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选修课教学模式探讨

小山向日葵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大学英语选修课教学模式探讨

【简介】感谢网友“小山向日葵”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英语选修课教学模式探讨(共1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大学英语选修课教学模式探讨

大学英语选修课教学模式探讨

本文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论述了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大学英语选修课的模式,即压缩传统大学基础英语课时,进行新生入学英语等级测试;实行四年不问断选修英语课程:选取科技英语或与学生专业有关的专业英语为基础选修课,甚至必修课;推行双语教学,实现大学四年英语学习不断线.最后,文章探讨了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条件,即规范教学管理:探索新的授课方式和考核评价方式:不断地进行教师业务培训和进修.

作 者:唐明辉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36) 分类号:H3 关键词:大学英语   选修课   模式  

篇2:影视英语选修课教学模式论文

影视英语选修课教学模式论文

摘 要: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扩展和深化,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已经成为目前大学英语综合课程的必要补充。从二语习得得相关理论出发论述了大学英语影视选修课程设置的可行性,并就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影视资料自身的优势,解决目前教学所面临的师资培养的压力,选修课管理和提高学生积极性的问题,提出了结合电子学习档案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概念下的大学英语影视选修课的创新型课程教学模式。

关键词:

影视英语选修课程;计算机辅助教学;电子学习档案袋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扩展和深化,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要求、课程设置、教学评估和教学管理都面临着新的变革。而高校的扩招也使得学生间英语水平的差异也越来越大,采用同一内容,同一方式开设的大学综合英语必修课难以充分调动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也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特点的学习者继续提高英语水平的需要。因此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倾向和兴趣特点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程,作为大学英语综合课程的必要补充是目前大学英语改革的必然趋势。

那么如何设置好相关的课程,开好大学英语学修课程,已成为目前摆在许多高校面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为此,今年5月外研社还特地举办了“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研修班”为高校教师探讨大学英语选修课教学模式和方法构建交流平台。其中重点就语言技能及文化类和商务英语类两大类选修课程进行了讨论,而在语言技能和文化类当中,英语影视资料尤因其自身所具备各种优势,在许多高校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时备受青睐。除了语言地道,场景真实,负载大量文化信息,有助于提高人文素质修养,影视英语课程同时在理论上也有相关二语习得研究成果提供科学支持。

一 影视英语课程开设的语言学理论基础

首先,其课程的设置有Krashen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设为理论支持。Krashen输入假设提出,教师应该让学习者接触到大量具有实际意义,生动而又有所关联的信息,习得才能顺利进行。而Krashen情感过滤假设则要求教师营造一个学习者情感过滤低得学习环境,在此环境中学生就会自然习得语言。影视资料因为其自身所展现的情节的连续性和生动性,必然实现了学习者接触的是大量有实际意义并相关联的学习材料,同时有利于学习者放松心情,降低焦虑感,更好地进行语言学习。

其次,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也为影视英语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依据。心理学对人类记忆特点进行研究的数据表明:通过听觉获取的知识,人能够记住其中15%,三天的遗忘率高达80%;通过视觉获取的知识能够记忆25%,三天遗忘率则为50%;如果同时使用听觉与视觉两种感官获取信息,记忆效率为65%,而并非简单的两者相加的40%,同时3天的遗忘率更仅为18%,若口头再加以不断重复已获得的视听信息,遗忘率将更低①。形象动感的影视资料正是充分调动了学习者的听觉和视觉两种感官来获取信息,帮助学习者最大限度地保留所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同样学习者学习动机理论以及语境理论等都显示出如果能正确有效地利用影视资料,利用影视资料学习英语将是学习者的绝佳选择。教师通过影视资料提供的真实,丰富的语言和文化语境,在多媒体课室开展互动性强,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将能有效降低学生课堂焦虑感,充分发挥其学习潜能,从而改变学习者既想学好英语,又不愿意在传统课堂上认真听课的现状。

但目前国内影视英语选修课程的开设并不普及,相关的教材也十分缺乏,因此大多数老师都是在独自摸索,可供参考的教学资料,教学模式及方法少之又少。虽然影视资料是广大学生都热衷和喜爱的一种教学资源,但英语影视课程并不会因此就能自动地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用不好,它还是会像传统的英语课堂那样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如何充分发挥影视资料自身的优势,避免影视英语选修课变成电影放映课,或变成是仅仅以电影为教材的传统英语学习课,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真正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主性是许多开设英语影视选修课的老师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经过一个多学期的集体备课准备和近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就课程授课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构建一个可行有效的英语影视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设想。

二 影视英语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为顺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并在参考了一些已开设影视英语类选修课的学校的模式以及一些看电影学英语的电视节目之后,笔者在所在学校开设了影视英语选修课。经过七位课题小组成员的精心挑选,我们选出六个主题分六个单元进行讲授。每个单元围绕不同的'主题,教师除了讲解该单元的主讲电影外,还挑选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其他电影和电视视频作为补充材料,以避免只讲一部电影的单调性,增强了课程的新鲜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强化学生对某一主题的深入了解和讨论。课程内容包括影视基本知识介绍,优秀影视欣赏与讨论,英语语言知识学习,以及西方文化知识学习等。

教学方法主要采取教师讲课,片断欣赏,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考试形式包括口试和笔试两个部分:口试部分为就某一片段进行角色扮演(40%),笔试部分为ppt形式的电影介绍和语言文化知识点讲解(30%);此外,学生平时出勤和课堂表现占30%。课程一开设就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报名选修的人数大大超过了选修课限定的名额。虽然许多学生要求增加选课名额,但考虑到语言教学的规律及效果,以及相关设备和师资水平等因素仍然维持了五十人一个班的规模,相当大一部分同学未能如愿以偿选修到该门课程。不过同学们学习的热情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思考:如何既满足更多学生继续学习英语的愿望,又能保证语言教学的效果。

在课堂上,教师主要就精选的电影片段进行教学,而整部电影的欣赏要求学生在学校校园网的教学资源栏目下自行观看。课堂教学主要包括俚语和语音的讲解,文化现象的解释,相关实用文体的写作,并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配音等口语活动,对比分析中国的文化传统进行分组讨论,或开展一些其他任务活动。经过一个学期的授课,影视英语充分发挥了其趣味性强,最佳文化导入形式的优势,得到了选课学生的认同和好评。网上评教和问卷调查均反映,大多数同学认为该课程有助于他们掌握真实交际中英语发音规律,了解语言的最新用法及文化习俗,提高他们在具体语境中准确,得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是另一方面,在授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情况,除了学生们对挑选的影片的兴趣及认同度反应不一外,最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是一些同学感觉到影视英语选修课只是教学内容更吸引人,但自己还是在被动学英语,还是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这一情况让我们意识到,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影视资料自身的优势,并采取有效的手段刺激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 出路:网络课程教学与电子学习档案袋(E-portfolio)的整合

综合一学期以来英语影视课程所遇到的问题,为满足更多同学提高英语水平的愿望,解决师资培养面临巨大的压力的问题,我们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支持下尝试将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起来。依托校园网建立起一个影视英语选修课程的网站作为网络课程的教学平台,网站包括网站通知,网络课程,学生电子学习档案袋和工具资源四大板块。网站通知主要为老师发布信息,介绍相关影视资源提供一个信息发布平台。网络课程则由包含相关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的网上课堂和测试试题库两部分组成。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形式为,每单周学生自主进入相应的单元进行两个学时的学习,并完成网上布置的作业。在两个学时自主学习后,教师再进行两个学时的课堂教学,开展各种互动性强的的教学活动,检查并讨论学生的作业情况,结束一个单元的学习。这样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一些可以不必要在老师在场的情况下就能完成的任务,如听力练习,资料阅读和作业完成等就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老师则有更多的精力,可以开设另一个平行班,在其中一个班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对另一个班进行课堂教学,以便能较好地解决目前师资紧张的问题。

而作为全校性的选修课,选修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教学管理则是另一大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星期仅两个课时的安排也必然导致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难以有较好的交流, 教师也难以对学习者形成客观的评价来正确指导和鼓励学生进一步提高英语学习水平。虽然影视资料自身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内在刺激机制,学习者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也难以提高。这一点已经在去年的教学中反映出来,学生仍有迟到缺课现象,课堂参与讨论也不是十分活跃。这曾让我们感到十分困惑,为何面对如此丰富生动的内容仍有学生不感兴趣呢?由此可想仅仅有外部的吸引是不够的,要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必须调动其自身内在的动机机制。如何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教学活动,我们想到了使用E-portfolio(电子学习档案袋)辅助管理教学活动。

Portfolio(学习档案袋)指的是“对学生作品的一种有目的的搜集,这些作品要能够展示学生在一个或多个领域中付出的努力、取得的进步或成就。(电子学习档案袋或电子学档)是利用计算机数字技术来辅助收集、保存、管理、展示内容(音频、视频、图片、文本)的档案袋。电子学习档案袋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环境,学习者运用信息手段表现和展示其在学习过程中关于学习活动,学习成果,学业进步和学习付出的反思的一种集合体,是纪录了学生个人信息的,体现学生成长经历的档案袋。Portfolio Assessment(档案袋评价)的作用表现为: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能激发动机;促使学生参与学习评价过程;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能增强学生对评估的责任感;促使学生对学习任务进行反思;使课堂更协作和共享。

同样,它有助于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地评价,并最终对学生做出客观的形成性评价,而不是通过一两次考试来评价学生;也有助于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和认识,对彼此陌生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增加了解和交流提供了较好的形式。这一形式已在上一学期的教学中实现,学生通过我们在建立的影视英语课程博客的网站上注册自己的信息,建立一个自己的账号,就能在自主学习的同时,登陆自己的博客电子学习档案袋,发表自己的各种信息及学习日志,并将自己满意的作品上传与同伴分享交流。首先作为一种比较新颖,流行的方式,这吸引了学生们的踊跃参与,然后通过发表和挑选自己的作品跟同学和教师交流,并从同学和教师那里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评价,电子学习档案袋对学习者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有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作用,学习者语言学习的效果也将更显着。

除了上述问题,在开设英语影视欣赏课程时,教师还要考虑到作为全校性的选修课程,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要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Krashen的“i+1”理论,可以考虑分级教学,分别开设英文影视初级学习班和提高级学习班。因为只有学习者所接触的语言和学习者的水平持一定的距离时,即大部分的内容可以理解(该部分为“i+1”中的i),但仍然有对他们来讲是具有挑战性的(该部分为“i+1”中1),才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其外语学习的自信心,减少或消除学习者的焦虑感。

选修课程面向全校各个年级开课必然导致学习者之间的“i”层次不齐,因此初级班可以主要学习流行俚语,相关文化知识和进行语音模仿,而提高级的学习主要侧重于欣赏和写作。另外,我们还就学生喜欢怎样主题的影片,以及课堂上要讲解的片断长度等进行了问卷调查。

根据学生的反馈,虽然各人兴趣爱好不一,但大部分学生都倾向于讨论两类题材的电影:一类是与校园生活相关的影片,如我们挑选的《死亡诗社》,《春风化雨》,《蒙娜丽莎的微笑》以及《美国大学生》等,因为此类影片能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另一类受大多数学生们是励志类题材的影片,如《律政俏佳人》,《当幸福来敲门》和《风雨哈佛路》等。而大多数学生对片断播放时间的长度不是有很多要求,部分学生希望时间控制在五到十分钟内,根据我们具体上课的实践,片断的长度不易过长,5分钟以内的片断比较便于教师讲解和学生学习。

四 结语

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学英语教育的重视,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就影视英语课程在教学中遇到的师资紧张,管理困难和学生评价方面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摸索与探讨,最终提出了网络课程和电子学习档案袋相结合进行辅助教学的方案。通过这种模式,一方面选修课程的每个小班就能得以维持现在规模不变,但选课人数则可以扩大一倍,为实现大学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提供了可行的方案;另一方面学生语言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也能得到极大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也将更显着。这种形式将既有助于能满足广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愿望,加强教学管理,又有助于缓解师资力量及师资培养面临的压力;同时多元的评价系统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提供了可靠信息,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了个人的成长。

注释:

①出自《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第四期第363 页“浅谈利用英语影视资料辅助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 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 Inc,1985

[2] 蔡蔚,张文霞以人为本:英语提高阶段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1)

[3] 邓小红,杨朝燕英语专业视听说课课堂活动模式探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3)

[4] 符莹浅谈利用英语影视资料辅助英语教学[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12)

[5] 胡素芬On Teaching Non-English Major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hrough Videos[J]中国英语教学,,(2).

[6] 李月林英语电影教学新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2)

[7] 汪世蓉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6,(5)

[8] 吴耘电影视听英语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9] 姚普光影视地道英语[M]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0] 张清海根据影视课特点改进教学模式[J]外语电话教学,2002,(4)

[11] 赵英男English From the Silver Screen[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篇3: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探讨

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探讨

以建构主义和任务型教学法为理论基础的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倡学生通过实践来体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

作 者:田丽  作者单位:山东政法学院外语系,山东济南,250014 刊 名: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MEDICAL UNIVERSITY 年,卷(期): 10(2) 分类号:H319 关键词: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   任务型教学法   学生为中心  

篇4:校园网与大学英语听说选修课的模式探索

校园网与大学英语听说选修课的模式探索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上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必将为英语听说教学提供一个互动的操作平台.本文将着重阐述基于校园网的大学英语听说选修课实施的崭新模式.

作 者:左丹弘  作者单位:沈阳工业大学,辽宁,沈阳,110023 刊 名: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ION COLLEGE 年,卷(期): 9(12) 分类号:H319.9 关键词:校园网   听说选修课   教学模式  

篇5:大学选修课心得体会

人生问题是个哲学问题。任何一门具体科学,无论是物理学、化学、数学、生物学、地质学等等,都不能回答人生问题,不能解决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人们常说人生是个谜,是个猜不透的谜。其实对具体科学来说是个谜,可对哲学来说它不是谜而是着力研究的对象,是千百年来无数哲学家们力求解开的人生方程式。不少哲学家和思想家们从各个不同角度提供过不少有启发的思想。因此人要真正懂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必须进入哲学领域。只有哲学才能找到人在宇宙和社会中的恰当位置,从宽广的视野、从最深的层次来理解和把握人生。

(一)

人生观和世界观不可分。在世界观之外,不与任何世界观相联系的绝对独立的人生观是不存在的。世界观也叫宇宙观,是对作为整体的世界的总的看法。而人生观则是对于人生问题,对人生的意义、价值、目的,以及人生态度的看法。它们各有特点但又不可分离。因为自从有了人与人类社会以后,单一的物质世界变为包括人和社会在内的世界。宇宙、社会、人处于一种辩证的联系之中。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社会又不能离开自然。这样,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处于三种关系之中:一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种是人与社会的关系;一种是人与自我的关系。这三种关系在客观上是相互渗透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可能离开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是以社会为中介而不是作为孤立的个人与自然发生关系的。人与社会的关系也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不可能存在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样,人与自我的关系,也离不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孤立就自我研究自我,不可能真正认识人自身。因此探讨人与自我的关系,离不开研究人在自然界的位置、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以及人如何正确对待自然、对待社会的态度。这就决定了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必然受到世界观、历史观的制约。

人面对的宇宙广阔无垠,无始无终。如果仅仅着眼于人的形体,就会把人看成置身其中转瞬即逝的一粒芥子,微不足道。既然如此,人只能顺其自然,安时处顺。尽管从这种宇宙观得出的结论,对人处世处事尤其养生有某种积极作用,它教人不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而应顺从人的内在的和外在的自然,可是从这种宇宙观中引出的人生结论,会使人摒弃社会责任,摒弃人生理想,其消极方面多于积极方面。中国古代哲学中如儒家学说从人与自然关系中得出的是积极结论。他们重视人,重视人的人格力量和道德作用,把人与天地放在同等地位。孔子贵人轻马的故事广为人知。荀子明确提出人最为天下贵的思想。儒家强调人“与天地同参”,“为天地立心”。这种高度重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重视人对自然的互动作用的思想是合理的积极的。特别是他们不贵天小人,而是从天地之性中引出对人有教化意义的结论,如“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儒家以入世的态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把修、齐、治、平作为人生的追求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当然,儒家从天道中引出人性,从人性中引出道德规范的理论属于糟粕,表明在天人关系看法中存在的唯心主义世界观的缺陷。

世界观影响人生观在西方哲学中也是如此。例如,叔本华、尼采的悲观主义的人生观与他们唯意志主义的世界观是不可分的。叔本华认为,意志是万物的本源,是宇宙的本质,宇宙中的一切现象都是意志的表现。人生而具有求生意志,因而有_。这个_是无止境的,永不满足的。人永远在失望中挣扎,在痛苦中煎熬。所以人生是毫无意义的、痛苦的。存在主义关于人是焦虑、死亡、苦闷、孤独的存在物的悲观主义人生观,与他们对存在的本体论理解是不可分的。存在主义哲学中的存在最根本的是人的存在。而人的存在的基本状态就是恐惧、厌烦、忧郁、绝望。这就是说,人从本性来说就是空虚的、痛苦的。至于宗教关于人生如苦海的人生观与它的四大皆空的宇宙观是不可分的。可以说,每种人生观都有它的宇宙观基础。这正是我们强调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基础上才能建立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原因。

人生观的性质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社会历史观。人生意义与价值问题取决于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历史与个人相比也具有无尽性。历史是长河而任何个人只是其中的浪花。不少哲学家们感叹时间的永恒,历史的变幻和人生的短促。如果因此而认为历史无是非、无胜负、无功过,这是从对历史的错误理解中引出的错误的人生结论。

历史是复杂的。历史既有喜剧,又有悲剧。历史的主体是人,人的命运沉浮受到许多偶然因素的作用,动机与效果之间、高尚与卑鄙之间、伟大与渺小之间的颠倒在历并不罕见。如果没有正确的历史观,往往会从复杂多变的历史中引出错误的、消极的人生结论。

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人们都重视历史经验对人的教化作用。历代统治者都懂得以史为鉴,改朝换代后均为前朝修史,论前朝之是非得失,图本朝之长治久安。司马光著《资治通鉴》,充分表现了总结历史经验的政治意义。可是每个王朝的兴亡仍然不可避免。每朝都有末代皇帝,都有痛史,都有盛衰兴亡。面对这种历史事实,一些哲学家引出命定论的消极人生结论。

历史规律是不可改变的。但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完全可以从历史中得出有益于处世处事的教训。一个思想家能够从历史中体会人生。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可以说是一篇纵读历史与人生的文章。他从前人经历中得出身处厄境应如何对待的积极结论。那段关于历史人物身处厄境而卓有建树流传千古的总结,永远是激励人们正确对待困境的金玉良言。

(二)

人生观问题离不开世界观和历史观。对待人生一些根本问题的回答都是与世界观、历史观相联系的。共产主义人生观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关于人生意义、价值、目的的基本观点,完全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依据的。

首先,人生观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对人的本质、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理解。正是在这个基础点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共产主义人生观奠定牢固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的本质和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的观点,使得马克思主义在思考人的生命的意义时突破了历来着眼于人的生物性和人寿长短的局限。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同于其它动物与自然的关系。人在自然界中处于一种特殊地位,原因在于人是能进行自觉劳动的创造性动物。人的创造能力使得人超越其它动物之上。世界上只有人为自己创造了一个人化的世界,创造了自然界本来不存在的东西。

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正如其它生命一样不是永恒的。人的生命的意义在于它的创造性。人的一生很短,如果尽干坏事,又会被世人感到太长。如果在有限的生命中充分发挥它的创造作用为社会作出贡献,这种生命光辉而充实。人的生命的创造意义并不仅仅限于生时。不少人生时寂寞、穷困、潦倒,甚至为人误解,频遭摧残,可死后被重新发现,再现辉煌。许多学术著作亦复如此。生时无法出版,死后成为不朽之作。这说明生命的长短并不是人的生命意义的关键所在。

人不仅是创造性的动物,而且是社会性的动物。这两者是不可分离的。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新版第1卷第56页)这就是说,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人与人的相互关系,是无法说清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如果仅仅把人看成孤立的个体,必然把人的生命看成一支短短的暂时点燃的蜡烛,很快化为灰烬。从人的社会本性出发,把人作为社会成员来考察,就会看到,人的一生虽然短暂,但由个人组成的社会却是久远的。人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由人类组成的火炬。每一代人都应该把它烧得更旺。这同时也就是把个体的生命由暂时变为永恒、有限变为无限。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没有对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人的社会本质的正确理解是不可能的。

其次,生与死的问题,是人生观中最重要、最难解决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从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两方面对生与死的问题作了回答。

人作为一个有生命的个体是自然存在物,它与宇宙中的一切生命现象一样,必然是有生有死、有始有终。人的自然寿命有限,而且只有一次。追求长生久视、成仙成佛,都是宗教唯心主义的幻想。辩证法的规律是理解生与死的钥匙。_把死称为辩证法的胜利。

对生与死的理解不能仅仅以自然规律为依据,而必须求之于社会规律。同样是生,有的生得伟大,有的苟且偷生;同样是死,有的死得伟大,有的死得窝囊。所谓重于泰山、轻于鸿毛讲的就是死的意义问题。这个死的意义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可以说,英雄与懦夫、留名千古与遗臭万年的分界线往往决定于对死亡的态度。中国古训临难毋苟免,讲的就是气节,也是对待死亡的态度。死亡中最壮烈最感人的是为事业、为正义而献身,死在刑场和战场上。我们不仅要以哲学家的通达服从自然规律来对待自然的死亡,而且要以革命家的气概以视死如归的勇气对待为正义和真理而献身的死亡。前者是智者,后者是勇者。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夏明翰烈士的名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是对死的认识的境界,是对死的意义理解的通达至极,是勇者与智者的结合,是以对自然规律与历史价值认识为依据的人生态度。

再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还为人对理想的追求提供了科学论证。人生有境界问题。人生的境界就是人生的追求,是人生理想问题。境界的高低优劣以理想的性质为转移。

理想是人生哲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它是人的自身价值、人生的意义和目的的集中体现。因为人是在确立和实现自己理想的过程中呈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的。理想的状况和性质对于人的成长是极端重要的。一个崇高的理想就是人生的航标和灯塔,它在人的一生中始终照耀着人的前进的道路。

在人的各种理想中最重要的是社会理想。我们要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邓小平非常重视理想教育。他说:“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4页)他还强调一定不能放松共产主义理想的教育和宣传,“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点,我希望宣传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

无庸讳言,在一些人当中,尤其是有些年轻人,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没有兴趣,发生所谓信仰危机。原因很复杂,但有两点很值得注意。一是社会主义事业遭受的挫折所引起的思想震荡,另一个是对我们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缺乏正确的认识。这两条归结起来还是历史观的问题。人类社会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是社会发展规律。但这条规律的实现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过反复曲折的途程。在这个过程中暂时的挫折甚至逆转是完全可能的。历史规律是大尺度的,它的实现不是以日以年计算的,而是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在历任何一个新的生产方式代替旧的生产方式没有不经历反复的,社会主义这种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根本转变更是如此。邓小平说过一段非常深刻的话:“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同上,第382—383页)“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观察社会必须具有历史眼光。至于我们实行市场经济,目的在于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尽快实现消灭剥削、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发达阶段并为过渡到共产主义进行物质和思想准备。我们的长远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我们的近期理想是全力实现党制定的战略目标,为实现长远的社会理想奠定基础。在经济上我们的理想是通过市场经济运行的体制来实现的。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不妨碍我们的理想,而是为我们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指明了道路。

除了社会理想外,我们同样重视个人理想。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素质,可以尽量发挥和培养自己的特长,

充分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导我们,任何个人的理想都不能与社会规律相违背。社会是决定个人理想能否实现的大环境。在旧中国许多知识分子抱有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理想但不可能实现,只有社会主义才为他们的理想的实现提供可能。任何个人只能在推动社会发展中求得个人的发展。每一次大的社会变革总要使一大批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变为大人物。例如法国大革命时期不少被贵族视为下贱人的演员、小贩、理发师变为将军、元帅。在中国革命中有多少放牛娃、矿工、普通农民变为政治家、军事家,变为各级领导。可是,如果站在历史规律的反面,就可能断送个人的前途和理想。要沿着历史发展的进步方向前进而不能逆向而行,这是我们确定人生理想和目标的根本原则。

篇6: 大学选修课心得体会

有些选修课是为介绍先进科学技术和最新科学成果;有些选修课是为扩大学生知识面。选修课可分为限制性选修课与非限制性选修课。有的专业教学计划规定高年级学生须在某一专门组或选修组中选修若干门课程。国外高等学校往往规定学生须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选修若干学分的课程。非限制性选修课也称任意选修课,则不受上述规定的限制。为了适应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发挥专长,学生修习的选修课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应占一定比例。但也不应过多,以免影响培养专门人才的基本规格。中等专业学校以及普通中学高中的教学计划中,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也可设置少量选修课。

老实说,一听到 “选修课” 这个词我就有一种轻松、自由的感觉,因为我认为选修课是自己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的课,这样,我们就 会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这门课。我们也清楚的知道,不管是任何事、 任何工作,只要我们能够用时间去学习它、去研究它、去推敲它,我们就能够有做好这些事或是胜任这个工作的基础条件。

自从我上选修课以来,我就有着这么一种感受, 认为选修课学的知识不必公共课少, 甚至我还认为,选修课学的知识要比公共课学的知识多。 对于我的这种认为,其实我真的不知道是对还是错,但是,我可 以坚定的说,对于我个人来说,选修课学的知识确实要比公共课学的 知识多的多。经过同学们的反映和自己的观察,我发现,对于那些大 学必修的公共课,绝大部分都不是同学们的兴趣点所在,也就是说, 同学们是因为公共课是大学必修的课程而去学, 而不是因为同学们自 己的兴趣或是爱好去学的课程。在这样的条件下,同学们是抱着消极 的态度去学习公共课的,而对于选修课来说,这正好与公共课相反, 选修课最起码是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或是兴趣点才选的这门课, 也 就是说,同学们是抱着积极的态度去学习选修课的,从而等到一个学 期下来,真真学到知识的是选修课,而不是公共课。

当然,我不敢否 认,公共课我们就完全没有学到知识。对于公共课来说,至少在我目前了解的信息中,绝大部分同学在平时的时候,就没有怎么上过课,就没有怎么听过课,即使上课的同 学,也可能没有集中精力的去学习、去听课,而是八绝大部分时间花 在怎么度过这节课的问题上。平时没有好好的上课, 但是又不能挂科, 所以,就只能是在考试前的一个星期左右开始打开书本,对于部分同 学来说,这时或许是他第一次打开书本开始来看书,如果现在再不看书,那就会挂科,对于大学生来说,挂科的后果是什么彼此心里最清 楚、明白不过了。总之,同学们对于公共课是采用“突击考试的、平时消极的”学习方式,目的就是为了一个学期下来不挂科。

然而对于选修课来说,可以说是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来选择的课, 也就是说, 在选修课上, 至少有学生的关注点、 兴趣点, 那么,学生就不是抱着消极的态度,反而是积极向上的态度;那么, 在平时的时候, 同学们上课也就不会找事来打发上选修课的那一个多 小时, 就不会觉得选修课的那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像现实生活中的几倍的时间,相反,同学们就会觉得上选修课的时间真是太短,还没有 听好就下课了,这样的一节课下来,同学们就一定会有一些没有弄清 楚的问题,那么,这样的一节课才真真正正的有一节课的价值,也正 是一节课的母的所在。

总之,同学们对于选修课是采用“平时认真听 讲、考试和平常保持一样的心态的”学习方式,是一种轻松而又快的 学习方式,也正是我们走上社会后所需要的工作态度,学习的知识也 才真真正正的属于自己的知识。 目的在于丰富自己生活的阅历和拓展 自己的视野,为走上社会做充实的准备工作。

篇7: 大学选修课心得体会

晃眼间,一个学期又即将过去了。对于大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这门选修课程,我是很喜欢它的,还记得老师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仿佛就在昨天,场面还是那样的清晰;特别是从老师制定了嘉应学院在整个广东省的排名表中,老师讲到嘉应学院连年来排名逐渐上升,还讲到嘉应是性价比最高的大学!嘉应是我们不二的选择。

我还是第一次通过网络来学习课程,老师让我体验到网络学习课程是多么的便利,而且最主要的是时间不受限制、属自由型,你只要在每个星期内完成老师分布的任务就好了。所以老师在每个星期的第一天都会把相关的任务上传到博客;然后我们只要登录进去,在课程链接的地方下载课件来看,有不懂的就在论坛上发表,之后老师会在论坛上帮你解答问题,这样真的是太方便了。

从博客上下载的课件,基本上我都看了,那些内容对我现在来说非常的有用,尤其是社交礼仪这节课。课件中讲到大学生的一些必备的常识,如交往礼仪之自我介绍、介绍者、握手、名片等;还有就是社会实践之仪表礼仪,这些对我们大二的学生来说,现在掌握一定的礼仪技巧是必要的,可以为毕业面试做好准备,同时也学习习近平常的交往礼仪的重要性,从而提升了我个人的文化修养、以及道德修养。促进了我的全面发展。

篇8:大学选修课心得体会

20xx年10月3-6日在浙江师范大学,我带着情绪参加了省普高课程改革的骨干教师培训,因为国庆放假期间还得参加培训,心里还是有点不愿意,但培训后自己觉得不虚此行。我先后听了很多专家的报告和对深化课改的一些政策的解读,其中有浙师大林新事教授的、金华一中徐桢主任、磐安二中周生民校长、浙师大附中副校长童志斌博士的、浙江宁波奉化武岭中学校长樊欣军的等报告和讲座,使得自己对深化课程改革中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有了较为明确的方向,也识到开设高中选修课程的必要性,大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训的心得体会小结如下:

一、普高选修课开设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在这几年的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都开始厌学,学校为了升学率不断增加学生负担,老师的教学也围绕着高考指挥棒,造成了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局面,很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省起始于20xx年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课程改革较好地推进了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加强了学校的课程意识,催生了一些教与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只有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才能真正巩固前一阶段课程改革成果,才能把新课程理念贯彻到底,实现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有力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

二、普高选修课开设的意义重大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势必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平台,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建立起丰富的课程体系,实行自由选课走班,让孩子能多学些自己想学、自己有能力学、自己学得好且对实现自己志向有用的东西,让每一名孩子都能多品尝一些学习和成功的快乐,进而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向着全面而有个性的方向发展,推动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多样化人才。

三、开设选修课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

深化新课程改革中把更多的课程学习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选择权交给老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选择权交给学校。老师应该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自己的教学理念充分展示给自己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养也会得到大大提升。

通过这几天的培训,自己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骨干教师,我们应该多宣传课改思想,转变观念,因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虽然目前还面临着不少的困难,但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为了我们国家的未来,为了我们的下一代的未来,我们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学习、注重知识的积累,以积极的心态去开发选修课程,因为培养国家创新型人才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篇9:大学选修课心得体会

这是本次金华培训中给我留下的最深最真切的体会。也是我接下来要做的最大的改变。记得以前每次课改,心里总有些嗤之以鼻,改来改去不就那一套吗,只要高考的指挥棒不变,教学就不变。但通过这次的培训,看到专家型的学者已有的成功的例子和看到选修课未来的前景,我的心里换成了上面的三句话。

20xx年9月,10月,有幸参与了浙师大举行的“高中选修课程开发骨干教师培训”,聆听了多位专家历时六天的讲座,使我对选修课程的重要性与开发选修课程的必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各位专家的理论指导与来自教学一线先驱教师的优秀选修课程的模范展示对我今后对选修课程的思考方向与开发途径具有指导作用与导向性。另外,观有关的、、等视频之后,感觉专家们分析讲解的很有道理,并且得到一定的启示。他们对选修课程的相关理论深刻的学习、对社会情况、国内外的选修课的开设情况做的深刻的分析与调查,和他们扎根本土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努力去寻求解放学生、提升学生、服务社会的方法,让我感受很深,受益匪浅。其中来自于中学课堂选修课程的具体例子,让我感受到:只要我们老师思想更新了,从心底里接受选修课程开发、愿意从事选修课程开发、愿意从本土的具体情况,如自然、经济、历史、文化、人文等方面入手,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兴趣、爱好、知识结构、能力培养、素质提升、情感教育、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结合教师的个性特长、人格魅力、能力结构等因素,负责任得从事选修课程开发,我们也相信对学生身心发展、素质提升与能力开发会有好处,对社会长远发展、对人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也会有促进作用。

因此,我觉得本次培训对我的观念与认识起到了引导作用,促使我要致力于开发选修课程,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回应培训老师的话:教育改革是常态,要不断创新。我想,我会努力的。我将按照这个思想,去走完自己的四季而不只是春天!

篇10:大学选修课心得体会

从这学期开始,我的体育课变成了选修课,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的选择想要学习的体育项目了。平时我很喜欢看批乒乓球比赛,也比较喜欢打乒乓球,但技术和水平都一般,所以我选修了乒乓球课。

乒乓球运动大约在十九世纪末期起源于英国,随后更辗转传到美国、欧洲中部、日本、中国及韩国等地。国际乒乓球联会于1926年创立后,成为这项运动的最高管理机构。乒乓球运动起初被很多人视为茶余饭后的娱乐,但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项世界性的主要运动之一。

我的乒乓球课老师是名水平很高的老师,上起课来很认真,也很负责。课上他把每个技术动作都认真进行示范,把每个技术要领都讲解得很仔细。在他的帮助下,我的乒乓球水平提高很快。

乒乓球课上,我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地进行练习。我的乒乓球基础不是很好,所以刚开始打的时候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一点也没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我加倍努力练习。我重点练习了接发球、正手推挡和正手快攻,并在练习中不断地纠正自己的技术错误和动作错误。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练习,我的乒乓球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通过乒乓球课的学习,我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技术与技巧,我的乒乓球球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乒乓球有各种各样的不同打法,还有各种战术。力量、速度、旋转、落点是乒乓球技术的基本因素。力量作用于球,是通过球的前进速度和旋转强度表现出来。为了使对方接不好球,在进攻当中就要打得有力量。旋转对打球来说很重要,用磨擦来制造上旋、下旋和其它形式的旋转球。移动速度,回球速度对于一名球手来说是很重要的。刁专的落点会给对手的回球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打球时应讲究回球的落点。只有能够充分发挥力量、速度、旋转、落点的作用才能打好乒乓球。

通过乒乓球课的学习,我对体育文化及乒乓球运动文化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掌握了乒乓球运动理论与方法,体会到了乒乓球运动的乐趣。

篇11:大学选修课心得体会

下面是我学习“选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之后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教什么?

“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学什么”这种观念在老师和学生心目中根深蒂固,你要搞新的,可能老师不欢迎,学生不认同,家长不答应。所以只有从制度层面去设计,它的推动力才是最大的。

教什么?以前不是学校所能定的,是上面说了算。但是现在课程改革要求老师能够自己开设一门或多门选修课,内容可以自己定,这给我们老师带来了很多机遇,也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可以拓宽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就拿我们信息技术老师而言,有个别老师在编程方面非常有专长、有的老师在做动画方面非常有专长、也有老师在多媒体作品制作方面非常厉害、还有老师对硬件非常有研究等等,像以前我们只能按照教材的要求或者会考高考的要求来进行教学,现在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设计一门对学生非常实用的选修课来丰富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二、怎么教?

在课程改革之前,常见课程往往有一些固定的方式方法,老师能否透彻掌握这些方法将直接影响到老师能否真正上好对应课程的内容,方法几乎已经确定,好坏几乎可以立判。但是课程改革之后对于选修课程怎么教的问题就更加灵活了,这是老师的事,是教研室、教研组的事,是学校的事。也是之前教师提高培训的重点。

以我信息技术老师为例,假设我的课程是《硬件的认识及系统的安装》,就完全可以在条件不是很苛刻的情况下,由自己来设计怎么教,如我们学校这几年下来往往会有不少老机器被淘汰,这是现存的硬件设备,我就可以把学生带到这个被淘汰的机房进行拆卸来认识计算机的一些必备零件,并讲解各零件的作用,以及怎么样把他们组装起来等等。

三、怎么评价?

选修课的评价也将非常灵活,可以根据平时学生选修课报道的情况来评价,也可以设计试卷进行评价,还可以根据学生完成的实践作业进行评价等等。

总之,我会努力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平时生活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教训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这将使我更加热爱教育事业,我相信,只要我们够努力,我们一定可以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篇12:大学选修课心得体会

参加选修课的培训,是犹豫不决的,一直在想这样的培训有没有效果,会不会有实质性的收获呢?因而,培训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开始的,慢慢开始接受,开始喜欢,受益匪浅。培训中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讲座,使我对培训有了重新的定义,也让我更有一丝的懊恼,无缘参加实地的培训,只能通过网络窥见一斑。

这次的新课改对原有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尤其是选修课程,它鼓励教师开设开发选修课。我原本认为,由教师来开发选修课,怎么开,教师有没有能力开,高考指挥棒不变,选修课会流于形式。但这次培训使我对选修课程的重要性与开发选修课程的必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且他们带来的优秀选修课的示范展示也对我开设开发选修课有了一定的方向性指导。

通过选修课的培训,特别喜欢张丰主任介绍的《美国高中课程与教学管理考察报告》以及义亭中学陈校长介绍他们学校的具体作为,很值得借鉴。原先自己读过《走进美国课堂》一书,对美国教育略知一二。而今张主任的讲座,让我更进一步地了解了美国的课堂,也知道我们的新课改正在与国际接轨,不再仅仅注重学生知识的培养,将更多的目光转移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的培养上,打破严格的师生界限,老师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为解决问题走到一起,真正发挥起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促使学生从“被”学习转变会为要学习,爱学习,为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而努力学习,主动查找资料,自我思考和团体协作。而陈校长的讲座则提供了开设选修课的实践指导,直观而形象地展示了他们学校老师开设的选修课,也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选修课的开设是有现实意义的,它可以基于当地实际和教师的特长而开设,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技能,也可以连接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社会与学校成一家。

对这样的改革,我是支持的,这也是大势所趋。我们的人才培养不是为了考大学而是为了走向社会,终身发展,但这样的改革也是前路漫漫,荆棘密布,且个人的能力有限,需要社会和学校的帮助,需要团体共同协作

篇13: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探究

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探究

本文认为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是外语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产物.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采用多媒体教学有其明显的优势,但同时也有不足之处.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应实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整合,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作 者:于萍萍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临沂,276005 刊 名:教育与职业  PKU英文刊名:EDUCATION AND VOCATION 年,卷(期): “”(20) 分类号:H3 关键词:大学英语   多媒体   教学模式  

篇14:大学英语对话式教学模式探讨

大学英语对话式教学模式探讨

教育部于开始在全国180所高校进行英语教学改革.对作为学校教育最基本的活动形式--课堂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目前传统的英语教学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改革,倡导由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但在国家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调查中,仍然有69%的'学生承认自己与教师间缺乏沟通与交流.教师不了解他们的兴趣,不关心他们是否跟得上教师授课的步伐,更不明白学生真正渴求的知识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上课时就很难调动起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讲解课文时针对性不强,速度不适当.本文通过对“对话式教学”的涵义和特征的论述,探讨如何建立“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教学模式”.这将对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研究有所贡献.

作 者:兰良民  作者单位:陕西行政学院 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 年,卷(期): “”(10) 分类号:H3 关键词:大学英语   英语教学   “对话式”教学模式  

篇15:大学英语中语音教学模式探讨

大学英语中语音教学模式探讨

英语语音与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密切相关,掌握好语音是英语学习的关键.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基础,是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前提.众所周知,语言有三个方面,即语音、语法和词汇.但过去的大学英语教学重语法和词汇,忽视了语音教学.从而导致了很多问题.

作 者:席欢明  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外语系,江西,景德镇,333403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41) 分类号:H3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语音教学   模式  

篇16: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探究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探究

在大学阶段,大部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但是他们的作文却不尽人意.语言和内容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在内容上,很大一部分的作文内容贫乏空洞,缺乏自己的观点和新意.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笔者在教学中将结果法与过程法相结合,创造出行之有效的英语写作教学的方式:以精读课文作为写作的触发材料,以写促学,学以致用.文章就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作 者:马冬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外语学院,161000 刊 名: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QIHAR MEDICAL COLLEGE 年,卷(期):2008 29(1)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写作   过程法   选词  

篇17: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探索

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探索

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是将网络资源和英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尝试,本文将探索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活动,寻找课程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最佳契合点,使网络与教学成为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机整体,利用网络优势把英语教学移植到校园网和互联网上进行的新型教学模式.

作 者:黄强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2007 “”(12) 分类号:H3 关键词: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   大学英语  

相关专题 选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