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apple127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简介】感谢网友“apple127”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共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1、搭配型规律:两种事物的个数相乘。(如帽子和衣服的搭配)

2、排列:(1)爸爸、妈妈、我排列照相,有几种排法:2×3。

(2)5个球队踢球,每两队踢一场,要踢多少场:4+3+2+1;

3、四人互相通电话,总共要通的次数:3+2+1=6次,如果互相写信,总共要写的封数:3×4=12封。

1、乘法交换律:a×b=b×a

2、乘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分配律:(a+b)×c=a×c+b×c来乘等于分别乘)

4、衍生公式:(a-b)×c=a×c-b×c

5、加法交换律:a+b=b+a

6、加法结合律:a+b+c=a+(b+c)

7、减法性质:a-b-c=a- (b+c)

8、除法性质:a÷b÷c=a÷(b×c)

9、拆分:

(1)拆成两数之积后使用乘法结合律....

2 14、多边形的内角和=180°×(n-2){n为边数},如七边形内角和=18025)×(8×125); 分配律: ...35; )=35×100-35×2; 0-2;3; +1000+10000-3 逆向使用各种....=36×(101-1); 1)×36 =357-157-172;

四年级数学复习提纲(对称、平移和旋转)

1、画图形的另一半:(1)找对称轴(2)找对应点(3)连成图形。

2、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n变形有n条对称轴。

3、平移的两个要素:1、方向 2、距离 ;

4、旋转的三个要素:1、中心:绕着的旋转点(O) 2、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 3、度数:如90度、180度等。

5、图形的平移方法:先确定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的点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后连接成图。(本学期学习两次平移,如从左上平移到右下,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

6、图形的旋转方法:先找中心点,再把与中心点相连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注意方向和角度),最后连线。(画完后需仔细观察,不管是平移还是旋转,图形的形状不能改变;不能忘记标方向。)

四年级数学复习提纲(倍数和因数)

1、4×3=12,或12÷3=4。那么12是3和4的倍数,3和4是12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存在的,不可以说12是倍数,或者说3是因数。只能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2、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如18的因数有:1、2、3、6、9、18。

3、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如:18的倍数有:18、36、54、72、90„„(省略号非常重要,若题目没有要求写几个倍数时,必须要写省略号。) ..

4、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都是它本身)。所以,一个数的倍数大于它的因数这种说法是错的,也可能相等。

5、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2、4、6、8、0的数)

6、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奇数的特征:个位是1、3、5、7、9的数)

7、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8、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个位上一定是(如:10、20、30、40„„) ...0。

9、一个数各位上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如:453各位上数字的和是4+3+5=12,因为12是3的倍数,所以453也是3的倍数。)

10、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素数(或质数)。如:2、3、5、7、11、13、17、19„„ 2....是素数中唯一的偶数。(所以“所有的素数都是奇数”这一说法是错误的,要除2以外。)

11、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其它因数的数叫合数。如:4、6、8、9、10„„ .....

12、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因为1的因数只有1个:1

13、哥德巴赫猜想: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如:20=3+17、40=11+29、8=3+5、10=3+7、12=5+7、14=3+11=7+7、30=23+7=13+17

四年级数学复习提纲(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积的变化规律:

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几倍),积也随着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②一个因数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积不变规律。

③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n倍,积扩大m×n倍。如:3×5=15,则30×10=300

2、商的变化规律:

①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商不变规律。 ...

②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除数不变,商也随之扩大(或缩小)几倍。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几倍(0除外),商反而扩大几倍。

篇2: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1、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更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步骤:①定点 ②写数据 ③连线 ④写日期

四年级数学复习提纲(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数的基本规律:

如果正方形的边长用a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那么:正方形的周长:C=a×4=4a 正方形的面积:S=a×a= a2。

2、a×4或4×a通常可以写成4•a或4a;a×a可以写成a•a,也可以写成a2,读作“a的平方”。如果是a与1相乘,就可以直接写成a。

附:常用数量关系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a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a×4=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ab)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1、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2、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3、工总=工效×时间 工效=工总÷时间 时间=工总÷工效

4、房间面积=每块地面砖面积×块数 块数=房间面积÷每块面积

5、(反向行驶)相遇的路程=(甲速度+乙速度)×相遇的时间=甲速度×时间+乙速度×时间

6、(同向行驶)相距的路程=(甲速度—乙速度)×时间=甲速度×时间—乙速度×时间

篇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复习提纲

四年级数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1.1 升(L)=1000毫升(ml 、mL)

2.从里面量长、宽、高都是 1 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是 1 升。1 升水重 1 千克。 生活中一杯水大约 250 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 6 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 30 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 10 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 400 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 2 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 30 升;一瓶饮料大约是 400 毫升;一锅水有 5 升;一汤 勺水有 10 毫升。

3.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 4000——5000毫升。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

4.毫升水大约等于 23滴水。

四年级数学复习资料(第二单元)

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去除,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数不够除,就用被除数的前三位数去除。试商时,将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若除数变大,则初商可能偏小;若除数变小,则初商可能偏大。

例1:362÷43,将43看作(4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大);

362÷48,将48看作(5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小)。

2.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一位数,当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大或等于除数时,商是两位数;当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时,商是一位数。

3.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验算: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商的变化规律:

①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商不变。 商不变规律也可以应用于除法计算,在计算两个末尾都有0的除法算式中,应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这样计算比较简便。注意:被除数的变化会带来余数的变化。如:900÷40,虽然在计算时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划去一个零,算到最后一步是 10-8=2,但是余数并不是 2,而是20。

②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除数不变,商也乘(或除以)几。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 除外),商就除以(或乘)几。

5.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叫做周期现象,发现周期规律至少要观察两组物体的排列。解决周期现象的问题时,通常用排一排、画一画、圈一圈的方法找出周期。用除法解决周期现象中的问题比较方便。

四年级数学复习资料(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要正对着物体观察,如果要从哪面看形状不变,就对准那面的小正方体放一个。

四年级数学复习资料(第四单元)

(1)统计时,数数据要按顺序数,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每数一个都要做好标记。分段整理: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再填在统计表里。

统计完之后,检查一遍统计的数据总和是否与题中数据总和相等。

(2)条形统计图:要写好日期,看清每一格代表的数值是多少。 根据数据的多少画出直条的高度,每画好一个柱状图,要在上面写上所对应的数据。

(3)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平均数=总数÷份数,也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平均数

四年级数学复习资料(第五单元)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先求每份数,再求份数或总数的应用题叫归一问题。

先求总数,再求份数或每份数的应用题叫归总问题。

(2)两积之和问题与两积之差问题; 剩余问题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在列表整理时,相应量的数据一定要一一对应,条件与问题都要看清楚写清楚。

(4)计算要细心。

四年级数学复习资料(第六单元)

公平的游戏规则:两人摸球的个数相等,可能性就相等,游戏规则就公平

四年级数学复习资料(第七单元)

运算顺序:算式中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按由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括号能改变计算的顺序

四年级数学复习资料(第八单元)

1、线段是有限长的,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射线是无限长的,只有一个端点,不可以测量;直线是无限长的,没有端点,不可以测量。

2、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经过三点最多可以画三条直线……

经过n个点最多可以画n×(n-1)÷2条直线。

3、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5、量角器是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上有中心、刻度线和刻度。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队的角就是1度的角。“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

6、量角的方法:中心对准顶点,一条边对准0刻度线,看另一条边所对的刻度。0刻度线在左边,就看外面的刻度;0刻度线在右边,就看里面的刻度。

7、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大角就大,叉开小角就小。

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小于180°,平角等于180°,周角等于360°。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一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8、一副三角尺有两只三角尺,其中一块含有的角度分别是45°,45°,90°;另一块含有的角度分别是30°,60°,90°

经过组合,他们可以形成的角有:15°,75°,105°,120°,135°,150°,180°

能用三角尺画出的角都是15°的倍数。

9、钟面上共有12大格,共360°,每一大格30°,每一小格6°。

钟面上3时和9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了直角;钟面上6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了平角。

10、垂直: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交点叫做(垂足)。

※注:作图题中,作完垂直一定要画上表示垂直的符号“∟”。

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一贴、二靠、三移、四画、五标记

11、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所有线中,垂直线段最短。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12、平行: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例1:始终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1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邻边互相垂直。

14、在物体的质量相同,斜面的长度相同时,物体从成45°角的斜面上滚下会滚得最远

篇4: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提纲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1、口算两位数的加法:

(1)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再把两个结果加起来;

(2)一个两位数加另一个两位数的整十数,再用它们的结果加上剩下的一位数。

2、口算两位数的减法:

(1)整十数与整十数相减,个位数与个位数相减,再把两次所得的差相加;

(2)把减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被减数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3)把减数凑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用它们的差再加上多凑的数或减 去少凑的数。

3、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计算时,一定要看清运算符号。

4、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笔算方法:

(1)计算时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2)加法验算方法:把两个加数的位置调换后再加一遍,两次得到的结果相等就说明计算结果正确,不相等,则说明计算结果不正确,需要重新计算。

5、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笔算方法:

(1)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2)当个位不够减需要退位时,如果十位上是0,无1可退,就要从百位上退1当成10个十先传递到十位,再从十位退1到个位,当成10个一再计算。

(3)减法验算方法:

差+减数=被减数(最常用的)

被减数﹣差=减数

篇5: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相交和平行,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如果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

邻补角。邻补角的性质:邻补角互补。如图1所示,与互为邻补角,

与互为邻补角。+=180°;+=180°;+=180°;

+=180°。

4、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如图1所示,与互为对顶角。=;

=。

5、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中,如果有一个是直角或90°时,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如图2所示,当=90°时,⊥。

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性质3:如图2所示,当a⊥b时,====90°。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6、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基本特征:

①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同一方,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一侧,这样

的两个角叫同位角。图3中,共有对同位角:与是同位角;

与是同位角;与是同位角;与是同位角。

②在两条直线(被截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侧,这样的两个角叫内错角。图3中,共有对内错角:与是内错角;与是内错角。

③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之间,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一旁,这样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图3中,共有对同旁内角:与是同旁内角;与是同旁内角。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如图4所示,如果a∥b,

则=;=;=;=。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如图4所示,如果a∥b,则=;=。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如图4所示,如果a∥b,则+=180°;

+=180°。

性质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如果a∥b,a∥c,则∥。

8、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图5所示,如果=

或=或=或=,则a∥b。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图5所示,如果=或=,则a∥b。

判定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如图5所示,如果+=180°;

+=180°,则a∥b。

判定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如果a∥b,a∥c,则∥。

9、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有真命题和假命题之分。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真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不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假命题。真命题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定理,它可以作为继续推理的依据。

10、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平移后,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平移性质:平移前后两个图形中①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②对应线段相等;③对应角相等。

数学学习方法

1、解题训练应立足于中、低档综合题。

⑴中、低档综合题训练价值高,因为它占中考数学试题的70%~80%。

⑵中、低档综合题要讲的深、学的透,教师讲的清楚,学生听得明白。

2、一定要规范解题步骤。

3、习题的来源。来自课本题和历年中考题的改编。

提高数学成绩的方法

1.循序渐进,防止急躁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阅历有限,为数不少的高中学生容易急躁,有的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7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识、发现新知识的积累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为什么初中要上六年而不是六天!许多出色的同学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他们的阅读、书写、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2.养成解后反思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完题目之后,要养成不失时机地回顾下述问题:解题过程中是如何分析联想探索出解题途径的?使问题获得解决的关键是什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这样,通过解题后的回顾与反思,就有利于发现解题的关键所在,并从中提炼出数学思想和方法,如果忽视了对它的挖掘,解题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因此,在解题后,要经常总结题目及解法的规律,只有勤反思,才能“站得高山,看得远,驾驭全局”,才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篇6: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复习提纲

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2、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最大的分数单位是。

3、举例说明一个分数的意义: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吨表示把1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

4、4米的和1米的同样长。

5、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6、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真分数总是小于假分数。

7、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则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8、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

被除数÷除数= ,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可以写成a÷b= (b≠0).

9、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它们的分子都是分母的倍数。反过来,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都能化成整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如=15÷5=3.

10、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例如,就可以看作是 (就是1)和合成的数,写作1,读作一又三分之一。带分数都大于真分数,同时也都大于1。

11、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12、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如果是一位小数就写成十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就写成百分之几,是三位小数就写成千分之几,……

13、把假分数转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整数;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除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如=14÷5=2……4=2.

14、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把整数乘分母加分子作为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

15、把不是0的整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用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子。

16、大于而小于的分数有无数个;分数单位是的只有一个。

17、分数大小比较的应用题:工作效率大的快,工作时间少的快。

18、一些特殊分数的值:

19、求一个数是(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列算式计算。

20、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它和整数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类似。

21、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约分方法:直接除以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例如:=

22、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最简分数。约分时,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

23、把几个分母不同的分数(也叫做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通分过程中,相同的分母叫做这几个分数的公分母。通分时,一般用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24、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方法:(1)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再比较。(2)化成小数后再比较。(3)先通分转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

25、球的反弹实验

球的反弹高度实验的结论:

(1)用同一种球从不同高度下落,表示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大致不变,这说明同一种球的弹性是一样的。

(2)用不同的球从同一个高度下落,表示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是不一样的,这说明不同的球的弹性是不一样的。

相关专题 下册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