新版本,应用将被移出App Store。

3、微信发布“小程序”内测,引发各界热议

9月22日,微信官方向部分微信公众帐号发送了内测邀请函,邀请在微信中快速开发小程序,首批内测名额为200个。微信之父”张小龙9月22日凌晨23分在微信朋友圈中解释,小程序是一种不需下载即可使用的程序,用户扫码或搜索后即可使用,可以避免安装过多应用的问题。

4、豌豆荚和PP助手联合举办开发者沙龙

2016年9月2日,阿里旗下的豌豆荚和PP助手首次联合在上海举行“光合行动·开发者沙龙”。在沙龙活动上向应用开发者们分享如何应对流量红利消失的行业趋势、阿里移动应用分发的创新之举以及扶持政策。随着应用市场的竞争加剧,移动应用商店与应用开发者之间的.合作将更加紧密。

5、百度手机助手评选高校人气校花,发力娱乐营销

2016年9月18日-10月8日,百度手机助手联手小咖秀APP举办“人气校花玩什么”互动评选活动。全国各地高校校花纷纷上传视频参与比拼,吸引了大量年轻网友参与。活动引入了社交分享机制,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中引发了校花讨论热潮,充分激发了年轻群体的参与热情。

6、360营销盛典360手机助手提出“场景分发”

10月12日,在“360营销盛典上”,360手机助手事业部高层提出了应用的场景化分发。通过分析360手机助手数据,以及各应用用户使用场景和行为数据,对应用进行精准分发,提高分发质量。这是360手机助手继社区分发、社交分发后,对分发模式的又一新探索。

政府移动应用商店双发力,规范应用市场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移动应用的野蛮增长为用户带来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导致了应用市场鱼龙混杂。为此,政府大力整改捆绑安装、泄露用户信息等违规应用。国外移动应用商店开始清理长期不更新、产品不兼容等不良应用,而国内移动应用商店规范市场的举措仍不明显。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国内移动应用商店应从苹果公司对中国区市场App Store内不合规定的应用大力度的清扫中获得启示,净化应用市场,保障用户体验。

移动应用商店稳占应用分发主入口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显示,近半成(48%)的手机网民选择移动应用商店作为获取应用信息的渠道,也有23.1%的手机网民通过社交软件获取应用信息。而移动应用商店也是超过六成用户下载应用的主要渠道,另外23.1%的用户最常使用浏览器下载应用。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移动应用商店仍是用户主要的应用信息获取和下载通道,但同时,社交也是用户了解相关应用的重要形式。

豌豆荚、360、应用宝排名第三方应用商店用户满意度前三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显示,第三方移动应用商店用户对豌豆荚的满意程度最高,评分为7.6分。其次是360手机助手和应用宝,满意度的得分分别为7.3分和7.1分。

华为、小米、OPPO排名手机自带移动应用商店满意度前三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显示,品牌手机自带移动应用商店用户满意度评分最高为华为移动应用商店,其次是小米移动应用商店和OPPO移动应用商店。

捆绑安装乱象仍未消除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显示,大多数的用户偶尔会遇到捆绑安装的现象,22.2%的用户更是经常遇到这个问题。遇到捆绑安装,52.4%的用户会更加注意,而34.2%的用户选择卸载移动应用商店。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政府出台政策规范应用市场环境后,捆绑安装问题依然存在,而捆绑安装影响大多数用户的使用体验,移动应用商店应加大力度整治此乱象。

篇9: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

。首先通过对辽宁移动的公司副总、用人部门负责人、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的多方访谈,近一步明确此次招聘的.人员需求,

根据辽宁移动的具体要求,全面展开无广告投方式的人才暗访工作。

展开多渠道的人才立体式搜索,搜索到符合条件的候选人200余人,集中进行了笔试和面试,通过一站式人才招聘手段,帮助辽宁移动最终成功上岗22人。

篇10:中国移动支付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移动支付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目 录】

1 总 论

1.1 概 述

1.1.1 项目名称、主办单位、企业性质及法人

1.1.2 企业概况

1.1.3 企业财务状况

1.1.4 项目建设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1.1.5 项目建设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1.2.1 编制依据

1.2.2 编制原则

1.3 项目结论

1.3.1 结论

1.3.2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 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分析

2.1 产品市场分析

2.1.1 产品性质及用途

2.1.2 国内外市场预测分析

2.2 价格预测

2.2.1 产品价格现状与预测

2.2.2 主要原辅材料、燃料、动力价格现状与预测

3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3.1 生产规模

3.1.1 生产规模确定原则

3.1.2 生产规模确定

3.2 产品方案

3.2.1 产品方案确定原则

3.2.2 产品方案确定

3.2.3 产品质量标准

4 工艺技术方案及设备方案

4.1 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4.1.1 原料路线确定的原则和依据

4.1.2 国内、外工艺技术概况

4.1.3 工艺技术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4.1.4 工艺技术描述

4.2 工艺流程和消耗定额

4.2.1 工艺流程概述

4.2.2 工艺流程说明

4.2.3 消耗定额

4.3 金属元素平衡

4.4 主要设备选择

4.5 自控技术方案

4.5.1 概述

4.5.2 仪表选型

5 主要原辅材料及燃料的供应

5.1 主要原辅助材料供应

5.1.1 主要原辅助材料年需求量

5.1.2 供需状况分析

5.1.3 供应可靠性分析

5.1.4 供应方案选择

5.2 水、电、煤和其他动力供应

5.2.1 供应工程消耗量

5.2.2 供应方案选择

6 厂址选择及用地方案

6.1 厂址选择

6.1.1 项目选址的基本原则

6.1.2 厂址选择

6.2 建设条件

7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7.1 总图布置

7.2 运 输

7.2.1 运输方案基本情况

7.2.2 特殊化学品运输方案

7.2.3 主要工程量

7.2.4 运输量

7.2.5 储存方案

7.3 公用工程方案和辅助生产设施

7.3.1 给排水

7.3.2 供电

7.3.3 供热

7.3.4 通讯设施

7.3.5 暖通工程

篇11: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现状分析论文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现状分析论文

移动通信已经成为通信领域中最活跃的力量,它的增长速度已远远超过固定通信。截止到底,全球移动电话用户已超过4.5亿。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潜在移动通信国家,当年用户规模为4324万,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居全球第三。新世纪,我国移动通信将持续高速发展,到6月,我国移动用户已达6000万,今年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移动通信国家。我国移动通信乃至整个通信事业的发展,得益于通信产业适度超前于国民经济的宏观决策,也得益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地发展,还得益于信息产业政策的扶持和引导。移动通信运营业和制造业的协同发展,使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呈现出勃勃生机的局面。

一、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现状分析

1发展状况

近十年来,我国移动通信网络规模和用户规模得到高速发展。截止到206月,GSM网规模达到8297万门,移动电话用户接近6000万,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4.6%,移动通信网将在本年内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网。

2市场竞争格局

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挂牌成立,该运营市场形成了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和中国联通为主体的竞争新格局。

(1)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竞争

自1994年成立以来,中国联通得到了政府和信息产业部的大力扶持和政策倾斜,其竞争实力逐步提高,作为我国目前唯―一家综合业务提供商,中国联通的业务发展重点仍是移动通信,并获得了CDMA经营许可证。

中国移动已退出与长城电信网的合作,长城电信网独立运作。据预测,长城CDMA网也将并入中国联通,这样中国联通的综合实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中国联通已构成对中国移动的强劲竞争。

两者的实力差距将进一步缩小,截止到年6月。

(2)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竞争

自从两年前起,中国电信移动通信公司开拓了模拟网的“本地通”,随后又开拓了数字网的“本地通”业务,将竞争领域扩展到固定电话市场。并且收费低廉,入网费仅二三百元,月话费减半,几乎接近安装一部固定电话的水平。当时的移动通信公司还是中国电信旗下的一员。然而 19电信重组,移动独立之后,便逐步演变成中国电信新的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

近年来,固定电话大力开拓“移动市话”业务,并在许多城市兴起,南到肇庆、深圳,东到余杭、杭州,西到昆明、西安,几十个城市掀起了一股移动市话的热潮,而且都大手笔地投资移动市话建设,并着力开拓这项业务。无线市话的推出不仅可以缓解固定电话趋于饱和、市场疲软和热装冷用的矛盾,更能刺激电话业务量的增长,提高网络的接通率,提高全网的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减小由初装费降低资本的负面影响。

(3)增设移动运营商,促进移动通信运营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是全球最具有增长潜力的市场,世界各大电信运营商都看好这一庞大的潜在市场。随着“入世”的来临,新的移动业务经营者将可能出现在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目前,我国只有中国移动集团和中国联通两大移动业务经营商,而世界通信大国一般都有三家或三家以上,因此有必要增设第三家(或更多)移动通信运营商经营移动业务。

最有可能获取移动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是中国电信集团,原因如下:

・中国电信拥有世界第二、我国第一的网络规模,共有超过1.2亿个固定电信用户;

・它有丰富的电信网络(包括移动网络)经营维护经验;

・我国的部分城市已经开通移动市话业务;

・它是中国最大的电信企业,而且是入世后抵御国外电信运营商抢占中国市场最有可能的、最大的国有企业;

・自移动和寻呼分离后,中国电信也在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而移动作为通信市场增长最快的业务,中国电信急需切入该市场;

事实上中国电信已经作好了经营移动业务的相关准备。

二.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现状分析

移动通信运营业的飞速发展为设备厂商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吸引了全世界主要的移动通信制造商;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外国品牌之间、国产品牌之间以及国产与外国品牌之间的竞争。

1.市场发展状况

我国移动通信投资持续增长。巨大的移动通信投资繁荣了我国移动通信设备市场。

移动电话用户规模的高速增长也为手机厂商提供了高速增长的巨大市场,根据统计测算,2000年的手机销售量和销售额将分别达到4000万部(用户增长3176万,加上已有手机用户购买新机,总规模达到4000万部)和 80亿元人民币左右。

2市场竞争格局

(1)国外供应商在中国市场基本形成格局

国外厂商从1994年开始就大举进军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目前GSM系统市场大部分仍被外国厂商占据。主要国外供应商是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西门子、北电网络、阿尔卡特等,它们每年从中国移动通信设备市场获得巨额利润。手机市场则以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等品牌为主。之前,外国品牌垄断了我国的手机市场,年国产品牌手机虽然取得突破,但外国品牌仍然占据了97%的市场份额。

目前我国共有手机生产企业27家,年生产能力在3500万部以上,其中国产品牌企业10家,中外合资或独资企业17家。

(2)民族移动产业呈群体突破之势

过去,我国的移动通信制造业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致使网络主要设备被外国公司垄断。这种局面从开始发生了重大转变,一些国内企业、科研机构自主开发成功了一系列GSM系统,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19大目、华为的GSM系统设备先后开局成功,并通过信息产业部组织的生产型鉴定,标志着国产GSM设备在产业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进入1999年,大唐、华为、中兴、金鹏等自主开

发的GSM系统先后取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设备入网许可证,并步入产业化发展阶段。

1999年,国产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实现了零的突破,基站市场占有率2%,交换系统市场占有率4%,今年上半年,国产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市场占有率已达6%。由于国家对民族移动通信产业的扶持以及移动通信运营业和制造业的互惠互动,到2000年底,这一比例将有望达到15%。预测到,国产移动交换系统和基站的市场占有率将分别达到70%和50%。目前,国产移动通信系统厂商已能提供全网解决方案和产品,在2.5代(GPRS)移动通信方面,民族厂商也开通了实验局。

(3)国产品牌手机蓄势待发

1999年以来,国家在扶持国产手机发展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确定了东信、中兴、TCL、康佳、海尔、科健、南方高科、奉化波导、厦华、北京邮电通信设备厂(首信集团)10家国内办公作为手机生产重点企业,大力加以扶持,1999年国产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3%,到2000年6月,在销售的2000万部手机中,国产手机市场占有率已达到7%以上,并有望到年底达到15%左右。

巨大的市场、不菲的利润诱惑、收复山河的决心、本土化经营、丰富的中国市场开拓经验、一体化的人文环境、销售网络和服务理念,所有这些都是国内厂家参与手机市场竞争的优势所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外品牌垄断我国手机市场的局面将会一去不返,国产手机将替代国外品牌成为中国百姓推崇的民族产品。

(4)市场预测

我国移动通信市场仍将持续快速发展,其发展速度将远远超过固定通信。同时移动通信和lnternet相互结合,也将产生巨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并反过来更加促进移动通信市场的繁荣发展。尽管今年推出的WAP手机的发展没有像人们初期想象的那么迅速,但用户规模已超过1万,且正在成倍增长。同时,新技术、新业务的出现也将有力推动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

3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市场上国产品牌正取得越来越喜人的成绩。

(1)国家移动通信产业发展政策

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格局的变化存在许多驱动因素。为了推动我国移动通信设备特别是自主开发的移动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根据国务院和信息产业部制定的有关技术装备政策,决定加大在基础设施中使用国产设备的力度,强调在同等性能价格比的条件下,优先选择国内生产设备,以促进国内移动通信设备生产企业向规模化发展。根据有关政策,从1999年开始,从严控制直接从国外进口移动通信系统设备,主要采用国内合资生产和我国自主开发生产的移动通信系统设备;原则上不再电批新的GSM会资或独资企业,对已有的合资企业要加快技术转让的深度和速度,加快产品的本地化进程,同时加强政府监管,规范移动通信设备厂家的经营活动。

另一方面,国家成立了促进移动通信发展的移动通信产品研究开发专项资金,通过专项资金引导和扶持整个国产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并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的进展。

(2)加强研发力度,加强中外合作,提高国产移动通信企业的综合实力

目前,大多数国内移动通信企业的研发能力仍然较为薄弱,缺乏深层次的技术攻关能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外大公司的竞争压力,中国移动通信产业需要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加强中外深层次的技术合作与技术转让,大力吸引留学生回国创业,加强机制转换和技术创新,全面提升国产移动通信产业的综合实力。

篇12:社交中通信礼仪和电话礼

社交中通信礼仪和电话礼

通信礼仪和电话礼仪通信礼仪

1.书写规范、整洁

2.态度要诚怒热情

3.文字要简炼、得体

4.内容要真实、确切电话礼仪

1、电话预约基本要领。

① 力求谈话简洁,抓住要点;

② 考虑到交谈对方的立场;

③ 使对方感到有被尊重的感觉;

④ 没有强迫对方的意思。

2、打电话、接电话的基本礼仪。

① 打电话

②接电话

③ 挂电话

篇13:统一通信和社交网络能“兼容”吗?

这些日子来,统一通信和社交网络这两个词汇几乎受到同样的热捧,因为两者之间似乎发生了某种关系,业界最关心的,是这两种东西怎么结合起来发挥作用。现如今,几乎每个人都知道社交网络,像Facebook、Twitter等早已深入大众心里,但同时社交网络的安全性、生产力、隐私以及其它相关问题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但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越来越多的初具安全性及服务质量的社交网络应用打入了企业市场。

不可否认,许多人对社交软件抱有偏见,把它们定格为非正式的交流形式,而忘记了它们也是非常有用的商务助手。其实,社交网络的作用远远超出交流吃饭、穿衣这些日常琐事,它还是企业老板及员工获取知识、交流经验、分享心得的好方式。这些方式包括维基百科、博客、微博等常见的社区平台。

社交网络和统一通信拥有各自的内在价值,但是如果我们整合二者的能力DD将社交网络的非同步性工具整合到统一通信系统的同步工具上,比如从统一通信中可以一键点击查看维基百科或者Facebook,

这样整合的好处何在呢?一方面员工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来自同事或专家的建议或帮助;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彼此之间的协作能力,因为他们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发起沟通的渠道得以大大丰富。在ROI未明的前提下,社交网络在企业凝聚力的培养上功不可没,对企业文化的促成也大有裨益。

以上结论得出的前提是不考虑统一通信的ROI,考虑到社交网站可能把员工引领到一个更加“自由”的互联网环境,不排除他们利用这些时间去做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或者处理一些与工作直接关联不大的事务。统一通信的ROI本身就够复杂,一旦引入社交网络,整体评估的难度就更大了,企业也需要担当更多的风险了。

因此,社交网络与统一通信的结合初期可能只能限于部分行业或者只对部分人士开放,毕竟企业性质不同、内部通讯系统不同,各自对社交网络的依赖也不同。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社交网络与统一通信在某些地方一定会有完美的结合。

篇14:中国移动通信服务行业的竞争发展及其战略调整

中国移动通信服务行业的竞争发展及其战略调整

一、中国移动通信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

在欧美移动通信服务市场已相当疲软的今天,中国移动通信服务行业却是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正在大踏步地向前迈进。根据中国“十五”移动通信发展规划,中国将拥有全球最大规模和最具增长潜力的移动通信服务市场。预计到末,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将达到2.6~2.9亿户左右,平均增长速度为26%左右。

目前,虽然中国有几大电信运营商,但获得许可经营移动通信服务业务的只有两家运营商,即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是根据国家关于电信体制改革的部署于5月7日挂牌成立的。1987年,中国移动(分营前为中国电信)正式开办移动电话业务。目前,中国移动在全国18个省(区、市)设有全资子公司,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对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实行控股,后者在国内13个省(市、区)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1994年中国移动开始经营GSM数字移动通信网。目前,除基本话费外,还主要经营数据、语音信箱、IP电话、信息点播、手机银行、移动秘书、短消息、全球通WAP等多种增值业务;并拥有全球通、神州行、移动梦网等著名服务品牌,“139、138、137、136、135”已经家喻户晓。中国移动的GSM网已经在63个国家的116个移动通信网开通了国际漫游业务。截至8月,其用户数已超过1亿户。“九五”期间,中国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年平均增长83%。

移动通信服务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独特地位,始终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树立第二竞争对手,形成有效竞争格局,政府陆续颁布了一系列非对称管制政策,扶持中国联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移动通信服务行业第二大运营商。特别是中国联通成立后一直在资费政策制定及降价空间的自由度选择方面享有其他运营商所没有的自主权,其市场占有率迅速从的12%,提高到8月的29%。

毫无疑问,目前我国移动通信服务行业的市场格局是双寡头(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垄断。尽管这一格局形成的`时间较短,但竞争逐渐激烈。近年来,随着全国移动用户的迅猛增长,两家运营商的市场用户数均呈上升态势,但两家运营商的ARPU值(每月每户平均话费)却全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表明,移动通信服务行业的盈利空间已出现缩小迹象。加入WTO后,外商的进入将导致这场竞争更加白炽化,各路竞争者必将面对优胜劣汰、大浪淘沙的局面。

从技术层面来看,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并呈现生命周期逐渐缩短的趋势。综观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从初期的模拟电话转向目前的GSM网络数字电话,移动通信已经从模拟通信方式转换为第二代移动通信方式。随着中国移动GPRS技术及中国联通CDMA技术的投入商用,移动通信方式正在步入2.5G技术时代。未来移动通信方式还将向作为移动电子商务基础的3G技术迈进。3G网的特点是频谱利用率高,系统容量大。它不仅能够满足未来移动因特网业务发展的需求,有效地支持IP型非对称业务的发展,还能有效解决移动业务高速增长与频率资源紧张的矛盾。中国信息产业部已于209月上旬专门为未来3G网预留了专用频率资源。3G技术的研究与商业化是未来移动通信运营商占据市场、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

二、中国移动通信服务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竞争可以实现优胜劣汰的资源优化培植功能。中国移动通信服务行业引入竞争机制,就是为了打破垄断地位,优化国有资源的战略性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并消除因垄断的存在而产生的经营惰性及服务质量的淡化。目前中国移动通信服务市场属于双寡头垄断市场。探讨中国移动通信服务行业的竞争结构,可以寻找行业中获得利润的最终潜力。

从事国家及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波特认为,行业中的5种竞争力(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供应商的侃价能力、消费者的侃价能力、替代品或替代服务的威胁)决定了行业的潜在盈利性。我们不妨运用波特的行业竞争结构模型,探讨中国移动通信服务行业的竞争结构。

1.买方(消费者)的侃价能力

随着移动通信终端价格和移动通信资费的不断下降,移动通信已经开始由奢侈品转为生活必需

[1] [2] [3] [4] [5]

篇15:谈通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济评价

谈通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济评价

摘要:通信建设项目可研报告,是对拟建项目在决策前进行方案比较、技术经济论证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是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信建设项目的可研报告中的经济评价,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财务评价是从通信企业的角度考察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计算的财务评价指标主要有财务内部收益率和静态投资回收期等。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家角度考察项目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益,论证通信建设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关键词:通信项目;经济评价;研究分析

一、通信建设项目中可研报告的作用

对通信建筑项目编制可行性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为建设项目投资决策从技术上、经济上多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提高项目决策的能力,提高投资效益。

(一)作为通信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依据

一个投资项目能否成功、效益如何,都将受到社会、技术和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项目又具有不确定性,本着“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思想,通过对通信建设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可行性研究,有助于认识和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弄清楚拟建通信建设项目在技术上、经济上是否合理可行,从而降低投资风险,切实提高投资经济效益。投资决策者主要就是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最终结论决定是否投资以及如何投资,因此,它是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

(二)作为向金融机构申请项目贷款筹集资金的依据

金融机构把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申请项目贷款的重要依据,在我国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光大银行,以及国家发展银行也要审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后,才能同意建设贷款。银行通过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而对贷款项目进行评估。作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确认贷款项目是否具有经济偿还能力,确认项目本身是否具有社会效益,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承担过大的贷款风险。

(三)作为编制通信工程项目设计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比较详尽地提出了建设方案规划,可以根据可研报告中提出的项目建设方案、项目建设规模、项目主要设备选型和项目总体布置等,作为初步设计下一阶段的施工图设计,以及安排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准备的依据。

(四)作为建设项目往来单位签订工程合同、合作协议的依据。

二、经济评价的重要性

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需要,进一步推进通信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开展,逐步实现通信项目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以及提高通信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经济评价在通信建设项目中的具体运用,结束了以往通信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有尺无标”的局面。

在比较、选取项目的方案时,一般需要对项目的工程技术、工艺以及资源等因素和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但归根到底,这些因素都要尽可能量化为投入产出的代价和效益。从此意义上讲,经济评价是通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的核心内容,其目的在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使投资项目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一)通信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对提高项目的投资决策科学化水平,改善项目投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任何一笔资金的耗费,任何一项工程的建设都应讲究经济效益,力争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即谋求最好的投资效益。然而,项目经济效益的好坏并不是可以简单的凭感觉就能识别和判定,而是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分析计算才能得到科学的结论。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正是为了这一目的,在项目建设前期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对拟建项目进行分析论证。如果事先不进行认真分析就盲目决策往往会导致投资效益低下,这样的教训是深刻的。因此,进行项目经济评价有助于优选项目或方案。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者需要承担投资的风险,分享投资的效益,这就更需要在决策前进行项目的经济评价,把拟建项目周期内的获利能力、清偿能力、应变和抗风险能力全面反映出来,以便于投资者权衡利弊,择优决策。

(二)通信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合理配置资源的需要。

项目国民经济评价采用了影子价格进行费用效益的估算,影子价格是反映资源经济价值的最优价格,是实现优化的手段。从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看,进行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可以从宏观的,综合平衡的角度考察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效益,指导投资方向,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有限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通信项目经济评价是引进外资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投资者来华进行投资,包括国际组织、政府机构、财团和商团等。他们来华投资的共同目标之一就是寻求期望的投资效益。因此,首先需要进行经济效益和风险的分析及预测。另外,经济评价也有利于促进中、外投资者或合作者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合作。

篇16:通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经济评价

通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经济评价

通信建设项目可研报告,是对拟建项目在决策前进行方案比较、技术经济论证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是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信建设项目的可研报告中的经济评价,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财务评价是从通信企业的角度考察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计算的财务评价指标主要有财务内部收益率和静态投资回收期等。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家角度考察项目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益,论证通信建设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一、通信建设项目中可研报告的作用

对通信建筑项目编制可行性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为建设项目投资决策从技术上、经济上多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提高项目决策的能力,提高投资效益。

(一)作为通信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依据

一个投资项目能否成功、效益如何,都将受到社会、技术和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项目又具有不确定性,本着“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思想,通过对通信建设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可行性研究,有助于认识和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弄清楚拟建通信建设项目在技术上、经济上是否合理可行,从而降低投资风险,切实提高投资经济效益。投资决策者主要就是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最终结论决定是否投资以及如何投资,因此,它是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

(二)作为向金融机构申请项目贷款筹集资金的依据

金融机构把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申请项目贷款的重要依据,在我国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光大银行,以及国家发展银行也要审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后,才能同意建设贷款。银行通过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而对贷款项目进行评估。作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确认贷款项目是否具有经济偿还能力,确认项目本身是否具有社会效益,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承担过大的贷款风险。

(三)作为编制通信工程项目设计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比较详尽地提出了建设方案规划,可以根据可研报告中提出的项目建设方案、项目建设规模、项目主要设备选型和项目总体布置等,作为初步设计下一阶段的施工图设计,以及安排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准备的依据。

(四)作为建设项目往来单位签订工程合同、合作协议的依据。

二、经济评价的重要性

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需要,进一步推进通信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开展,逐步实现通信项目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以及提高通信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经济评价在通信建设项目中的具体运用,结束了以往通信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有尺无标”的局面。

在比较、选取项目的方案时,一般需要对项目的工程技术、工艺以及资源等因素和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但归根到底,这些因素都要尽可能量化为投入产出的代价和效益。从此意义上讲,经济评价是通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的核心内容,其目的在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使投资项目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篇17:中国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发展瓶颈与共赢模式的构建

中国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发展瓶颈与共赢模式的构建

摘要:移动增值业务己成为移动网络运营商所有业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市场前景广阔,需求极大。本文将从移动通信增值服务的业务种类及内容入手,深入分析我移动通信增值服务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探讨如何建立实现各方共赢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移动通信 增值服务 瓶颈 共赢模式

移动通信业务可以分为基本业务和增值业务两大类,而移动增值业务是移动网络运营商在移动基本业务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用户群和市场需求开通的可供用户选择使用的其他业务。移动增值业务是市场细分的结果,它充分挖掘了移动网络的潜力,满足了用户的多种需求,因此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据预测,中国移动增值业务市场将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增长,并且移动增值业务在整个移动通信市场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一、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内容分析

移动增值服务可分为移动语音增值服务和移动数据增值服务两大类,相应的业务分类和发展趋势分别说明如下:

(一)移动语音增值服务

在移动语音增值服务方面,智能网(IN,Intelligent Network)是提供语音增值服务的主流技术。智能网是在原有通信网的基础上叠加的一层业务网络,是快速、方便、经济、灵活、有效地生成和实现各种新业务的体系结构。智能网可应用于多种电信领域。基于GSM网络的智能网称为移动智能网,基于CDMA网络的智能网称为无线智能网。

在移动/无线智能网上成功开通的移动语音增值业务包括:预付费业务、移动虚拟专用网(VPMN)业务、移动IP电话业务、无线广告业务、移动主被叫付费业务、移动语音信箱业务、移动秘书业务、多彩回铃音业务等。

(二)移动数据增值业务

根据用户体验和实现技术来划分,移动数据增值业务包括移动内容类业务、移动商务类业务、移动位置类业务和移动终端类业务等几类,分别说明如下:

1.移动内容类业务。移动内容类业务指的是移动用户可通过多种方式浏览或订阅的内容类信息业务,它是Internet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延伸。移动通信用户可使用的接入方式包括短消息(SMS)、多媒体短消息(MMS)、WAP、BREW等。[1]内容包括天气、新闻、股市、邮件、聊天等信息。第三方的内容提供商负责提供内容,而网络运营商则负责提供接入。

2.移动商务类业务。移动商务类业务包括小额支付、移动银行、移动证券、移动保险等。移动商务利用封闭的移动通信系统进行交易,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远远高于开放的Internet;移动商务以信誉良好的移动网络运营商作为支付中介,解决了信誉危机问题;移动商务允许语音、短信等多种支付和交易方式,更加方便灵活。

3.移动位置类业务。移动位置类业务是为移动用户提供位置信息的业务。移动位置类业务包括公共安全服务、基于位置计费、追踪服务、增强的呼叫选路、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和增强的网络服务等。

4.移动终端类业务。移动终端类业务是利用移动终端的处理能力来运行的业务。该类业务将移动网络当作一个透明的数据管道,直接从Internet的服务器上下载应用,并在终端上运行。移动终端类业务包括JAVA类业务、SIM卡工具包类业务(SAT),以及可下载并在PDA和掌上PC上运行的各种MEXES应用。

二、中国移动通信增值服务发展的现状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市场上存在的移动增值业务可以分为五大类:短信、彩信、WAP、JAVA和IVR。

短信是各类移动增值服务中发展最早,最为消费者认可,也相对最成熟的业务。但是,短信市场作为成熟市场,其成长空间已经有限,加之市场中各大小SP竞争日趋白热化,以及承载方式容量过小的技术限制,可以预计,短信将不再是未来移动增值服务发展的热点。

彩信本来是移动运营商近年来着力推广的2.5G标志业务。但是由于其支持终端匮乏且价格高昂、服务资费居高不下且交互性弱,致使彩信业务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远远无法达到业内人土的预期。但是,彩信在单向精品内容提供上,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几年前中国移动推广WAP业务受挫,主要原因无外乎两个:网络接入速度慢,按时长计费且费率高。但随着运营商2.5G网络(GRS/CDMA-lX)的架设与商用,WAP接入的速率大大提高了。在不久的`将来,3G网络也很快普及应用。按网络流量的计费方式更能让用户接受。WAP业务面临着一次重新崛起的机会。现今,SP推出的WAP业务包括在线游戏、信息浏览、内容一下载等。其中,在线游戏和内容(图片、铃声)下载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业务。

JAVA是未来无线数据服务的主流方向,也开始采用基于开放应用平台的移动增值服务架构。由于JAVA业务尚处在市场导入和市场培育阶段,近期依靠该业务大规模盈利的可能性比较小。在未来几年内,JAVA必将成为移动增值服务的绝对亮点。

IVR,即语音增值业务,是移动运营商2002年开始启动的新业务。IVR业务行业管理规范、用户群庞大,市场前景广阔。

三、制约我国移动增值服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以上移动增值服务中,除了短信发展的比较成熟之外,其他增值服务均未得到充分发展。移动增值服务发展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有以下主要三点:

(一)增值业务的应用开发与客户需求不完全一致

我国的移动网络运营商对客户分析的工作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特别是基础网络运营商刚刚从发展用户的策略中转移到业务开发的策略上来。对于客户需要什么,大部分运营商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因此造成一些增值业务在设计开发阶段看起来很有市场,但是却得不到用户的认同。而一些运营商不看好的业务却产生了“爆炸”式的发展。

(二)没有形成“共赢”的盈利模式

移动网络运营商是一体化的运营商,其业务领域既有基础业务,也有增值业务。随着国内电信市场竞争的加剧与话音市场的逐渐饱和,移动网络运营商的基础业务增长速度不断下降,甚至出现了增量不增收的现象。因此移动网络运营商也需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开发增值业务。移动网络运营商既会为增值业务提供商提供网络资源,又自己开展增值业务,势必在某些增值业务领域出现增值服务提供商、虚拟运营商、移动网络运营商的竞争。而移动网络运营商往往可以借助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在竞争中处于绝对的优势。这样其他的增值业务提供商就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相关专题 中国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