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研究性学习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

冰墩子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把研究性学习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

【简介】感谢网友“冰墩子”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把研究性学习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共12篇),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篇1:把研究性学习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

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研究性学习不仅仅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新的学习观,作为一种学习观。它是建立在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科学的学习观,它是一种不同于传统课堂学习模式的新的学习方式,有自己的特质,其次,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研究性学习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质的变化,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还扮演着其他重要的角色,再次,实现自身素质结构的更新小学数学教师的素质结构包括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两个方面,传统教学中过于强调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而对于其他知识诸如教育实践性知识和广阔的背景知识未加以重视,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强调的是学生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发现规律,要求数学教师具有多元的、复合的知识结构,最后,主动构建与“研究性学习”相一致的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必然要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努力主动构建与研究性学习相一致的教学方式。

一、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优点

(一) 促进智力的发展 通过学生自己的发现、研究去学习,可以使学生按照促使信息更迅速地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去获得信息。

(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体验到研究中的乐趣,从而将学习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 培养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和研究的方法 有利于学生再学习,而这种研究方法的雏形对将来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迁移作用。

(四) 提升学生记忆品质 学生自己研究得到的成果,会让整个研究过程形成的记忆产生丰富的“再生力”而长期保持下去。

二、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研究的环境。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快乐、兴奋的情绪与温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对认知创新思维活动具有扩散、强化的功能,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唤起学生“研究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使学生敢想、敢问、敢做、敢于展现自我,保证“研究”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

(二)提炼要研究的素材。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活动的 。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是要把知识的学习转化为对数学问题的“研究”。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智能水平,选择和设计有利于学生“研究”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将教材中的知识结论变成“研究”的问题,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使学生明确“研究”目标,产生强烈的“研究”欲望,主动地参与到探索发现科学知识的“研究”活动过程中去。

(三)不断创造机会。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又一重要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数学课堂变成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舞台,在数学习活动中,学生各自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必须让学生尽可能经历合作与交流。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合作与交流使学生共同参与、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使学生获得的概念更清晰、结论更准确,使学生在相互评价中取长补短增强学习信心。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

(三)     拓展延伸中再现风采。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说到底是一种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感受、体验、训练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将未知变成已知,根据已知推测未知是它的自然要求和较高追求,因此,要尽可能对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把学生的兴趣由课内研究引到向课外研究,激发他们进入更高层次的研究性学习。

作者:南和县大郝小学刘社民

6月22日

篇2:将“导”贯穿于音乐教学之中

将“导”贯穿于音乐教学之中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的教要至力于导”。也就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教学原则:施教之功,重在引导。“引导”一词试看简单,但在教学中,如果能将“导”用在实处,能解决教学中重点、难点,似乎还不是简单的问题。

一、“导”在设疑激趣,创设良好学习氛围上

兴趣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直接动因,教师在教授新课之前,通过范唱、画面、语言、故事、猜谜、动物等形式来引发学生注意力、理解力,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进入最佳状态,使他们在兴趣盎然的心理氛围中,跟着教师进入新的知识学习、探索学习过程中去。

如:范唱引导ァ⒒面引导、故事引导、舞蹈引导サ鹊取

二、“导”在以旧引新,促使知识的迁移上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技能,这需要教师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或共同点上去展开思维,探索规律,以旧引新贯穿“导”。但要注意,训练时既要有利用于学生充分运用已掌握的旧知识点“穿针引线”,又要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如::学习音乐知识“四分休止符”。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张嘴的青蛙与闭嘴青蛙对比问学生:这两只青蛙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老师再问张嘴青蛙怎么叫?学生回答“嘎嘎嘎嘎”。这时迁移引导指出,这是我们学生的四分音符,而那只闭嘴青蛙在休息,休息在我们音乐知识上叫休止。那它休息多么时间呢?学生回答:“闭嘴青蛙休息的时间和张嘴青蛙叫的时间一样长”。教师通过学生喜爱小动物的心理特点,将学过的“四分音符”这一知识点很轻松地迁移到“四分休止符”这一新的知识上去。

三、“导”在重难点突破,加深知识的理解上。

每节课的知识都有重、难点,而且有些重点也就是难点,对于学生来说,“难”就难在知识的.抽象上。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学习重难点处应注意以丰富的感性材料作为引导的起点,抓住突破难点的关键,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判断、联想的方法进行推理。如:学习动物《火车开了》。本课重难点是学习二、四、八分音符,如果教师直接教授“ ”这是二分音符唱两拍、“ ”这是四分音符唱一拍、“ ”这是八分音符唱半拍,这样对于学生来说很抽象。如果这些知识通过教师的引导,抓住节奏训练的主动脉,加强学生对:这三种不同时值音符的体验感受。在律动中要求学生用拍手、拍腿、模仿火车开动时“卡嚓嚓”的节奏音响;在学习歌词时,要求学生按节奏组合,说出与火车有关的词句,加深三种节奏的印象;在动物中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身体或动作表现开火车。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话,拍拍手、跺跺脚或小小的一个动作,正是这些在老师指导下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动物的内容和情绪,从而达到理解、活动、创造等能力。

四、“导”在学法提示,实施参与性教学上

通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长知识,还要长智慧。教学中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参与,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由“学会”到“会学”,不断地通过参与提高学习能力。“参与”是指课堂上师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的。参与的形式很多,有提问式、共同讨论式等。

教学中真正“导”的含义是:在学生遇到疑问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想,不断开拓新的思路中断了则要连接;迷了路,则要引上正路;走到暗处,则要给他们一盏明灯;无路可走了,则要铺路架桥……总之,当他们“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应将他们领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篇3:浅谈如何将人文情怀贯穿于初中语文教学之中

浅谈如何将人文情怀贯穿于初中语文教学之中

浅谈如何将人文情怀贯穿于初中语文教学之中

四川省甘洛县新华中学 王正彬

【摘 要】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和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即人文情怀。这些情感目标,应在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中,在听说读写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逐渐达成。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和语文学科的特点,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的熏陶。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应将人文情怀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体验情感 文本对话 人文情怀

乌申斯基说过:“一个民族总是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语文是最基本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些都是人文方面的内容。这些情感目标,应在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中,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潜移默化,逐渐达成,即情感教育需要潜移默化。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优势和语文学科的特点,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的熏陶,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通过多年语文教学的摸索,认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语文教师的气质,那就是:优雅、真诚、诗意,有丰富的情感,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在课堂上,只有语文教师以自身的言行感动了学生,其所传递的思想才会让学生信服,从而激起情感上的共鸣。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作家将自己受到的感动,拿来感动听众和观众,这就是艺术。”活用一下他的话,我认为语文教师将自己受到的感动,拿来感动学生,这就是语文教学的艺术。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一定是使自己感动的。这样,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就是动人的,情感就是真挚的,就能引起学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从而使他们受到教育。那么,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将这种人文情怀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呢?

一、注重语文教材中的情感教育

纵观初中语文教材,几乎每篇课文都有情感目标。为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清楚的指导本单元要达到的情感目标。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为例,全书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情感目标都很明确。比如,第一单元要让学生欣赏诗歌,进一步了解诗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使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教师对每个单元的情感目标明确了,方能在这一目标的引导下,有意识地开掘这一单元每一篇课文的情感目标,以做到有的放矢地达成情感教育的目的。例如,第一单元第一课《沁园春・雪》的情感目标:了解诗人毛泽东,领会其赞美祖国山河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初中语文教师对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的情感目标如能做到如此了如指掌的话,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人文情怀那就成了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了。

二、教师善用语言引导学生体验情感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运用富有个性的、高超的语文课堂语言,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操的陶冶。当然,这就对语文教师运用、驾驭语言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语文教师的语言要简洁、规范、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并能激发学生。语文教师当在教学过程中,用富有美感的语言运筹教学过程,将思想教育的内容融于提问和讲解之中,用自己深厚的感情和生动的语言去感染学生,以收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实效。比如,维克多・雨果的《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是演说艺术的精品,是雨果对伏尔泰的歌颂和敬仰。在雨果的充满激情,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中,学生会自然的感受到伏尔泰的伟大贡献和伟大人格。作者的语言充满了战斗激情,充分的展示了伏尔泰的人格魅力。那么,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语言就应该饱满激情,并用诗化的语言揭示演说词中蕴含的深刻含义,基调应该是激越深沉,壮丽热烈的,并于热烈中饱含理性,这样就会让学生从教师的教学语言中体会到伏尔泰卓越的历史贡献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三、教师当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感情

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作品的感情基调是很明显的,教师可以让学生或精读或略读。比如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傅雷家书两则》,教学的第一环节为诵读,让学生感知课文,先由教师范读,或放朗读录音,学生认真听读,从而初步领悟作者从两个方面表达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切期望之情,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那一份牵挂。然后再由学生个人表情朗读,读好停顿、重音、语速,读出感情,感知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感知这位父亲的伟大之处。第三个环节,站在“儿子”的角度,细心揣摩儿子在收阅两封信时的不同情绪,不同心境下的语音、语调、语态等。如第一封信应读出在父亲的慈爱、劝慰和鼓舞下重新感到自信、振作、愉快、充满信心的情绪。第二封信应读出父亲为儿子取得成功感到的激动和骄傲之情,读出父亲要求儿子在艺术和人生之道上保持谦卑不断追求的殷殷期望之情。读的形式可灵活些,或个人读或分组读或全班齐读,读的时候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傅雷这位父亲,自然情感就会出来,语气、语调中自然就读出了父亲对儿子的舐犊之情。可见,只要教师引导得法,以读代讲同样能达到情感的`目标。

四、鼓励学生在随笔中提升个人思想

随笔就是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没有形式与内容的限制。无论内容是否脱离正统思想,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即可。但是必须要有两点,一是真实,二是必须要有自己的感悟,达到这两点就可,好坏可不论。可以是对学语文的感受,可以是对课文的领悟,可以是对人物形象的不同理解,也可以是生活中的感受,对社会的粗浅认识,还可以是个人的情感困惑等等。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教师对学生随笔中出现的错误思想,不应该立即以一种教育的口吻,一种传道士的姿态回复、说教,那样会使学生反感。学生们所需要的是倾听的朋友,教师应该首先予以理解,然后说出自己的看法、建议,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我认为这种朋友式的交流,比生硬的说教、批评更能让学生听进去,从而使他们陷入思考之中,逐渐达到端正自己思想的目的。

五、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古人说披文入情,情感是联通读者和作者的关键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跟作者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学生经历一次情感上的洗涤,对体会文本的魅力可以起到助力的作用。比如郑愁予诗歌《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语言入手,充分入情入境。第一环节,指定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正音,然后教师引导体会诗歌遣词造句的妙处。第二环节,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第三环节,配乐朗读,读出情感,细细玩味诗中的意境。在完成以上各环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雨的浓情厚意,从而把握诗歌的主旨。可见,根据文本,巧妙地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感受作品所饱含的深情,受到情感的熏陶。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较其他科目的教师更多、更容易接触到学生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因此,语文教师应多给学生一些情感上的关怀,将人文情怀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

篇4:把学法指导贯穿于历史教学全过程

把学法指导贯穿于历史教学全过程

笔者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把学法指导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一些探索性的做法作一介绍。

一、课前备课兼顾学法

备课就是对教学各环节的策划,也是教学中的起始环节,它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为使学法指导既具针对性,又具实效性,必须在备课中兼顾学法指导,并对此作精心设计,这是搞好学法指导的先决条件。

(一)揭示知识体系

布鲁纳说:务必教给学生以基本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中,必须对教材的知识点加以组织或重组,使历史知识结构化,并最大限度地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就可以把庞杂、散乱的历史现象变得简化、序化、网络化,使之构成一个基本的历史知识体系。这是学生宏观上把握历史规律及时代特征的前提条件。

(二)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教会学生掌握探求历史真理的方法,使之能多角度、深层次地认识历史现象,解决历史问题,从而为提高历史认识创造前提条件。

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中,根据典型材料改进教学设计,加强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指导,这是学好历史的基础之一。例如,《鸦片战争》的备课中,传统的教学设计是:1.战争前中西方社会的对比。2.鸦片的输入及危害。3.中国的禁烟运动。

4.第一次鸦片战争。5.中国战败的原因分析。这样的组织虽然面面俱到,但既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能使学生掌握历史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也就是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

如果改为这样的设计:1.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根源是什么?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原理?(传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2.林则徐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为何称之为民族英雄?(传授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理论。)3.当时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人民群众为何会支持林则徐的禁烟斗争和以后的抗英斗争?

(传授阶级矛盾服从于民族矛盾的原理。)4.是否可以认为没有禁烟运动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传授偶然性与必然性辩证关系的观点。)5.是否认同“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是必然的”观点?(传授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的观点。)6.“落后应该挨打”、“落后必然挨打”的观点中,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历史定论。)通过这样的“政史结合”,既加强了方法的指导和理论的传授,又为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对教材中的非重点内容当然也不能忽视,因为随着问题分析角度的转换,重点与非重点也将随之发生变换,备课中要加强知识点的概括、归纳、综合等,以理顺知识线索,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

(三)注重学法指导的整体性和形式的多样化历史教学的内容包罗万象,因而学法指导的方法不可能公式化,不同的章节、不同的内容就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去指导。学法指导必须渗透于每一节课堂教学之中,从而使已掌握的方法得以强化,使未知的方法得以学习,这就是所谓的整体性。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也不是只有一种途径,这就需要在学法指导中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如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选辑典型史料以供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提供历史定论要求学生整理历史知识等。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定能使学生的历史观得以加强,使历史学习的方法得以掌握和应用。

(四)以典型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动力是能否学好历史的根本问题,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有关材料,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学科在这方面的优势是得天独厚的,备课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具体可以从四方面着手:1.利用直观手段(如实地参观、图像资料等),以生动传神的课堂描述、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合适的乡土材料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情感教育。2.利用著名历史人物的优秀业绩、高贵品质、治学态度等----进行意志品格教育。3.史论结合,传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进行方法论教育。4.利用典型材料,培养学生正确而高尚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学生一旦形成了崇高的思想境界,就必然表现出崇高的责任感,学习知识、钻研学法也就有了更高的自觉性。

二、课堂教学渗透学法

课堂教学是教学诸多环节的中心环节,它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与反愧情感交流和行为相互作用的主阵地,备课中的教学设计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因而学法指导的成败在某种程度上讲决定于这一环节。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能否有机地渗透学法指导是关键所在。

(一)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者,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然起主导作用,但教学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因而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创设一个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分析、解决问题的情境,是这种作用体现的途径之一。下面以“近现代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过程”的知识复习为例加以说明:如采用讲述法,则只是向学生揭示了“门罗主义----大棒政策----金元外交----冷战政策”的发展变化过程,主要作用仅是为学生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

如果采用谈话法,明确向学生提出以下思考提纲:1.怎样概括近现代美国经济发展的轨迹?2.近现代美国的对外政策具有怎样的变化过程?3.美国对外侵略扩张过程中针对特殊地区或特殊时期是否有特殊政策?4.从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中,你受到什么样的历史启迪?5.选辑有关史料,供学生阅读分析。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不断地提出问题并在学生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作提示或总结;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为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去综合史实,提炼要点,互相讨论,修正结论,从中解决“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的问题。

(二)注重循序渐进

学生对历史认识能力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即知识、方法和理论。学法指导也就需要在这三方面有序进行。首先要指导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创造供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天地。其次是要加强历史思维形成的指导,使之能历史地、唯物地、辩证地分析、认识历史问题。再次是通过题型的变换,知识的迁移去拓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三、课外辅导点拨、强化学法

一方面课外辅导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另一方面学生对课堂教学中教授的学法,去实践或自我探求学法一般也要在课外进行,因此,课外辅导中点拨和强化学法是学法指导中的又一重要步骤和手段。

(一)提供实践材料

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中传授的有关学法,向学生提供有关预习复习的内容或提纲,提供精选的历史材料或有关学法指导的参考书籍等。

(二)教师设疑与学生质疑相统一

教师的设疑主要指把教材中的重要和关键部分提炼成有一定深度,但又适合学生实际水准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鼓励学生去争论,同时向学生示范切入问题的角度。学生的质疑是指鼓励并指导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要求做到质疑要注重前提,解决要注重方法,以此来促进学生做到“学思结合”。

(三)细致地做好解题指导

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不仅需要知识、理论,同样需要方法和技巧。而方法和技巧的形成和掌握,需要训练和指导。

首先是审题能力的指导。通过指导来提高学生对与习惯表达不一致的已知条件的等效转换能力,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的挖掘加工能力;排除无效信息,提炼有效信息的扬弃能力等。

其次是深刻理解题意的指导。通过指导使学生对问题外露的能分清题型、要求、限制等,对问题内藏的能找准切入角度、分析层次及所用的知识点、理论或历史规律等。

再次是指导学生养成反思答题过程的习惯。主要是反思答题是否正确、全面,以此来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缜密性、辩证性和创造性。

当然,学法指导是一项长期而又细致的工作,有些步骤或做法在具体的操作中并无课前课后之分,只不过是各有侧重而已,学法指导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能力,使之能更好地自主学习,使之对知识的掌握更具广度,对知识的理解更具深度,对知识的应用更具创造性。笔者坚信,学法指导贵在坚持,重在方法,如果大家共同来重视这方面的探索,定能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篇5: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

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

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

粱国强

广东梅县华侨中学(514700)

德育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德育大纲》指出:“中学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笔者在数学教学中,按照大纲的要求,充分利用数学教材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立志成才教育,用教师自身的人格力量感化学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数学是以逻辑思维的方式对客观世界进行的抽象反映,在众多数学概念中处处充满着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体现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述数学知识,使学生在正确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例如,数学中有大量对立统一的事物,我们通过对相近或相逆事物的分析比较,渗透“对立统一”的思想。如多与少,大与小,正与反,动与静,精确与近似,有限与无限等概念、方法,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比较而存在。这些对立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

“联系”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个基本观点。数学中存在着多种联系,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既可深刻认识这些概念、公式,又可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发展”也是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个基本观点。“发展”是事物的必然结果,数学知识也是如此。通过教学,让同学们知道,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又是发展变化的,而静止是相对的。因此,看问题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敢于质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事物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数学教材包含定义、公理、定理、公式、法则等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前人创造出来的,其中相当部分是中国的数学家创造的。在教材的引入中,介绍我国数学家的生平事迹,无疑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祖辈的敬仰。

数学教材中有不少例题、习题、练习是有关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粮食和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教学中有意识地做好这方面教育,从而在学习数学中提高了学生的环境意识。

学生的思想道德、良好的意志品质形成单靠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时间是不够的,在工作中还注重开辟“第二课堂”,多方面、全方位地进行德育渗透。如布置出“数学报”、数学学习园地、开展数学兴趣小组等,让学生在各种氛围和情景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把思想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

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既不用严厉的训斥,也不用空洞的说教,而是用教师自身的师德表率,潜移默化地为学生提供无字的教材、无声的教育。教师要以自己高尚的品德、良好的素质融入学生的心灵,对学生产生一般说教难以产生的教育效果。教师要身体力行,以自己的勤,带动学生的勤,以自己不怕困难挫折、奋发进取的人格魅力,激励群体意志。鼓励学生,以顽强的意志攻克学习上的困难。

实践表明,通过有意识的在数学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其他思想教育,对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思想品质,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实施素质教育,都有重要的意义。

篇6:把激励教育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

把激励教育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

数学往往因其枯燥而不被学生喜欢,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和心理素质还不够健全,让他们去学一种他们并不感兴趣的东西,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厌学。因此掌握儿童的心理,用适当的手段来改变这种情况是至关重要的。在实践中,我越来越感到“激励教育”就是这样的良药。

一、以爱“激”学。

儿童从家庭来到学校,老师成了他们最亲近的人,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对孩子们的学习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师爱”犹如母爱,又胜似母爱,学生在他喜欢的老师面前不会因为“怕”而不得不学,而是更主动地去表现自己,这就由“被动”的学而变为“主动”的学。这恰恰是老师的爱,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那么,怎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呢?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是要“见缝插针”,因为数学教师 一般都不是班主任,和学生接触的机会比较少,所以更需要人为地创造一些机会,在生活等各个方面去关心学生,尤其是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们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都能缩短师生心灵间的距离,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建立起爱的氛围。

二、以趣“激”学。

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望,针对儿童的特点,可以采用猜谜、讲故事、对口令、游戏、操作等多种形式,无论哪一种形式,只要恰到好处,都可以收到好的效果。如:我在教学“7加几的加法”时,设计了一个猴子摘桃的游戏,让小朋友来扮演小猴子,每个小猴子拿着一个“7加几”的算式,去摘写着这道题答案的桃子,谁摘对了桃子就归谁所有,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热情可高了,学生在游戏中深深地感受到“凑十法”的妙用,接着我又用趣味性的语言说:“猴王看到小猴子们又对又快地摘到了桃子,非常高兴,他又给小猴出了一道难题。”接着,我出示算式“6+7=”,结果,小朋友们在高涨的情绪下,一下子就想出了三种方法。这样,既复习了看7想3的凑十法,又顺带复习了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知识;聪明的小朋友还类推出看6想4的方法,为下节课学习6加几做了良好的铺垫。可见良好的教学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以疑“激”学

学起于思源于疑,采用设难质疑的方式,激发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例如:我在教“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开始,我拿出一个正方形的框,然后演示把一只球放在框的'中间,球掉下去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回答:“球为什么会掉下去?”进而再问:你能想一个简单的办法,让球不掉下去吗?,学生会想到在框的的中间加一片硬纸挡住球就不会掉下去了,从而引出了“面”,通过这样的置“疑”,使学生对“面”有了一个感性认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激发了兴趣,使之乐于学。另外,在课结束前,出一道难易适当的思考题,也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善于设“疑”的教师,无疑是一个好老师。

四、以“信”激学。

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在每个学生不同的起点上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以不同的帮助,使他们树立起坚强的信心。这样他们才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勇于战胜困难,才能不断进步。

学生获得自信的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成功的体验,谁都知道,再也没有比失败和挫折所引起的精神负担更能使人丧失动力的了,因此,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就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如:在教学中设计一组适合各种能力水平的练习题。上课时照顾一下差生,给他们提一些稍容易的问题,在他们回答出后,给予表扬,让他们也体会一下成功。同时,让他们在获得成功的快感后产生强烈的不满足感,稳定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不断进取。

“激励”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向上的氛围,可以使他们更健康茁壮的成长。为了我们的明天,行动起来吧!

篇7:把激励教育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

把激励教育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

数学往往因其枯燥而不被学生喜欢,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和心理素质还不够健全,让他们去学一种他们并不感兴趣的东西,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厌学。因此掌握儿童的心理,用适当的手段来改变这种情况是至关重要的。在实践中,我越来越感到“激励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就是这样的良药。

一、以爱“激”学。

儿童从家庭来到学校,老师成了他们最亲近的人,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对孩子们的学习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师爱”犹如母爱,又胜似母爱,学生在他喜欢的老师面前不会因为“怕”而不得不学,而是更主动地去表现自己,这就由“被动”的学而变为“主动”的学。这恰恰是老师的爱,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那么,怎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呢?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是要“见缝插针”,因为数学教师 一般都不是班主任,和学生接触的机会比较少,所以更需要人为地创造一些机会,在生活等各个方面去关心学生,尤其是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们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都能缩短师生心灵间的距离,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建立起爱的氛围。

二、以趣“激”学。

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望,针对儿童的特点,可以采用猜谜、讲故事、对口令、游戏、操作等多种形式,无论哪一种形式,只要恰到好处,都可以收到好的效果。如:我在教学“7加几的加法”时,设计了一个猴子摘桃的游戏,让小朋友来扮演小猴子,每个小猴子拿着一个“7加几”的'算式,去摘写着这道题答案的桃子,谁摘对了桃子就归谁所有,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热情可高了,学生在游戏中深深地感受到“凑十法”的妙用,接着我又用趣味性的语言说:“猴王看到小猴子们又对又快地摘到了桃子,非常高兴,他又给小猴出了一道难题。”接着,我出示算式“6+7=”,结果,小朋友们在高涨的情绪下,一下子就想出了三种方法。这样,既复习了看7想3的凑十法,又顺带复习了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知识;聪明的小朋友还类推出看6想4的方法,为下节课学习6加几做了良好的铺垫。可见良好的教学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以疑“激”学

学起于思源于疑,采用设难质疑的方式,激发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例如:我在教“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开始,我拿出一个正方形的框,然后演示把一只球放在框的中间,球掉下去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回答:“球为什么会掉下去?”进而再问:你能想一个简单的办法,让球不掉下去吗?,学生会想到在框的的中间加一片硬纸挡住球就不会掉下去了,从而引出了“面”,通过这样的置“疑”,使学生对“面”有了一个感性认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激发了兴趣,使之乐于学。另外,在课结束前,出一道难易适当的思考题,也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善于设“疑”的教师,无疑是一个好老师。

四、以“信”激学。

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在每个学生不同的起点上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以不同的帮助,使他们树立起坚强的信心。这样他们才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勇于战胜困难,才能不断进步。

学生获得自信的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成功的体验,谁都知道,再也没有比失败和挫折所引起的精神负担更能使人丧失动力的了,因此,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

[1] [2]

篇8:寓“学习迁移”于教学之中

寓“学习迁移”于教学之中

江泳 浙江金华市城乡建设学校 322100)

“学习迁移”是学习心理学的一个专用名词,它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先前的学习影响后继 的学习,叫做顺向迁移;后继的学习对先前的学习发生影响,叫做逆向迁移。学习迁移的性质又有正负之分,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消极、干扰或抑制作用称为负 迁移。把所学的知识推广到其它类似的情境中去叫做水平迁移。

本文就以中专物理教材“电场”一章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应用“学习迁移”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 系统化、整体化。

1 利用“顺向迁移”引导学生把每一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形成某一单元的“知识链”

“电场”一章可用两条知识链来研究。第一条知识链是从电荷受到电场力出发,研究电场的性质,这里的 知识点有“电场力”、“电场强度”、“电场线”;第二条知识链是从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电势能出发,引进了 “电势”、“等势面”等概念。在分别对学生进行这两条知识链的各个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指 出每条知识链中各知识点之间的共同要素,以帮助学生进行顺向迁移,因为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新、旧知识 间相同要素越多,迁移的分量就越大”。以第一条知识链的教学为例。在这里,“电场强度”的教学是关键, 学好这个概念对“电势”的教学也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定义式E=F/q中, 教师必须特别强调:电场 强度反映了电场中力的性质,所以它与一切外界因素(检验电荷q的大小、正负、 存在与否以及检验电荷受到 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无关,电场强度是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所以可以用来描述电场。教师可以与重力场 或ρ=m/v,R=U/I等比较, 找出它们之间相同的要素,以便学生进行顺向迁移。

对“电场线”教师必须特别指出电场线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场强度和电场线都是用来描述电场的,但是 引进电场线的目的是为了更加形象地描述电场。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电场强度的弱强;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 线方向就是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找出这些共同要素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电场强度”到“电场线”的顺向迁移 。

2 应用“水平迁移”引导学生找出“知识链”间内在的联系,并进一步形成“知识网”

我们把每一节的物理内容看成一个“点”,通过上面这样的教学,学生就可以把每节课所学的内容联系成 一条“链”(称为“知识链”)。如本章中从电场力→电场强度→电场线是一条知识链;从电势能→电势→等 势面是另一条知识链。在物理学习中,如果教师不但能引导学生找出每一条知识链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以进 行顺向迁移,而且又能引导学生找出知识链之间各对应物理量的关系以进行水平迁移,那么学生就能从某一单 元的“知识链”编织成为整章内容的“知识网”,形成一个全方位交叉的知识网络。

如在电场一章中,从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出发,引出了“电场强度”、“电场线”等概念,形成一条 知识链;从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电势能出发引出了“电势”、“等势面”的物理概念,形成另一条知识链。这两 条知识链虽然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却存在着许多类同性。如电场力与电势能、电场强度与电势、电场线与等势 面,它们就是一对对相对应的物理概念,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类似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使 学生进行水平迁移。以电场强度与电势这对类似的物理概念为例,教师必须讲清楚:电场强度和电势都是为了 描述电场而引进的物理量,所以它们都由电场本身决定,与一切外界因素无关。相对应的.公式E=F/q,U=E[, P]/q适用于任何情况;而E=kQ/r[2]、U=kQ/r 只对真空中的点电荷适用。电场强度是矢量,电势是标量。在 匀强电场中U[,AB]=Ed。对其它两对类似的物理概念即电场力和电势能,电场线与等势面也进行比较,学生就 容易发现,在第一条知识链中的各物理量,电场力、电场强度是矢量,教师可提醒学生在使用这条知识链中的 公式时,如F=kQq/r[2],E=F/q,各量的正负号是否代入都无关紧要; 在第二条知识链中电势能、电势是标 量,在用公式E[,p]=kQq/r,U=E[p]/q时各量的正、负号就一定要代入。通过这样的教学, 不但可以使学生 顺利地进行水平迁移,而且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以防止“负迁移”。

3“学习迁移”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随着教学的进展,学生所学知识的增加,教师适时地帮助学生学会总结,把平时学习的比较零乱的知识按 其内在的联系建立一个完整的物理模型,那么就能灵活地运用物理知识。俗话说:会读书的人可以把书越读越 薄。之所以这样,是因他善于总结,以使头脑里形成知识结构的清晰图象,到需要时就能按照总结的纲要去思 考。

总结的方法很多,诸如结构法、列表法、归纳法等,按照本章知识结构采用结构法总结较合理,后面的图 表是其知识结构的网络图。

任何学习都不是孤立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迁移是普遍存在的,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同时利用各种迁移 ,应为实现正迁移而教,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掌握各部分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使重点突出,关系清楚,使 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人变得更加聪明。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受 益终身。*

篇9:寓“学习迁移”于教学之中

寓“学习迁移”于教学之中

江泳 浙江金华市城乡建设学校 322100)

“学习迁移”是学习心理学的一个专用名词,它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先前的学习影响后继 的学习,叫做顺向迁移;后继的学习对先前的学习发生影响,叫做逆向迁移。学习迁移的性质又有正负之分,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消极、干扰或抑制作用称为负 迁移。把所学的知识推广到其它类似的情境中去叫做水平迁移。

本文就以中专物理教材“电场”一章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应用“学习迁移”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 系统化、整体化。

1 利用“顺向迁移”引导学生把每一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形成某一单元的“知识链”

“电场”一章可用两条知识链来研究。第一条知识链是从电荷受到电场力出发,研究电场的性质,这里的 知识点有“电场力”、“电场强度”、“电场线”;第二条知识链是从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电势能出发,引进了 “电势”、“等势面”等概念。在分别对学生进行这两条知识链的各个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指 出每条知识链中各知识点之间的共同要素,以帮助学生进行顺向迁移,因为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新、旧知识 间相同要素越多,迁移的分量就越大”。以第一条知识链的教学为例。在这里,“电场强度”的教学是关键, 学好这个概念对“电势”的教学也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定义式E=F/q中, 教师必须特别强调:电场 强度反映了电场中力的性质,所以它与一切外界因素(检验电荷q的大小、正负、 存在与否以及检验电荷受到 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无关,电场强度是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所以可以用来描述电场。教师可以与重力场 或ρ=m/v,R=U/I等比较, 找出它们之间相同的要素,以便学生进行顺向迁移。

对“电场线”教师必须特别指出电场线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场强度和电场线都是用来描述电场的,但是 引进电场线的`目的是为了更加形象地描述电场。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电场强度的弱强;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 线方向就是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找出这些共同要素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电场强度”到“电场线”的顺向迁移 。

2 应用“水平迁移”引导学生找出“知识链”间内在的联系,并进一步形成“知识网”

我们把每一节的物理内容看成一个“点”,通过上面这样的教学,学生就可以把每节课所学的内容联系成 一条“链”(称为“知识链”)。如本章中从电场力→电场强度→电场线是一条知识链;从电势能→电势→等 势面是另一条知识链。在物理学习中,如果教师不但能引导学生找出每一条知识链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以进 行顺向迁移,而且又能引导学生找出知识链之间各对应物理量的关系以进行水平迁移,那么学生就能从某一单 元的“知识链”编织成为整章内容的“知识网”,形成一个全方位交叉的知识网络。

如在电场一章中,从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出发,引出了“电场强度”、“电场线”等概念,形成一条 知识链;从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电势能出发引出了“电势”、“等势面”的物理概念,形成另一条知识链。这两 条知识链虽然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却存在着许多类同性。如电场力与电势能、电场强度与电势、电场线与等势 面,它们就是一对对相对应的物理概念,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类似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使 学生进行水平迁移。以电场强度与电势这对类似的物理概念为例,教师必须讲清楚:电场强度和电势都是为了 描述电场而引进的物理量,所以它们都由电场本身决定,与一切外界因素无关。相对应的公式E=F/

[1] [2]

篇10: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论文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论文

一、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首先,“主体教育论”认为:教育要培养主体性的人。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其主体性的品质与能力主要表现在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三个方面。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学生的学习行为由“带着教材走进教室”转变为“带着问题走向老师”。通过双向互动,体现以人为本,发展学生主体性。

其次,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发现学习就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

二、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目的

数学教育的核心是问题的解决。伟大的数学家希尔伯特说:“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或终止。……数学研究也需要自己的问题,正是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研究者锻炼其钢铁意志,发现新方法和新观点,达到更为广阔和自由的境界。”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正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他所未知的问题,通过数学手段来解决问题,且能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迁移到其它问题的解决上。如小学数学中的行程问题,小学生学习后可能今后再也不可能碰到这样的问题,那么这类问题有否研究价值呢?学习研究解决行程问题,恰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研究这类问题将会告诉我们:如何从问题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条件,如何利用已有的条件探索条件之间复杂的隐含联系,从而创造出更新更直接的条件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构建解决问题和认知策略,这就是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三、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体验性

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注重过程体验,即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去经历、感受和考察,最终加以认识和掌握。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进行有理有据的猜想和推论,并不断变换角度和背景予以重新审视和修正,甚至否定已有的结论。通过这样的反复思辨,学生在自我否定与自我肯定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逐步探寻问题的实质,最终得出合理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看似学生仅获得直接的知识经验,实际上学生也同时获得了自身需要的满足、心理的平衡、悟性的萌发。因此,可以说这是个体身心全面激活的过程。

2、交互性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没有强弱、高低之分;教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引导、促进、激励功能,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主动参与研究活动,实现师生互动。

3、生成性

学生作为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活生生的力量,从而使研究性学习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的特点。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亦是学生在与教育情境(包括师一生、生一生)交互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目标。研究性学习过程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过程,教师融人大量的直接经验、灵活多样的研究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亲身体验,鼓励学生即兴创造,超越预设的目标要求,真正使研究性学习成为学生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教育期刊

四、小学数学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方法

(1)重视问题的解决

在课堂研究性教学中,往往会难以避免的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因而问题的解决就成为研究性学习尤为重要的一项策略,需要教师要高度重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按照教材的基本特点,对问题情景进行创设,将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充分暴露出来,借助于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在对知识加以主动获取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比如,在对《长方体的表面积》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时,对于这样的问题“用多少方法能够将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出来?”的解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彰显出数学教学的探究性,而正是因为此类探究,学生才能够想出计算长方体表面的六种方法,这种研究性教学优势是传统传授式教学不能比拟的。

(2)创设良好的研究环境

研究是一种对“未知”的探索,在日常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去探索,不断激发内心的求知欲和探索意识,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创新的兴趣。在研究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或多或少的错误,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出现错误往往是难以避免的,而且也是相当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以包容的态度,为学生指引正确的学习方向和目标。详细的来讲,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不断的鼓励学生多动手“试一试”,多思考“怎么办”,多提问“为什么”,为学生创设出放松、安全而又自由的一个心理环境,营造出良好的研究氛圍,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自身的行为和思想均受到尊重,这样有助于学生切实的深入到研究中去,进而更加容易进行创新。

(3)掌握研究的方法

只有让学生熟练的、正确的掌握研究方法,同时加上教师的适时引导,学生才能够更好的在学习实践中去研究,才能够形成较高的研究能力。从总体上,小学数学课堂研究学习的方法主要包括:①操作——实验法。操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活动形式,大量的教学实践充分证实,小学生由于天生活泼好动,因而容易在活动中集中注意力和精力,更容易使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以往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均是以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操作,挫伤了学生的研究积极性,这便需要教师将活动的场所提供给学生,给予学生充足的动手操作机会,帮助与引导学生的再创造;②尝试——研究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学生自主的参与、自主的发展,数学才能够真正的对其有用,所以,教师要改变滞后的知识灌输模式,要引导学生在归纳、自学、讨论及尝试的教学活动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总而言之,研究性学习是行之有效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教学模式的改进,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并且将研究性学习运用于教学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的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篇11: 小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总结

一、注重学习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的养成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并使之养成习惯,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具体表现为:在学习活动之前,学生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之中,学生能够自己选择学习方法,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进行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

二、在互动中共进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师生双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学生成为研究的行动者;学生自主地确定研究对象,自主地搜集、整理资料,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分析、探讨和论证,进而得出结论。具有不同理解能力的学生从各自的视角出发,总会获得一份属于自己的发现,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合作探究,进而把每一个“再创造”演绎得多姿多彩。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不只是知识传授任务的完成,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在课堂的多元“对话”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理念、情感和体验,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相长,在互动中共进。教师教学实践的过程也是不断反思、提升的过程。教师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自己的实际教学感受联系起来,通过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涌现出来的各种新思想、新思路和信息,使教学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动态性生成,同时也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提升专业水平。

三、促进协调发展

沉陷在“预设”的巢臼里,统得过死,往往会把学生引入狭窄的“死胡同”。这显然有悖于促进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目的。而没有预设方案的纯粹“生成”,也只会变成信马由缰的“自由活动”。“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统一的。“生成”指引下的“预设”是必要的,“预设”之后的“生成”是必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也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都要求学生亲历事物的发展过程,进行收集资料和探索交流。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可以在课堂中加以运用,但我们却不能构建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因为每一堂课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学习方式的有机组合。为此,教师应勇于实践和深入研究,辩证地认识各种学习方式的优点及局限性,根据特定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地加以运用。

就教学目标而言,在小学数学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其“研究”不是目的。因为小学数学课堂有其特定的教学任务,不可能也不应当承担专门人员的“研究”任务。无论是一味地强调研究过程,还是过分注重结论的获得,都会异化研究性学习的功能,扼杀学生的个性。数学教学只有过程与结论并重,才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活的学科知识结构,从而促进学生的理智、情感的协调发展。

篇12: 小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总结

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基础,以探究活动为过程的一种综合学习。其核心是探究,包括探究问题、探究过程和探究成果。下面是我在实践教学中对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和总结。

一、对研究问题的认识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途径和机会,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学期五年级自习课的主题为“研究性学习”,这样就有了专时专用,时间上有了保证。

二、解决问题采取的措施

1、首先让学生对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含义进一步了解。

2、然后进行分工、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研究顺利进行,并有所收获。

3、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

三、按照本学期课题的计划,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首先组织学生针对研究性学习进行了合理安排,然后让每位学生掌握更多研究性学习的知识,同时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针对自己的研究内容展开仔细的研究,对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内容、兴趣、方法、评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探讨研究性学习模式

1、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开展研究

因高年级已经初步具备了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完全可以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研究性学习,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借老师提供的“学案”进行研究性学习。具体可以尝试以下模式:

(1)表层研究,感知内容

在表层研究中我要求学生在初步读课文时,对课题、课文的来龙去脉、时代背景及字、词、句等一些表层问题进行研究。以对课文内容在整体上有个大致了解,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充分准备。

(2)深层研究领悟主题

在深层研究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在读文时,对文章的结构层次、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精妙语言、修辞手法等深层问题进行研究,使学生能独立的发现并体会文章的内在思想,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3)联想研究突破难点

在联想研究中我要求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能开放思维,联想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研究,以便唤起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激活他们的思维,有效地突破难点。

(4)质疑研究解决疑点

质疑研究主要是激发学生在研究课文时,对课文内容、材料安排、写作方法等产生疑问,并进行研究,阐述独到的富有创造性的见解。教学时,逐步训练他们由敢问到善问,不断的培养其积极的创造能力。

(5)延伸研究促进迁移

在延伸研究中通过学习过程,指导学生对各类知识做出经验概括,引发类似延伸,是语文教学的一大策略,主要表现为一篇带多篇,一点带多点。促进了学生的知识迁移,体现了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2、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是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敢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所以我又做了以下尝试模式:

(1)确定研究课题

选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开始,一个好课题的选定,对研究性学习的顺利进行意义十分重大。首先,我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情况。面对小学生应引导他们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当然,这些问题可由老师提供,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选择和确定。除此之外,我还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创造一种新的开发情景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研究动机,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对课题研究保持内在动力,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求知欲和探究热情,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本学期我还结合语文教材的单元主题和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确定了六个研究课题,分别是:让书温暖孩子的心田;奇异的火与光;诚信是人类最重要的财富;美丽的大自然;身边的环境与污染;劳动最光荣。

通过对“让书温暖孩子的心田”的研究,让孩子们体会到读书是我们生命中最大的快乐,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式读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通过对“奇异的火与光”的研究,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好奇心,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科学奥秘,服务人类的远大理想,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通过对“诚信是人类最重要的财富”的研究,让学生了解诚信的内涵,认识诚信的基本要求是人对守信,对事负责,感受诚信是每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通行证。发展了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

通过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研究,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家乡。

通过对“身边的环境与污染”的研究,使学生了解世界环境污染的现状,理解环境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寻求环境污染的防止措施,并能联系生活实际,探讨日常环保措施。

通过对“劳动最光荣”的研究,使学生懂得人的生存离不开劳动,社会的发展进步更离不开劳动。没有劳动人类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没有劳动世界上的财富将不复存在。热爱劳动的人会受到大家的尊敬,是光荣的。得知少年儿童要从小热爱劳动,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少年。

学生通过以上主题研究,初步掌握了研究的步骤和方法,最重要的是通过研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丰富了课外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语文素养。

(2)制定研究性学习方案

六个主题我分工到人,每个学生负责一个主题,制定研究方案,对研究方案进行了集体讨论,确定这一主题的研究过程、方法及注意事项。

(3)调控研究性学习过程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处于一种积极、活跃和兴奋的精神状态。为此,我的任务是引导好、组织好;扮演好指导者、帮助者、合作者、评价者等多重角色。适时地对学习活动进行合理调控。

(4)总结和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

研究性学习虽然强调过程,但学习的成果总结仍然十分必要。写好规范的结题报告也是研究性学习所要求的一项内容,因此我必须进行认真指导,做到书写认真,内容丰富。

3、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方法指导、科学评价

研究性学习符合小学生的心里特点,小学生往往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特别好问,他们具有创造性和研究的潜能。研究性学习本身可以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动机以及求知欲。

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需要实验操作、查阅资料、讨论问题、适时研究等。我从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出发,尽可能多的创设适合于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环境,让学生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敢于提出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总之,研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提出有针对性、实用性、解决问题的可能性的问题,然后教师精心选择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研究活动,从而获取理想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