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小学课余体育活动对策研究

喃刺候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开展小学课余体育活动对策研究

【简介】感谢网友“喃刺候”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开展小学课余体育活动对策研究(共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篇1:开展小学课余体育活动对策研究

开展小学课余体育活动对策研究――以土右旗蒙古族小学为例

王飞(包头市稀土高新区黄河路小学内蒙古包头014010)

【摘要】课外活动不但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有力手段,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作者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在土右旗蒙古族小学实习的实地调研法来提出蒙古族小学开展课外活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方法及建议。

篇2:开展小学课余体育活动对策研究

Development elementary school after school sports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Take the earth right flag Mongolian national minority elementary school as the example

Wang Fei

【Abstract】Not only th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fills a prescription the function to the student intense study, moreover to promotes student’s physical and moral integrity to have the obvious actual effect, is raises the student health standard the powerful method, also is advances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t action.The author through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law and in the earth right flag Mongolian national minority elementary school practice on the spot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law proposed the Mongolian national minority elementary school carries out th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the question as well as solves this a series of question method and the suggestion.

【Key words】The elementary student;After school sports;Research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质健康被现在的老年人越来越重视,而被青少年一代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中所忽视。尤其在小学阶段,繁多的作业以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让我们不得不担忧小学生们因缺乏体力活动,而出现体质下降的现象。

课外体育活动,首先是巩固提高体育教学的成果,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每周上两节体育课是不够的。在体育活动中,需要人体各组织细胞分解能量物质供机体活动,能量物质在分解的同时,又不断地合成,这种分解与合成,在活动结束时,在保证营养供应的前提下,物质的合成大于消耗,并在一定时间内进退过原有水平,这就是“超量恢复”原理,这原理的根本所在关键是超量恢复的时间,据有关研究表明,每周进行五至六次体育活动,每次一小时,并安排适宜的运动量,对于发展学生身体,改善生理生化功能是比较合适的。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开展课外活动是最受小学生欢迎的一种活动方式和教育方式。小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愉悦身心,积极探索,主动学习,积累经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认知社会,其情感和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1.当前土右旗蒙古族小学小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开展现状

国家明文规定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但是实际的一小时锻炼又有多少学生充分利用到了呢?一方面部分体育教师为了避免学生锻炼出事故大大降低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许多体育器材在学校里只是一种摆设;另一方面学校领导的不重视,以致造成学校其他学科的教师对学生体育运动锻炼的忽视,尤其在土右旗蒙古族小学,在6名体育教师中,4名为专科以上学历,从事专业体育运动,而其他两名体育老师,则有一名曾经从事语文教学,还有一名为音乐老师进行兼职代课。由于体育专业知识和体育教学技能的有限,小学的体育课等于是学生的休闲课,毫无实际的运动,甚至连体育课都被其他课程所取代。体育运动可以锻炼一个人克服困难、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品质,可以培养人的团队合作精神。这些都是文化课无法替代的。

2.当前土右旗蒙古族小学小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课外活动计划的制订不完善,无落实。

在土右旗蒙古族小学大多数的班级根本没有制定课外活动计划,任课教师的备课本中偶尔插几次课外活动名称,仅此而已,课外活动随意性大。有一部分的班级尽管有课外活动计划,但很不完整,只是提纲式地罗列出活动名称、大致时间、步骤等,缺乏活动的目标、具体时间安排、过程安排等,造成活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只有少部分的班级教师能够根据教育的需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制订出较为详尽的活动计划并积极组织实施,即使如此,还是缺乏教师对整个活动的的调控策略及活动意外的预防措施,计划不够完善。还有极少数的班级制订的课外活动计划形同虚设,没有得到落实。

3.开展小学课外活动发展的对策

3.1积极贯彻新课标下的课外活动发展方向

《新课标》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大力贯彻新课标的思想,把新课标的理念融入到课外体育活动中,使学生在娱乐中得到锻炼,在娱乐中得到成长,利用科学的手段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3.2有组织,有目的开展小学生课余活动。

以土右旗蒙古族小学为例,学校如能每天都安排一节“二课堂”体育兴趣小组。其目的是在学校和老师的统一安排与指挥下,使学生有目的,有组织的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其组织形式是把每年级的学生按其对体育的兴趣以及结合学校的设施来进行分组,学生可按其对体育的爱好来报名,如“田径兴趣小组”、“足球兴趣小组”还有“乒乓球兴趣小组”等。

3.3成立课外活动小组,提高课外活动的指导水平。

为了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各级各类学校都设立了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英语教研组……但课外活动的研究却一直没有进入“组”内。究其原因,还是重视程度不够。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已不容忽视。学校要提高整体教育水平,要办出特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就必须成立课外活动研究小组,通过全体教师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通过互相交流和不断学习,认识到自己在指导学生课外活动中观念、方法、能力上的不足,提高自己对课外活动的指导水平。惟其如此,课外活动才能走出在低层次、低水平上徘徊的误区,向高层次、高效率上发展。

4.结论

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它不仅确保了学生每天达到体育锻炼的要求,而且有利于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实施,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它不仅发展学生的体能,增强学生心理健康,还能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团结协作、关心集体等优良品质。课外体育活动是人人参与、群策群力、组织管理、全校上下通力合作的系统工程,对提高师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颇有益处,既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又使学生变被动参与为主动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与策略》[J]..

[2]《农村实施新课程的问题与对策》[J].2006.

[3]王佩铭,刘炎辉。体育与健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小学体育新课标解读》[M]..

[5]齐 浩。 《农村小学如何开展课外体育活动》[J]..

[6]肖毅。《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微》[J].2010.

[7]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

篇3:小学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关于开展第五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通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构建一系列能体现学校特色及适合学生特点的体育赛事活动,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群众性竞赛活动,积极响应“阳光体育活动”活动,提高体育运动基本能力,重视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培养,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不断丰富青少年的课余文体生活,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水平和审美情趣。

二、机构设置

1. 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桑

副组长:陈

组员:各班班主任、教师

2.安全保障小组

三、活动主题

我健康 我阳光 我成长 我快乐

四、活动要求:

1、全校各班级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领导小组在适当时候要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工作。

2、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方法,加强学校体育课程活动基础建设,针对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不足,认真落实课程要求,认真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3、结合学校实际与特色创建,加强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寻找和挖掘学校体育特色发展的途径,使校园文化与课程活动、学生与体育老师关系共同和谐发展,形成学校体育教学的特色化、个性化。

4、加强学校体育安全管理。要强化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对学生加强安全意识教育。要强化活动安全管理,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的维护,确保安全运行。加强安全制度建设,科学合理地制定活动计划和流程,明确安全责任,完善安全措施。

五、活动项目

根据学生年龄层次特点以及师生全员参与场地器材需要的实际,快乐大课间活动开展内容暂定为有利于学生健康的游戏、跳绳、踢沙包、毽子,跳皮筋、做课间操、眼保健操等传统体育项目。

六、活动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快乐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的全过程。

2、科学性原则: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大课间与短课时相结合的形式,合理安排大课间的计划和内容。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与,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七、活动措施

1、阳光体育活动第一部分(大课间活动):采取两项体育技能与课间操等相结合的30分钟全校阳光体育活动;

2、切实落实好体育课的密度和强度,落实体育课的汗、多、乐;

3、由学校教导部门牵头落实体育活动课;

八、活动器材

1、跳绳、沙包、毽子等

2、各班根据学校活动的课表安排可向体育器材室提前预借当日活动器材,活动结束前五分钟必须交回体育器材室,各班不准自行保管。

3、各班不能利用此活动收取任何费用但可向学生收集适合本班学生运动的实用性运动器材。

九、活动保障

1、增加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学校经费按一定的比例专项用于学校体育工作。

2、按规定配足配齐体育器材。充分利用场地器材,提高使用效率,确保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3、为了使活动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能够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学校制订具体可行的措施方案,就具体时间、活动项目、活动次序、安全防范等事宜做出周密的安排。每学期学校都要制订阳光体育活动计划,对活动有要求,有记录,有检查,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把握发展方向,年末进行总结,保证阳光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有组织、有目的、高效率的实施。

篇4:偏远地区中小学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研究论文

偏远地区中小学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研究论文

摘要:阳光体育活动在我国各地都在广泛地推行和开展,要形成全民参与的风气,就要从学生时期开始渗透,特别是小学生。在学科开展的过程中,更要积极参与,但现在由于地区差异,许多地区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并不理想。本文主要对施甸县中小学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调查对策。

关键词:施甸县;小学;阳光体育活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施甸县的万兴小学、万兴中学、姚关小学、姚关中学、何元中学、酒房小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针对具体的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课程的开设情况

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反映可知,基本都能正常开设体育课程,一般是根据学校课程安排1周2~3节体育课,体育课教师都能按照教学要求和目标进行教学。但是如果按1周3节,1节课45min计算,除去教师的指导和总结,平均每个学生的真正体育活动时间大约只有1.5h,活动时间太短,不够理想。

2.2课余体育活动的安排

根据学生的课表情况及学校的整体安排,施甸县的中小学大部分课程安排都以文化科目为主,并不开设专门的活动时间,这样约束了学生的自由体育活动。调查显示,30%以上的同学不参加体育课以外的体育活动,8.7%的同学通过自己安排能保证每天课外的1h活动时间。由此看出,施甸县的中小学生体育活动时间达不到国家标准。

2.3体育活动内容的开展

从各中小学的体育课来看,学校大多根据大纲来完成,特别是到了高年级时越发重视体育达标项目的培养,所以在课程内容上,教师通常把比较多的精力花费在学生练习达标项目上,这就制约了学生本身的学习兴趣和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因为没有在意学生自身的感受,容易让体育课程的学习失去体育本身的意义。

2.4文化学科重于体育活动

在现在的中小学中,学校和教师还是更偏重于文化学科的教学,不能与体育学科达成良好的平衡。例如,有时上体育课时正好下雨,教师就会占用体育课时间,安排文化课,而且也不会在其他时间弥补上,这样就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有的高年级要进行比较多的考试就干脆占用体育课时间上文化课,完全让学生没有体育活动的.时间。

2.5体育教师配比少,教学场地陈旧

按照阳光体育理念的不断推行,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实际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体育教师的有效指导,但许多体育教师并不能很合适地被分配教学。就场地来说,运动场地就是篮球场、足球场,其场地也并不是按照标准的尺寸来设计完成的,场地偏小,形成拥挤。对场地的要求是很难做出调整的,但必须让学校不能再随意占用场地或空置场地,要尽量加大学生的活动区间。许多学校在阳光体育活动的推行下,有的连基本的体育课程都不能保证,又怎么能保证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户外阳光体育活动呢。为了能让阳光体育真正在施甸县各中小学广泛开展起来,有必要做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

3阳光体育在施甸县各小学实施的建议

3.1转变观念,关注体质

为了能让阳光体育的开展在校园中盛行起来,首先应在观念上有所调整,对学生、教师,都要让他们认识到,阳光体育不光是为了体育成绩的提升,更多的是要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真正达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所以,有必要在学校多做阳光体育的正面宣传,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明确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让阳光体育活动深入人心。

3.2营造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

中小学生的个人行为和思想理念是很容易受身边人影响的,他们都处在一个行为习惯形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学校如果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是有利于他们对体育的正确认识的。学校可以固定每天的一个时间段,可以是中午进校的半小时,也可以是放学时的半小时,组织每天一项不同的体育内容时的学习和练习,如踢毽子、跳啦啦操、花样跳绳、滑板、自行车等,学生、教师一同参与、一同分享。但对体育活动,教师必须强调安全问题,教师也要做好保护,让学生在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感受参与体育的乐趣。

3.3开设新项目,尊重学生兴趣

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开展,男生的兴趣往往高于女生,因为许多项目是他们比较感兴趣的,如足球、篮球等。但从学生反映看,整体还是不太受所有学生喜爱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肢体协调性及个人气质,可以适当开设一些舞蹈课程,如拉丁舞和摩登舞,对中小学生来说,更适合拉丁舞蹈的学习,活力、动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还可以开设滑板、瑜伽、羽毛球、溜溜球等比较流行的项目,让学生多接受新鲜的元素,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兴趣,才能更有助于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爱好,增强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3.4设施更新资源共享

对体育活动场地如果要翻新或者调整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所以可以在设施的更新上加入一些资金的投入,增加一些所需要的配套设施。作为学校很合理地将阳光体育活动和体育精神融入教学和校园,也是让学生能劳逸结合,更快乐健康地学习,提高学生文化成绩。施甸县各中小学之间的距离不是很远,可以进行一些体育活动的共同开展、竞赛,让体育之风刮遍整个县的学校。所谓资源共享,是让各学校的体育设备和设施进行互相借用和交流,降低成本,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毛晓荣,张波,李继军,等.论“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西部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配备保障[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

[2]谢昌雄,王永安,刘红兵.四川省农村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

[3]史一钦,周亦瑾.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

[4]姜俊,钟菊芳.阳光体育运动对中学生中长跑成绩的影响[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4).

[5]李迎.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性别差异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

篇5:小学如何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论文

小学如何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论文

摘要: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校园组织形式的课间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课间活动,它不但可以在同一个时间内根据不同身心发展水平阶段的学生设置不一样的活动,让学生在适合自己水平阶段的符合自身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运动项目活动中得到身心全方面的发展,而且对体育教学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眼下,小学体育教学日益特色化,尤其,大课间体育活动备受重视。

关键词:大课间;体育活动;小学体育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对于个人的身心发展、意识形成等等都具有决定性的导向作用,而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塑造小学生健康的体魄,更加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近几年来,很多小学都在响应和贯彻国家和地方的各项政策,高度重视小学生的体育教育工作,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全面开展小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每天上午统一安排和组织至少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无论从活动内容还是组织形式上都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创新。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种打破传统体育课间形式,采用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们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让学生们走到阳光下,与阳光做伴,以操场为舞,在阳光的沐浴下,尽情地享受生活、享受快乐。把学习带来的压力与紧张的气氛及时的宣泄出去。“阳光体育”能给学生带来运动的快乐,能够在运动中让学生找到自信、得到满足,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一定实效。下面,就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模式和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谈谈本人的看法。

首先让大家了解下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指导思想与设计要求如下:体现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四条理念:一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是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三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四是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为此,学生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将可以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培养创新精神;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设计要求:将校内课程资源和课外体育资源相结合开展活动。

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开发课外体育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是校内课程资源和课外体育资源相结合的活动,也是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达成学校培养目标的一个手段。《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学校体育工作要采用多种手段和途径,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在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充分利用和开发课外体育资源,发挥课外体育资源的教育优势,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现在大课间体育活动已经成为我校体育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一、变化组织结构形式,活动方式灵活多样。

1、全校集中型模式。全校集中型模式是让各班学生在音乐伴奏下进入指定位置,然后一起先做学生广播体操,然后是自编校操或按学校指定项目统一练习。其特点是规模大、人数多,地点集中,活动时间、内容便于统一安排和管理,其优点是比较容易组织管理,督促检查,相互促进。

2、分年级组模式。分年级组模式是学校提供各项活动的器材,由年级组带队教师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特点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指导或组织,做到每年级都有不同的活动内容,充分发挥年级的自主性。其特点是分组后活动规模小,地点可以分散,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长,活动方式比较灵活。

3、班级开展模式。班级开展模式是在分年级组模式基础上提升的一种模式,它是由班级教师组织,各班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组织开展的体育活动。

4、俱乐部自由模式。俱乐部形式是学校分兴趣小组开展课件活动,把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集聚在一起,学校安排教师进行指导,根据分组情况合理安排活动项目。这个模式是大课间体育活动发展到比较完善时的一种模式。

二、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作用和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充分体现这一目标精神。

大家知道,大课间体育活动既是贯彻“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也是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以及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学校的团队精神,增强学校凝聚力,增进师生情感,团结奋进,丰富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同时对发展学生体能,增进身体健康,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心理素质、养成终身体育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养成学生积极向上和豁达乐观的健康生活方式,消除脑力疲劳,减轻紧张的课堂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到学校来,不仅是来学习的,也是来生活的,大课间活动是学生的一种体育生活,是他们整个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终身体育一个不可忽视的起点。既然是一种生活,大课间活动就应绚丽多彩,人情味十足,为学生们诗一般的生活增光添彩,既然是学生终身体育的一个起点,大课间活动就应以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建构。学校就要不断地加强改进,不断地改进提高,让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够进一步展现我们自己的特色;不断地去努力实践、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模式,使大课间体育活动将日趋成熟完美。

参考文献

[1]季浏,汪晓赞.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纪开俊.体育大课间活动现状分析与改进方法[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9(3).

篇6:开展幼儿园混龄户外体育活动的研究论文

开展幼儿园混龄户外体育活动的研究论文

幼儿园积极开展混龄户外体育运动,有益于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有助于幼儿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如何开展幼儿园混龄户外体育活动,怎样提高活动的质量,与活动的方式、合适的活动材料和器具的提供密切相关。一直以来,幼儿园开设的户外体育运动大多数都是同年龄、同一班参加,运动的过程中伙伴单一,形式单调,活动环境拥挤,从而在运动中师幼之间、幼儿之间的互动不够,最终达不到运动的目的。如何进行有效的户外活动改革呢?经过探究与实践,认为开展混龄户外体育活动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制定各种小器械的阶段目标

科学的教育目标是教师开展混龄户外体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制订计划的依据,教师只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科学地制定目标,才能引导幼儿参与各种活动。可以根据小器械一物多玩的特点,制定如下三个阶段的目标。一是初级阶段(小班为主):注重培养兴趣,让幼儿在摆弄小器械的过程中,发展跑、跳、钻、爬等基本动作。二是发展阶段(中班为主):在各种基本动作和技能技巧的基础上,促进幼儿间合作能力的提高。三是飞跃发展阶段(大班为主):注重各种综合能力的发展,如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和表达力。以呼啦圈为例,小班幼儿可以把呼啦圈当作方向盘玩开汽车游戏、把呼啦圈竖起来排成山洞玩钻山洞的游戏,还可以从把呼啦圈放在地上做小兔跳的游戏逐步过渡到转动呼啦圈;中班幼儿学会在不同部位转动呼啦圈后,尝试两人合作玩小鸟飞游戏(两人前后同向站立,双手各握呼啦圈,边跑边有节奏地扇动),多人合作拼出花、火车等不同的造型;大班幼儿则可以编排各种呼啦圈操,通过队形变化使呼啦圈的旋转、蹦跳、摆动等动作得以综合体现。

二、创设多种混龄户外体育运动环境

(1)开展多样混龄户外体育的区域活动。根据各个年龄段幼儿不同动作发展的水平,可以因地制宜地设置蹦跳区、平衡区、走跑区、投掷区、球类区和综合区。这么多的区域,要让各个年龄段的幼儿自主选择,互相交流,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互动。在间断性分时段活动中,让相应的教师管理某一区域,混龄幼儿依据自己的心愿及兴趣选择伙伴与区域进行运动。为了使区域活动内容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在运动的过程中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教师可以运用交换的形式,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其他区域的运动,以促进幼儿基本动作得到全面发展。例如,在运动过程中,幼儿既可在平衡区玩“在体操凳上行走”,也可以在蹦跳区玩“跨过体操凳”,还可以在综合区利用体操凳进行比赛性游戏。

(2)设置丰富多样的户外体育活动器材和玩具材料。为了使混龄户外体育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幼儿园可以增加较为新颖或具有比赛性的玩具材料,比如两人合作骑车、一人骑车、跳木马、羊角球。根据混龄幼儿运动的需要,结合混龄幼儿户外体育运动内容多样化的特点,本着节俭、实用、自制、新颖的原则,教师可利用幼儿身边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掘潜力,自制许多户外体育活动器具。比如轮胎、酸奶瓶、沙包、易拉罐,这些物质是每个幼儿天天都能看见、时时都能接触到的,对幼儿来说并不稀奇。可是,经过老师的精心制作,一件件新颖、有趣的玩具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爱不释手,如获至宝。这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探究欲,吸引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

三、发挥自制小器械一物多玩的功能

运动材料既是激发幼儿兴趣的器材,又是开展混龄户外体育运动的物质前提。幼儿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意愿、兴趣,鼓励幼儿一个人或结伴去想、去玩、去发现、去创造,大胆地把不同的玩法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在一物多玩中,教师要注重以下几点。第一,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特点提供不同的活动器具。比如,用易拉罐可以做成不同的活动器具――拖拉玩具、保龄球、梅花桩等。活动时,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小班幼儿对拖拉玩具情有独钟,中班幼儿玩易拉罐做的保龄球不亦乐乎,大班幼儿对高难度的梅花桩流连忘返。不同的活动器具满足了不同年龄幼儿的需要,成了混龄户外体育活动中一道独特风景。第二,解放幼儿的`双手,让孩子在活动中寻找乐趣。一物多玩中,幼儿不再是成人包办,他们通过自己的手拿到玩具,并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动脑、动手,体验到活动的乐趣,想玩、要玩,并玩出花样。

四、结束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学前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儿童。混龄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给了幼儿充分探究和锻炼的机会,培养了不同年龄段孩子之间的合作能力。它不仅能让幼儿在自主的运动过程中、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创新、合作精神,体验成功的快乐,为孩子今后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7:小学数学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兴趣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有很多,但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教育者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从开展主题活动、书写数学周记和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三个手段来论述,希望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有效策略

一、前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既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关于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既是教育专家和教师研究的热点,也是研究的难点。应该采取创设学习情境、采用直观手段、注重鼓励表扬、开发数学游戏等手段提高低段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于苏教版教材可以采用巧设数学情境、将生活元素引入课堂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采用情感教学、问题导入等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教育专家们都认为提高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也有很多创新的方法,但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如何提高相应策略的可操作性,依然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对于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本文将从开展主题活动、书写数学周记和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三个手段来论述,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二、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文章中提到,过去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以为实施数学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将小学生头脑装满知识就算完成了任务,由此忽略了小学数学教学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忽略了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具有的能动性。数学教师必须要采用一种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自身的潜力。

(一)开展主题活动,是有效提高学习兴趣的手段之一

小学数学中有一部分重要的内容就是测量,这部分包罗万象,有时间测量,距离测量,面积测量和质量测量。统观这部分内容,可以发现测量是非常贴近生活的,可以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主题式教学。以三年级上册中的长度测量为例,来说明主题式教学是如何展开的。通常这部分内容授课时间在一周左右,开展主题活动可以采取以下流程:第一步,教师要编好学习单。学习单由几个问题组成,包括:请学生查资料找出长度的单位有哪些?这些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你会用什么工具来测量长度,把你的方法教给其他同学。你会解决书本或生活中什么测量长度的问题,把你的解决方法讲给其他同学。你还想知道关于长度的什么知识呢?又遇到了什么难题?第二步,学生成果展示。学习单中的问题每人都要思考和回答,但每人可以特别准备其中的一个题目,准备充分后给同学讲解,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接下来每人完成一张A4纸的数学学习小报,主题也是测量长度,教师可以集中展示学生作品,评出美丽画报奖和精彩内容画报奖。最后是本次活动的练习测试,教师要总结本部分内容的知识点,要根据知识点的设置题目,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作一了解。

(二)书写数学周记,是有效提高学习兴趣的手段之二

做语文教师最幸福的事情之一就是看学生的作文,这是与学生心灵交流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数学教师在这方面就欠缺很多,如何将这些留在数学课上?其实数学课也可以写周记。数学的周记和语文的周记是不同的,数学周记不要求语言的优美和语法的使用,数学周记有自己的特殊要求。数学周记可以记录这一周对数学课的想法;可以记录自己这一周疑惑的问题;可以记录这一周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可以记录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或使用的数学知识等跟数学有关的内容。写数学周记的好处有很多,第一,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理解;第二,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概况能力;第三,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所以,书写数学周记也是一种提高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手段。

(三)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是有效提高学习兴趣的手段之三

1.数与美的结合。我们的数学课堂往往给人以枯燥乏味的感觉,每次看到学生在完成作业后,第一时间选择的自娱项目多是绘画。一本绘画本、一只铅笔,就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亦乐乎,也不被外界所干扰,那种专注真是与世隔绝的状态。我也因此常常感慨,我们的数学什么时候能让学生如此痴迷呢?既然学生这么喜欢绘画,我是不是也可以将绘画与数学相结合呢?小学数学中的图形问题一直贯穿于一到六年级。这类问题是最容易与绘画相结合的内容。在小学低段,学生可以在图形课上给学生命题,让他们用学过的图形来画画,看谁用的图形种类最多,看谁画得最美。在小学中段,学生开始认识图形的各种特征,学会了计算典型图形的面积周长的内容。在讲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设计用长方形和正方形铺满一张A4纸,要求不能有空隙,每个图形只用一种颜色涂,相邻的图形不能涂同一颜色;或者用规则的四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菱形和正方形)铺满一张A4纸,要求不能有空隙,每个图形只用一种颜色涂,相邻的图形不能涂同一颜色;还可以临摹蒙德里安的格子画(如图1、图2和图3),这些都是数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到了小学高段,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就更加复杂化了,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将图形内容与设计图案相结合,只用圆形设计出一个复杂的对称图案,每个图形只用一种颜色涂,相邻的图形不能涂同一颜色。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图形知识内容,都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来设计数与美的结合点。

2.数学与辅助工具的结合。在讲解运算律的时候,内容非常枯燥繁多,只凭记忆是很容易弄混的。我们可以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编程软件,直观地将不使用运算律和使用运算律的结果呈现出来,让学生自己找出运算律的使用方法。这样他们对运算律的理解就更深入,而非只是单纯地记住几句口诀。例如图4中就是用Python软件演示的关于混合运算的例题,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效果更加深刻直观。在讲解二年级数学的混合运算部分时,我们可以用计算机软件直接呈现如图4中的运算及运算结果,让学生自己想一想这些算式的结果是怎样得到的?计算机是怎样计算的?看看学生能不能找到和计算机同样的方法。用这样的方法,我们可以将枯燥的运算课转化为以学生为主题,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从而能主动探究的新颖的数学课。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提到,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从而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三、研究结果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思考,从开展主题活动、书写数学周记和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三个手段来详细论述了对于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性问题。选取的手段也是非常具有操作性和创新性的。对于非常贴近生活的知识可以采取主题式教学,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丰富数学课堂方面,可以采用数学周记的形式,搭起学生与教师心灵的桥梁。对于图形部分内容,可以将数学与美术相结合的方法,丰富我们的数学课堂。对于数理部分的内容,可以将数学与计算机计算软件相结合的方法,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地方,就是要提高我们教师自身的素质。要多看,多思。看什么?要看专业书籍,以使我们从更高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工作。要看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教师的经验谈,可使我们迅速吸取最有营养的知识。思什么?怎样上课更有意思,选择怎样的内容更有意思,选取什么样的作业更有意思。这里的“有意思”不仅仅是趣味性,还包括了有效性。只有多看,多思,我们的教学才能进步提高;只有多看,多思,我们对教学的理解才能更加深入。总之,无论用什么方法,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喜欢数学,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文科.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8).

[2]殷莉莉.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J].基础教育,(11).

作者:席铭俊 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金帆实验学校

篇8:小学数学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需要教师提前设计,将书本上的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消化这些知识。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他们体验到学习本身所带来的价值感和成就感。本文针对校内和校外实践谈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开展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教师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活动。从广义上讲,实践活动包括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建立数学概念过程中,亲自进行的动手、动脑、动口等的一切操作活动,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实践活动是综合应用的基础,综合应用是实践活动的归宿。在实践活动中往往强调的是解决实际问题,可见在“实践活动”中就自然蕴涵“综合应用”。因此,研究“实践与综合应用”,就应该重点研究怎样为学生创设有数学研究价值的实践活动。

一、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相关特点分析及现状分析

小学数学是一门注重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基础学科,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在修订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即小学生的智力因素、生活圈子及小学生本身的思维因素等,有针对性地修订数学教材,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首先,为了吸引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教材大多选取生活实例为内容,在常见生活情境中让小学生理解数字概念,学会运算,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其次,这本小学数学教材图文并茂,趣味横生,内容展示形式非常符合小学生各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对于启发他们的数学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商大有裨益。另外,教材还结合了大量的多媒体素材,进一步提升了教材本身的生活化特点,可操作性强,便于教学的开展。然而,在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没有转变思维,仍在一如既往地用老方法、老模式开展教学,这样明显是不行的。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去改革,尤其要结合好我们的教材开展教学改革。

二、充分借助校园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数学思维

1.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有一些小学生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如在学习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等类似的概念时,这时就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给学生讲解,让他们亲自实践,来感觉这些概念。如一千米有多长,带学生去操场跑一跑,让他们亲身体会一下。如教室有多长、有多宽?是以哪个单位来量度的?毫米、厘米、分米、米还是千米?让学生动起来,拿着自己的小尺子走一走、量一量,在快乐的活动中就把这些概念记得牢牢的,并且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2.帮助学生确立方向感,让他们到校园环境中亲身感受效果更好。如在“方向和位置”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参考地图的同时,用自己的画笔绘制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方向感比较难建立,结合一定的生活常识,让学生真正建立起方向、方位概念,今后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心不慌,找准方位,冷静应对。

3.在校内可利用的实践活动教学资源有很多,一是财产资源,如藏书量、占地面积、水电费数据等;二是生命资源,如学生的成长数据、睡眠时间、运动时间等,让学生通过数据了解自己的成长,还可以让学生调查统计全校学生的上网时间、学习时间等,用数据分析同学的学习习惯;三是活动数据资源,学校每年都会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演讲比赛、运动会、歌唱比赛等,可让学生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记录并汇总各项活动的参赛人数、男女生的比例、各班获奖情况等。这都是校园中我们身边的数学资源,一定要善于利用。

三、要积极设计并开展操作型实践活动

霍姆林斯基曾说,“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形成思维工具的镜子”。操作型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手脑结合,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这一形式非常适合小学生的智力和数学思维发展水平。比如在低年级教学“数的认识”中,数小棒、拨数位顺序表的珠子等都是非常好的教具,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建立起了抽象的数的概念,而且他们都非常喜欢做这些。又如在“认识物体”的教学中,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家具、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都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形,结构,摸摸它们的手感,闻闻它们本身的气味等,让他们找规律、找相似的地方,从而总结出常见的图形和形状特点。

四、充分结合校外实践活动开展数学教学

校外实践活动的形式比较广泛,主要包括制作型、调查型、测量型和课题型实践活动等。在制作型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学生用废纸箱做个小房子,里面包括长方体、正方体等各种图形,可以让学生在班里讲一讲,效果非常好。让他们调查型的活动,我们可以布置给孩子们一个小任务,调查记录每天家人的作息时间,看看有什么规律。另外学习利率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去银行查看利率标示牌,根据标示牌的利率详细的计算,比如存一年定期一万在银行,可以收获多少利息?这种活动不仅能够让数学知识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中,还能让学生建立起节约金钱的概念,一举两得。生活中测量型的活动非常多,桌椅板凳的尺寸,不同时间太阳光照的角度和长度,家人的身高和体重等,待学生学到相应的知识就可以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回家进行实践。课题型的活动也是非常好的校外实践形式,让学生自己选定一些主题,并调查统计出数据,再写成简单的小论文。比如,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乱闯红灯过马路等现象不仅降低了城市道路的通行效率,还增加了交通肇事的几率,可让学生结组走上街头,并与交警叔叔提前沟通好,选定几个时间点和路口进行统计,完成后再写成数学小论文。这种活动,不仅让学生熟练运用了数字知识,而且也让他们对“遵守交通规则,人人有责”有了切身的体会和深刻的认识,这是单纯的课堂教学所做不到的。

五、结语

总之,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贴近生活的内容,这些教学内容生动、活泼,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认真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实践资源,要认真备课,让每一位学生都收获更多。

参考文献:

[1]齐红霞.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苑教育,2016(12).

[2]鲍艳苗.漫谈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J].情感读本,2016(11).

作者:许瑛 单位:甘肃省高台县西街小学

相关专题 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