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理论界经济哲学问题研究综述

没事就睡觉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当前我国理论界经济哲学问题研究综述

【简介】感谢网友“没事就睡觉”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当前我国理论界经济哲学问题研究综述(共9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当前我国理论界经济哲学问题研究综述

当前我国理论界关于经济哲学问题研究综述

一、中国经济哲学研究热潮的兴起 中国哲学研究热潮的兴起已有10余年时间.1990年夏,上海<学术学刊>举办了以经济哲学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发展与当代哲学”学术研讨会.12月和5月,上海又连续召开两届“经济哲学”专题研讨会.在5月和4月<学术月刊>和<中国社会科学>又分别邀请部分专家学者以笔谈的方式就“经济哲学”有关问题刊发了组合文章.

作 者:高志华  作者单位:中共铁道部党校 刊 名:理论前沿  PKU CSSCI英文刊名:THEORETICAL FRONT 年,卷(期): “”(12) 分类号:F2 关键词: 

篇2:经济哲学研究综述

经济哲学研究综述

摘要:经济哲学是哲学与经济学两大学科不断交融的理论成果,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稳步推进,其逐渐成为我国理论界的一个新的热点。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经济哲学进行了综述:阶段分析、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研究任务。

关键词:经济哲学 阶段分析 研究对象 研究综述

一、经济哲学的发展阶段分析

(一)“斯密”与经济哲学研究

18世纪中后期,重商主义所奉行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束缚了英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顺应历史的发展要求,斯密于1776年3月9日出版了《国富论》。以《国富论》的发表为开端,斯密逐步的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其核心就是“经济自由主义”。

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史蒂格勒把斯密的成就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斯密把在竞争条件下个人追求私利的行为的系统分析置于经济学的中心地位,至今为止,这仍然是资源分配理论的基础;二是,斯密提出了引起工资率和利润率表面上差异的成本因素,这成为了马歇尔工资理论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直接起源;三是,斯密对重商主义的批判;四是,斯密对工资基金理论的论述。斯密的第一项和第三项成就与经济哲学的研究密不可分。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形成于经济哲学研究

1867年,随着《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开始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形成引发了经济哲学研究的第二次高潮,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其远离科学,另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其使“空想社会主义”终于成为科学,给予无产阶级以全新的奋斗目标。

(三)“边际革命”与经济哲学的研究

“边际革命”是指19世纪70年代初期由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提出来的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边际”思想的引入与普及引发了经济哲学研究的第三次高潮。

(四)“凯恩斯主义”与经济哲学研究

1929年至1933年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动摇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根基,同时也为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创造了契机。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被认为是凯恩斯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通论》详细阐述了凯恩斯的“看得见的手”的原理。

对“看得见的手”的研究与分析引起了经济哲学研究的第四次高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如何区分;二是,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比较及可行性分析。

(五)经济理论新的发展与经济哲学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滞胀问题且越来越严重,滞胀问题的出现,引起了人们对凯恩斯主义的质疑。对凯恩斯主义的评估与分析正是经济哲学的第五次高潮,经济哲学研究的第五次高潮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

二、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

关于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国内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经济哲学就是政治经济学。持此观点的学者给出的理由是,经济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致即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另外,两者的研究方法也是相似的即以思辨与理论认识的方法。

第二种,经济哲学是一门哲学应用学科或者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经济实践和经济理论中的元问题。

第三种,经济哲学以经济实践与经济理论的关系问题为基本问题,经济实践与经济理论之间是一种矛盾互动的关系,这种关系问题贯穿于一切经济问题的始终。

三、经济哲学的研究任务

(一)经济活动的一般本质和一般规律

经济哲学要透过各种经济活动的表面现象,首先提炼出各种特殊的本质,然后运用归纳综合的方法,掌握经济活动的一般本质。同时,任何经济活动又都是具有一般规律的。经济哲学要以各种经济活动的特殊规律为素材,通过概括总结,把特殊规律上升到一般规律。

(二)提供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经济世界观

经济哲学要从各门具体的经济科学中概括出一般的观点和原则,并经过逻辑分析和理论论证,得出系统化、理论化的经济世界观。

(三)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服务

经济政策对于处理好经济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比如各种内部关系问题,政治、社会、环境的外部关系问题,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只有科学的经济政策才能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而科学经济政策的制定需要经济哲学来提供一般的原则和方法论。

参考文献:

[1]肖明.管理哲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3-18.

[2]王在华.经济哲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15.

[3]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5.

[4]施蒂格勒.经济学家和说教者[M].上海:三联书店,1990:213-215.

篇3:我国经济伦理研究综述

我国经济伦理研究综述

勾勒我国经济伦理研究的现状,既阐明其丰硕成果,又指出其不足之处,并对经济伦理研究提出展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主体自身需要的增强,我国经济伦理的研究将出现一个繁荣局面.

作 者:刘国红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社科院,广东,深圳,518060 刊 名: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ENZHEN UNIVERSITY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17(5) 分类号:B82-054 关键词:经济伦理   伦理学   综述  

篇4: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亟待研究的问题.需要从战略的.高度来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保持和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作 者:杨如兰 YangRulan  作者单位:临沧地区财校,云南,临沧,677000 刊 名: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英文刊名:THE JOURNAL OF YUNNAN PROVINCIAL COMMITTEE SCHOOL OF THE CPC 年,卷(期): 5(4) 分类号:F28 关键词:中国   经济发展   问题   对策  

篇5:-成人教育哲学研究综述

-成人教育哲学研究综述

成人教育哲学是成人教育学科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正确认识和解决成人教育现实问题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法.以来,随着我国成人教育的不断发展壮大,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也不断走向深入,作为成人教育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教育哲学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也存在一些缺失.只有不断完善和丰富自己,才能有良好的发展.

作 者:耿金龙 王芳 郭伟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刊 名:职业时空(上半月版)  PKU英文刊名:CAREER HORIZON 年,卷(期): 3(10) 分类号: 关键词: 

篇6:经济伦理学研究综述

经济伦理学研究综述

经济伦理学是当前伦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体现了经济学与伦理学两个学科之间的交流、时话和融合.就目前国内外经济伦理学研究的现状来看,经济伦理学研究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经济学与伦理学的交叉研究,使经济伦理学研究的内容得到深化,领域得以拓宽,方法有所更新.

作 者:郑立新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刊 名:云梦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MENG 年,卷(期): 25(2) 分类号:B82-059 关键词:经济伦理学   研究综述  

篇7:我国道教研究综述

我国道教研究综述

道教属于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但是对他的'研究,在宗教学研究中则是较为薄弱的.20世纪初,学术界开始对道教进行研究,但到50年代,成果寥寥.仅有少量的专著与论文而已.80年代以前,道教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太平经>和与农民起义有关的一些研究,真正开始有规模的研究,是在80年代以后,特别是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培养了大量的学者,并以道教研究为其特色,为当代中国的道教研究打下了基础.20我国道教著作出版了24本,属于研究类型的著作有10本,约占总数的二分之一弱.

作 者:黄夏年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国道教  PKU英文刊名:CHINA TAOISM 年,卷(期): “”(5) 分类号:B9 关键词: 

篇8:我国高校专利工作问题研究综述

我国高校专利工作问题研究综述

随着我国高校专利事业的发展,特别是1984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出台,有关专家、学者对高等学校的'专利研究越来越重视,尤其近十年来对高校专利工作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对近十年来我国高等学校专利工作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有助于高等学校专利工作的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并为有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作 者:蔡文姝 冯振业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023 刊 名:金山 英文刊名:GOLD MOUNTAIN 年,卷(期): 1(12) 分类号:G64 关键词:高等学校   专利工作   研究综述  

篇9: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的展望

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中国经济的奇迹

林毅夫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79-1997 年18 年间国民经济保持了年均9.8% 的高增长速度,如果这一增长速度能够维持下去,则至迟到下世纪30 年代,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经济大国。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一成就举世瞩目。改革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这要从分析我国传统经济体制的成因入手。建国初期,为了迅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政府确定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由于资本高度密集的重工业具有投资周期长、作为先进技术载体的机器设备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投资规模巨大等三个特征。而当时我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不发达国家,其特点是:生产剩余很少,资本积累很低,市场决定的利率很高,不利于投资周期长的重工业项目的发展;可以出口的商品很少,外汇短缺,市场决定的汇率很高,不利于发展重工业所需设备的进口;由于剩余主要来自于农业,而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非常分散,导致资金动员能力很低。这样,重工业资本密集的特征与当时我国资本稀缺的农业经济的资源禀赋状况形成了直接的矛盾,因此就不可能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推动重工业优先发展,而需要政府出面,利用行政手段扭曲宏观政策环境,人为压低利率、汇率、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以及工资和生活必需品价格,以便一方面降低发展重工业的成本,另一方面动员资源发展重工业;在要素和产品价格被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下,资金、外汇、原材料及生产必需品就需要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渠道进行配置,同时还需要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为了控制企业剩余的使用和在农村推行统购统销政策的需要,又分别实行了工业部门的国有化和农业部门的人民公社化,对微观经营严格控制。这样,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为逻辑起点,相继形成了以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和没有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为特点的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

事实上,这种传统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必然产物,而是由在低水平的经济发展状况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所导致的,世界上许多非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在采取了同样的发展战略以后,也形成了类似的经济体制。

这一体制在当时的状况下能最有效地动员各种资源,使得我国在资金稀缺、物质基础落后的情况下很快地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然而这一体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这在微观方面体现为工人、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工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在宏观上则是产业结构严重失调。针对传统经济体制下严重缺乏活力的微观经营机制,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就从微观环节的放权让利入手,旨在改进微观激励机制,激发工人和农民的生产热情,提高微观经营单位的经济效率。微观单位自主权的扩大打破了传统经济结构的整体性,以更具有效率的`市场结构代替传统结构的制度变迁过程就以自我推进的方式发生。在这个过程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成功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和来自非国有企业的竞争也提高了国有企业的效率。

18 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平均每年9.8% 的高增长速度,绝大多数老百姓是改革的受益者。改革所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被认为是继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之后的又一个经济奇迹,而且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因此我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对世界所产生的影响远大于前两个奇迹。在为所取得的成就欣慰的同时,令人们更为关注的是我国目前这种高经济增长的态势还能维持多久,国外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国在未来20 ~30 年中还能保持高经济增长,林毅夫和国内的一些学者也持有这一观点,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

林毅夫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来自于以下的分析:在决定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各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有两种实现方式:(1) 自己投资进行研究和开发;(2) 向其它国家学习、模仿,或者说花钱购买

[1] [2] [3] [4]

相关专题 理论界当前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