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物理实验在课堂引入中的作用

砍刀杀人狂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趣味物理实验在课堂引入中的作用

【简介】感谢网友“砍刀杀人狂”参与投稿,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趣味物理实验在课堂引入中的作用(共5篇),希望您能喜欢!

篇1:趣味物理实验在课堂引入中的作用

趣味物理实验在课堂引入中的作用

趣味物理实验在课堂引入中的作用

作者/米热古丽 肖琼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初中理科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还能高效地完成课堂知识教学的任务。

关键词:兴趣;物理实验;入门

课堂引入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子,因为好奇心和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源泉,好的课堂引入可以将教师目标转化为学生目标,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好的课堂引入可以将学生吸引到特定的教学氛围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境界。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初中理科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物理知识大多数是通过实验引入的。由于初中生年龄较小,学习枯燥乏味的知识极易让他们产生厌烦情绪,导致学习效率难以提高。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物理产生浓厚兴趣才会想学、爱学,才能学好物理这门学科。因此如何在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就成为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

而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自觉学习呢?我想首先得让学生“入门”。“入门”就是让学生知道物理要学些什么。所以第一堂“入门课”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生动活泼的实例,给学生打开一扇物理窗口,向学生展示绚丽多彩的物理世界,使学生产生急于要学习这门学科的强烈愿望,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可充分利用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初中生刚接触物理时,都有一种新鲜的好奇感,也有忧虑感,担心自己学不好。教师可适时地提出一些适宜于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让学生在迫切的期望中解答问题,引导学生寻找答案。例如,在自然界中的“夕阳西下”“地震”“彗星”“电闪雷鸣”“火山”“雪崩”“龙卷风”等皆为自然现象。这些现象分别与物理学中的光、声、电、热、力等现象有关,而且也与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等其他学科有一定的交融。又如,生活中的脱衣服时的火花,梳头发时的静电,倒饮料、水折筷子、拉链关闭、圆珠笔、冲浪、跳高等生活现象,它们不仅与物理学有关,而且还与技术发明、社会影响等有密切联系。教师可以以此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热情,启发他们去做实验,从实验中找答案,培养他们的物理兴趣,提高他们的动脑、动手能力。

而要让学生经过入门怎样才能让每节物理课都能吸引学生呢?我想设计与课堂有关的趣味实验是最好的方式。一个好的开端就成功了一半,一堂课也是这样。新课的导入,如物理中的魔术,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吊起学生探究谜底的胃口,还能在他们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下学好物理知识。特别是对那些化学基础不好、有厌学情绪的差生,趣味实验的作用尤其重要。趣味实验中五彩缤纷的实验现象比一般演示实验更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不断深化与积累,自然产生出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如果趣味实验贴近生产生活实际的话,教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还能高效地完成了课堂知识教学的任务。这样的课堂真是一举多得!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第五中学)

篇2: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问题,接受新知识,发现规律;同时形象地演示实验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科学探究的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物理教练 控制变量 推理论述 构建模型

一、通过实验学会构建物理模型

在物理教学中,某些概念的建立需要理想化的模型才能实现,例如,电场强度E的建立过程、库仑定律的验证需要点电荷模型,油膜法测单分子直径需要建立球体模型,在动力学中要引入质点,还有单摆、理想气体、纯电阻、点光源等这些都是对研究对象本身的理想化;光滑表面、绝热容器、理想变压器、不计空气阻力等是把物体所处的环境条件理想化;匀速直线运动、简谐运动、光的直线传播、弹性碰撞、等温变化等是把过程理想化。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中:原先的各种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落体法、滴水法、闪频法等)或不够精确或过于复杂,唯独这个实验是用最简单的仪器和方法,得到了较精确的结果。但在实验中,必须选择适当的仪器测定线长和小球直径,还要正确释放单摆,使单摆在竖直平面内做小幅振动,这样才能看做单摆模型,应用单摆公式进行计算。

在研究落体运动时,铁片与小纸片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可看到铁片下落得快;将小纸片揉成纸团再与铁片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可看到二者几乎同时落地;大纸片与小纸片揉成的纸团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可看到轻的小纸团下落得快。通过强烈对比,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动机,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主动跳出“物体下落快慢与重力相关”的错误印象,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空气阻力的影响。再通过对空气阻力的分析,让学生意识到正是空气阻力的影响使得落体运动变得异常复杂,一时难以看清问题的本质,从而启发学生从简单入手,抓住主要因素――重力,忽略、排除次要因素――空气阻力,把外界条件理想化,进而引出实验。

建立理想模型也可以用“理想实验”的方法。如电场强度的引入是用理想化的“检验电荷”考查电场中某点的性质,不同的检验电荷q及q′在同一点所受到的电场力分别为F及F′,并比较比值F/q与F′/q′,发现这两个比值相等,即等于一个恒量E,这同时说明这个恒量E跟检验电荷的电量q和它受的电场力F的大小无关,从而引入了电场强度。伽利略就是在从斜槽滚下的小球滚上另一斜槽,后者坡度越小,小球滚得越远的实验基础上,提出他的理想实验的,运用这种理想化的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在实验中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

中学物理实验有相当一部分是定量实验,学生需要分析和处理各种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最常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等效法、比较法、图表法。这些方法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

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在物理规律的探索中经常使用。当多个因素同时作用、共同影响某一物理量时,就要分别独立地研究其中某一因素的影响,这时就要暂时保持其他因素不变,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更好地研究这一因素与所要研究量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综合分析得出规律。如欧姆定律的得出就利用了控制变量法。

类比是指新事实同已知事物间类似方面的比较。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它能启发和开拓我们的思维,能给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是提出科学假设和探索新理论的重要途径,它对物理学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功劳,对学生学习物理也发挥着巨大作用。比如在研究单摆的周期时,通过比较得出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无关,只与摆长和重力加速度有关。

还有转化法,如学习电流时,对通过导体时产生的一些现象(如小灯泡发光)确定是否有电流通过;研究大气压的值时,用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研究大气压;由小磁针N、S极指向偏转,我们知道磁场的存在;我们通过扩散现象知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等,这些都运用了转化法。

图像是描述物理过程、揭示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具有形象、直观、动态变化过程清晰等优点,能使物理问题变得简单明了,优化求解过程,有效、简捷地解决问题。在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就应该采用图像法处理数据。这样,既可减少误差,又可使数据处理简单省时。

三、在实验中提高学生的推理及论述能力

分析与表述能力主要是指综合运用物理知识与基本操作,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推理、判断,以及对实验操作过程进行解释说明的能力。任何一个实验,都是在一定的理论或原理指导下设计的。这些理论或原理的本身就体现了实验的物理思想。课文中的每个实验无不闪烁着科学家认识物理世界的基本方式和实验装置的精巧构思,如库仑定律的验证、油膜法测单分子直径、半偏法测表头内阻、泊松亮斑等。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用清晰的语言描述实验背景和原理,从实验中总结出物理规律的.能力。

在楞次定律的演示实验中,主要是通过演示,弄清原来的磁场、感应电流的磁场和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最后归纳出楞次定律的内容。对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只能借助电流计的指针偏转完成,所以要设计出一个实验判断电流的流向和电流计指针偏转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应该不是一个难题,学生可以利用初中所学的电学知识解决,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完成。这样做,不仅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实验原理推理论证,设计简单的实验的能力。

要归纳科学规律,就要寻找数据之间相互关系的特征,就要进行数据的分析论证。这种特征通常表现为相等、之和、之差、乘积、比值等数学关系。因此在归纳时,就要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这些特征并归纳出结论。需要把有关数据的乘积或者比值拿来进行比较,才能发现和归纳出它们的规律。启发学生自己发现这些数据之间规律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的过程。

总之,物理的基础是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物理教育教学追求的目标,而物理实验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最有效的手段,要充分认识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积极开展学生实验活动,通过手脑并用,充分挖掘、开发学生潜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实验能力,擦出学生创新智慧的火花。

参考文献:

[1]张宪之.中国现代物理教学,.6.

篇3:谈谈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谈谈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谈谈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文/梁增绿

摘 要: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是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完成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从实验在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综合分析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作用作了阐述。可以说实验是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位置是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解释和替代的。

关键词:演示实验;探究实验;设计实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初中学生在刚接触物理时,都有一种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如果得不到及时培养,可能很快就会消失。然而实验有较强的趣味性和探索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能力,以及探索创新意识,实验在整个教学中确实起到激发兴趣,唤起追求;引导认知,启发思考;指导方法,开拓思路;培养能力,养成习惯的作用。所以,作为教师,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做好物理实验,将学生的这种新奇感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兴趣,发挥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这十几年的物理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做好物理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演示实验指的是教师用实验仪器展示,学生通过耳听、眼观、脑想、语言表述和思考得出结论的实验。演示实验有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有效锻炼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观察现象、总结规律,到最后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了培养,对理论知识的建立过程有了较清楚的认识,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记忆更加深刻。做好物理演示实验,要注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为保证实验成功达到预期的效果,上课之前我通常提前预做实验,以便取得第一手资料,并全盘掌握演示实验的每一个关键步骤,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课堂中我能根据实验原理,熟练地进行示范操作,并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做这个实验,要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并要求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所观察的现象能揭示什么样的物理概念和规律。

二、重视分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及综合分析能力

分组探究实验不仅有利于为学生掌握知识和理解知识奠定基础,能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物理过程的探究和物理规律的验证当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而且学生通过对实验的具体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和归纳总结得到实验结论,要比教师在黑板上说出来的物理规律更容易理解、掌握。学生通过对实验过程的感知和实验成功获得的成就感,更能激发出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积极启发学生进行探索实验,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我们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可以把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探索性实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观察分析,促使学生学习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实验、如何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或发现新规律,同时更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物理中许多实验都可以重新进行设计或创意。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可使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在过去的教学中,我曾鼓励学生做过一些小实验、小制作,如,空瓶吸水、巧取硬币、小孔成像、手影、自制潜望镜、橡皮筋测力计、熄灭火焰、纸覆水杯、抽纸条、陀螺等,这些小实验、小制作,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和制作,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了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自信、自尊、细致顽强的品质。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如,课本中“纸盒烧开水”“日光灯启辉器中双金属片的自动控制作用”“小风轮”“电铃”“楼梯开关”等小实验、小制作,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讲评。

总之,初中物理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科学态度,实验在这方面具有其他任何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验中,学生不仅通过观察、动手、思考激发灵感,同时在如何使用仪器、进行操作、处理数据、总结归纳等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物理,如果脱离实验,只是纸上谈兵,再好的方法,都不可能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实验是现代教学的必要手段,是现代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每一位物理教师都要切实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才能不断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提高素质。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隆安县民族中学)

篇4:浅谈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代彦珍

(青海省海西州茫崖行委中学)

摘 要:物理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做好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要注重探究实验,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和探索意识的培养;开发课外实验,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实验

“实验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作为揭示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它不仅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部分,而且也是物理概念、规律和理论的坚实基础。一方面,物理实验本身真实、形象、生动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感性认识的环境,另一方面,物理实验的操作性,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的思维、动手方法。以下是笔者在实践教学中体会到的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做好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以“碘的升华与凝华”实验为例。课堂上,我给大家介绍了我的新发现“魔幻许愿瓶”。这个玻璃器皿,器皿中盛放着紫色的小颗粒,“这便是固态的碘颗粒了。”随后,我点燃酒精灯,将“许愿瓶”在灯焰上方晃动,加热。不一会,“许愿瓶”中紫烟缭绕,学生惊奇地瞪大双眼瞧着,“好神奇,好漂亮。”顺势,我便讲解了碘从固态到气态的现象,称之为升华。打开窗户,让它接触冷气,固态的小颗粒又出现了,这便是凝华现象。

通过简单的演示实验,不仅能将一些抽象的物理现象转变得直观、形象,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物理知识,而且还为学生创造了有利的学习环境,使其能够从中直接获得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丰富感性认识。

二、注重探究实验,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

以透镜的讲解为例。最接近学生生活的透镜实例,就是咱们家中的“猫眼”。透过“猫眼”屋里的人可以看到屋外人,辨别来人身份。而屋外的人,却看不到屋里的情况,这是什么原理呢?我带来了一个“猫眼”,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拆卸,观察内部结构。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进行一系列的讨论之后,得出了透镜的原理。

探究性的实验,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仅能提高其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寻规律、发现规律的活动中来,体会自己动手的快乐和成就感;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探究实验多数都是安排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学生之间,不仅能够畅所欲言,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开发课外实验,挖掘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在初中物理小实验中,有很多都是神奇而不可思议的,以“纸锅烧水”的小实验为例。很多学生都不相信这是真的,于是,我便组织学生在课下自己求证。学生经过动手实践之后,发现纸锅果然能烧水,同是也对沸腾有了更好、更深的了解。期间,学生不免会遇到迷惑,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解惑,讲明道理。

课外的一些小实验,材料简单,随手可得,制作步骤简单,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并完成。课外实验,一方面能拉近生活与物理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科学与生活的关系;另一方面实验物品本身并不是物理实验材料,不仅能培养学生节约资源和废物利用、保护环境的好习惯,而且材料应用本身也体现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向立中。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法[M]。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03.

[2]阎金锋。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代彦珍,女,1975年7月生,本科学历,就职于青海省海西州茫崖行委中学,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学。

篇5:初中物理课堂中物理小实验

【摘 要】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通过物理实验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增强探究能力。

物理小实验是指穿插在物理课中,或者习题中一些内容简单、操作简便的实验。

很多老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这部分内容,本文就物理课堂中的小实验,谈谈笔者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物理课堂;小实验;教学

《新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物理小实验也是物理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物理小实验,可以给物理课堂教学带来极大的好处。

这些实验内容简单、材料易得、操作容易,在教学中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安排。

一、初中物理小实验的教学现状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