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道德课浅探

少吃点啊啊啊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韩国道德课浅探

【简介】感谢网友“少吃点啊啊啊”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韩国道德课浅探(共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韩国道德课浅探

韩国道德课浅探

韩国是以儒、佛思想为主要道德理念的国家,历来十分重视道德教育。近代学校体制建立之时,称为“修 身课”的道德课便被定位于各科之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曾对韩国实行了三年的“军事管辖”,将自 己的道德教育模式移植到韩国,废除韩国道德课,在社会科中进行地理、历史、道德教育。但是,韩国政府独 立执政后,于1955年8 月颁布第一次教育课程(相当于我国的课程标准)时便恢复了专门的道德教育,期间相 隔不到十年。几十年来,韩国的教育课程已颁布七次,道德课始终保持着它的主要课程地位,道德课的内容亦 得到不断完善。

一、韩国道德课的教育目标

韩国的道德课从第一次教育课程颁布至今,经历七次改革,从道德课目标角度可将它分为三个阶段,每一 次道德课目标的转换,都是其国家政治经济制度强有力推动的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一次教育课程实施期间为第一阶段(1945年―1962年),可称美式民主化理念的 推行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派遣阿诺德长官在韩国设立军政厅,对其进行全方位改造,旨在帮助 韩国尽快消除殖民地时期影响,建构新的国家体系,并在意识形态上积极推进美国式民主化理念,预备冷战时 期的到来。道德课的特殊作用使它一开始就成为改革的重点部分。韩国于1945年9月22 日公布的第一个关于学 校教育的章程规定,废除修身课并在社会科中进行道德教育,随后颁布的“教育法”指出,社会科的教育目标 为:“使受教育者认识到个人与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培养道义、责任感、公民意识及合作精神;教育学生 了解国家的历史与现状,培养民族精神、独立自主精神与国际合作精神”。(注:[韩]教育课程、教科书研 究会:《韩国教科教育课程之变迁》,大韩教科书株式会社,1990年12月出版,第82页。)从强调儒家之忠孝 到宣扬道义、责任感与公民意识,不能不说是韩国道德课目标一个较大意义上的转变。这次改革不仅奠定了韩 国战后道德教育目标的理念基础,而且为韩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虽然韩国在1955年8 月 颁布第一次教育课程恢复了道德课,但对教育目标却没做明确的表述,仍然沿袭了1945年教育法中的规定为其 目标。

第二阶段为朴正熙、全斗焕长达二十多年的军人政府执政期(1962年―1987年),也是韩国国家主义道德 理念的推行期。通过军事政变掌握政权的朴正熙认为,要改变国家一穷二白的现状,必须从国民意识改造开始 。1962年2月朴执政翌年,韩国教育部颁布第二次教育课程, 对道德课进行了全面改革,道德课目标强调国民 意识的培养,呼吁学生服务于社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家建设中,可称国家主义道德教育理念的开端。这次改 革将道德课目标设定为:“教育学生了解基本的行为规范,养成符合礼节的行为习惯;教育学生时常反省自己 、按照良心生活;教育学生在社会上找好自己的岗位,为建设愉快、和睦、健康的社会作出贡献;教育学生领 悟民主主义的优越性和共产主义的错误本质,热爱国家和民族”。(注:[韩]教育课程、教科书研究会:《 韩国教科教育课程之变迁》,大韩教科书株式会社,1990年12月出版,第89页。)此外,出于冷战需要,这次 改革还增加了反共教育的内容,甚至将名称从原来的“道义”改为“反共道德”。朴正熙于1968年颁布的“国 民教育宪章”更是大力宣扬民族中兴的伟大使命,呼吁国民以国家利益为重。“国民教育宪章”虽然不作为专 门的道德课目标,但它一经颁布便作为国家的教育方针刊登在所有中小学教科书第一页上,并要求在学校活动 中公开诵读,对道德课产生了极大影响。“国民教育宪章”的颁布,标志着韩国的道德课目标进入到国家主义 道德理念时期。随后执政的全斗焕亦继承了朴正熙的统治方式,直到八十年代后期,道德课目标始终没有太大 改变。

自1987年韩国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卢泰愚政府至今,为第三阶段,即价值多元化道德理念时期。卢的执政标 志着韩国从军人统治转向文人政府执政,政治氛围明显缓和;八十年代经济高速增长伴随而来的产业结构变化 和国民所得增加等因素,从客观上促进了人们的意识变化;信息化、国际化社会的到来又派生出多元化的社会 价值观,这一切都使韩国的道德课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韩国现行(第六次教育课程)道德课的目标为:“向 学生揭示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教育学生理解生活中的基本礼节及行为规范的内容及重要意义;提高学生的价 值判断能力以及解决道德矛盾的能力;培养正确合理的生活态度,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自律与自制”。(注:[ 韩]汉城大学道德课教育课程改订研究会:《第七次中小学道德课教育课改订研究》教育部咨询报告, 内部资料,1910月,112页。)从上述目标中可以看出, 韩国的现行道德课注重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注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前两阶段大不相同。

二、放射型的道德课内容结构

韩国的道德课设在小学三年级到高一,各年级的道德课都由“个人生活”、“家庭近邻学校生活”、“社 会生活”、“国家民主生活”四部分组成,每部分包括五个教学要素,根据要素编排各年级的具体教学内容。 其内容体系呈现出放射型的结构模式,即以个人为圆心,逐渐扩展到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个人生活” 部分包括尊重生命、诚实、实践意志、自主、节制等要素;“家庭近邻学校生活”部分包括敬爱、家庭礼节、 校内礼节、宽容、热爱家乡等;“社会生活”部分包括社会秩序、相互协助、公益、公正、民主秩序;“国家 民主生活”部分包括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统一、国际友好、热爱人类等。

围绕这些教学要点,韩国的道德课按照年级特点安排具体教学内容。在小学阶段,低、中年级主要安排日 常生活习惯,礼节、公共道德等方面的内容;高年级增加传统道德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在中学阶段,初一注重 与小学的连接,在内容上进行必要的重复;初二到高一则通过安排一些两难问题,以期增强学生的道德判断能 力。以“个人生活”为例,小学三年级为爱护动植物、好人好事、正直、爱惜物品;四年级为健康的生活、独 立思考和实践、守信、珍惜时间等内容;五年级为宝贵的生命、创意性、勤奋的生活、生活计划与反省;六年 级为个人的能力与理想、努力的态度、精神与物质、信念与奋斗等内容;初一安排了人生与道德、道德思考与 信念、青少年期与中学生活、人物学习等内容;初二为人生的目标与价值、多彩人生与价值冲突、价值选择与 道德判断、人物学习;初三则是人生的意义与人生计划、发展个性与人格陶冶、人本主义人生态度、人物学习等内容。

综上所述,韩国的道德课在内容结构上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在具体内容编排上体现了泰勒(R.W.Tyler) 提出的连续性、 顺序性原则,注重各年级教学内容的连贯性,通过部分内容在不同年级的反复达到强化目的。 同时又注意到与同年级其它课程之间的有机结合,体现了泰勒的整和性原则;其次,参考科尔勃格(Kohlberg )关于道德品质发展的三层次六阶段理论等道德教育理论,(注:[韩]教育部:《小学、中学教学参与书道 德篇》,1989年2月版,第11页。 )韩国道德课将有关日常生活习惯教育以及明了简单的道德概念安排到低年 级,有关道德冲突(例如两难问题)和相对抽象复杂的内容安排到高年级,旨在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有效 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不断推动学生的道德水平迈向高一级阶段。

当然,韩国的道德课内容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各年级内容框架基本相同,内容上的重复不可避免(比如 在上例中关于信念的内容就重复多次)。虽然这一做法是为了达到强化目的,但也有可能适得其反,降低学生 的兴趣。

三、多样化的评估方法

道德课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道德品质和行为,而不仅仅是传授道德知识。因此可以说,道德课的存在价值 在于通过教育使学生内化道德品质、养成道德行为习惯。而以传授知识技能并测量这种传授效果为主要任务的 现代学校体系很难为这种内化过程找到合理的评估方法。韩国的道德课一直是以考察道德认知作为主要评估标 准的。但进入八十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发展和价值多元社会的到来以及青少年犯罪率的增加,使人们对包括评 估在内的原有道德教育模式提出了质疑。在制定第六次教育课程时,争论的焦点便集中在对考试为主的评估方 式上,从道德课的性质和教育目标上看,认为道德课不应只对道德知识的掌握进行评估,而是应该多方面地考 察教育效果,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

韩国教育部关于现行道德课评估的规定,体现了韩国道德课在评估上的改进,它强调:“道德课评估应坚 持多样化原则。评估内容应包括道德知识、道德信念与态度、道德思考能力等方面,方法上体现多样化,尽量 避免单一化(例如笔试)。评估结果用于改善道德课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注:[韩]汉城大学道 德课教育课程改订研究会:《第七次中小学道德课教育课改订研究》年教育部咨询报告,内部资料,1997 年10月,112页。)基于上述精神, 目前韩国的道德课评估分为四部分:一是对道德知识的评估,主要为笔试 ,加入多选题、主观表述题等多种形式;二是对道德信念的评估,包括行为观察、面试、课堂问答观察等;三 是对道德思考能力的评估,主要对道德价值判断能力进行评估;四是对道德实践能力的评估,这是道德课评估 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方法上更要求多样化,包括前三种评估中提到的所有方法。韩国的多样化评估体现了道德 课的学科特点与教学目的,但是,这种评估方式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要对学生的道德信念、道德思考 能力、实践能力进行不带个人偏见的、客观全面的评价,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是很难达到的。

四、韩国道德课的最新改革动向

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教育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道德观并非易事。寻求道德课的理想模式也许是 各国教育的永久课题。韩国的第七次教育课程出台于1997年10月,并准备从开始在韩国的中小学正式启 用。本次道德课研究小组由教育部等政府部门、教育开发院等研究机构、汉城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以及一些中 小学教师组成,研究历时一年,反映出韩国对二十世纪道德教育的重视。该教育课程对道德课的性质规定为: “道德课是人性教育和民主市民教育的根本”。(注:[韩]汉城大学道德课教育课程改订研究会:《第七次 中小学道德课教育课改订研究》1997年教育部咨询报告,内部资料,1997年10月,112页。)指出了道德课的两 大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次改革有三大举措。

首先,强调以培养道德行为习惯为前题的人性教育。改革小组认为,学生在道德课中学到的内容对他们道 德行为的改善起到多大作用是审视道德课存在意义的关键,而现行道德课中知识传授依然占相当比重,无法体 现道德课的这一宗旨。为此,改变在小学低、中年级安排有关日常行为习惯、道德实践方面的内容;高年级则 安排道德认知方面的内容的原有做法;在小学全年级贯穿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内容紧紧围绕学生的实践 活动,设计一种以实践为主的人性教育课程。中学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阶段性地安排道德课的四大部 分,初一主要进行“个人生活”、“家庭近邻学校生活”教育;初二安排“社会生活”与“国家民主生活”; 初三再回到“个人生活”部分。在内容编排上尽量避免重复,并注意到小学和中学的连贯性,在初中一、二年 级强调生活礼节与正确的'生活态度,即直接向学生指出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初三到高一阶段则通过向学生 揭示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其次,道德课内容的进一步合理化。改革小组认为,道德课内容不仅要体现出作为一个韩国人必须具有的 道德品质,而且还要能反映出国际共通的价值观及普遍伦理标准。基于上述观点,本次改革在参考国内外有关 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课的教学要点进行了一些调整。比如,根据韩国国民伦理学会在九十年代初研究发表的“ 韩国十大民族精神要素”中的“尊重生命”、“爱好和平”,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着手制定并将于本世纪 末发表的“二十一世纪普遍伦理纲领”基本方向中的“尊重生命”、“相互尊重和爱护”等精神,增加了“尊 重生命”、“敬爱”、“关怀他人”等要点。

第三,评估亦是本次改革值得注目的一点。改革小组明确指出:“避免划等级和量化评估方法,尽量采取 多样化的评估方式,比如评语式评估”(注:[韩]汉城大学道德课教育课程改订研究会:《第七次中小学道 德课教育课改订研究》1997年教育部咨询报告,内部资料,1997年10月,112页。)。本次改革认为,应确立正 确的评估观, 即道德课评估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学生标成绩、排名次,而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 成长以及不断提高道德课的教学水平。基于这样的评估观,推荐了包括道德认知鉴定、学生行为观察、自我鉴 定、谈话、标准化测量、学生之间相互评估等方法在内的多样化评估。

五、韩国道德课的特点分析

综上所述,韩国的道德课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政治对道德课的巨大影响。 社会发展与变迁对学校教育起到不断调节的作用,而对韩国的道德课来说 ,最大的影响因素莫过于政治。这也是韩国教育本身的特征之一。几乎每次政府换届都伴随着一次教育改革, 而道德课又往往是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后公布的七次“教育课程”中有四次是政府强有力干涉下的产物, 例如,朴正熙执政期间颁布的第二次教育课程和《国民教育宪章》,以及全斗焕执政当年便制订颁布的第四次 教育课程。政治对道德课影响巨大的特点,与韩国的国家特点及文化传统不无关系。首先,韩国属于东亚儒家 文化圈,一直处于文化次中心的地位,将儒家文化传播到日本及周边诸国并形成了自成体系的韩国儒家理论。 在根深蒂固的儒文化影响下,韩国具有重视教育、重视道德的悠久传统。韩国总统金泳三在竞选时提出一系列 教育改革方案,表明要做一个“教育总统”而受到人们的欢迎,正是一例。其次,经历了近半世纪的日本殖民 统治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三年“军事管辖”,韩国的文化传统倍受摧残,导致国民意识颓废、社 会风气紊乱。韩国的执政者尤其是进行了近二十年独裁政治的朴正熙认为,要实现国家的富强必须从国民意识 改造开始,这在他执政后提出的“防止间接侵略”、“消灭贫困”、“国民意识改造”、“文化革新”四大革 命公约中亦可略窥其端倪。

2、在道德课中坚持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朝鲜半岛分裂并长期处于敌对状态,是韩 国始终未能放松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原因。当然随着社会发展和南北紧张局势的缓和,教育内容从过去的“反 共道德”、“反共国家生活”等逐渐改变为“统一安保生活”和目前的“国家民主生活”,这些内容在道德课 中的比重也由40%―50%减少到25%,教育方法也由一味灌输反共改为介绍北朝鲜现状、加强统一意识等,但 是其主要目的依然是防范北朝鲜的意识渗透、树立统一意识。

3、传统文化在道德课中的重要地位。 韩国的道德课中传统道德部分一直占着重要比重。朴正熙执政期间 颁布的第二次教育课程甚至将“礼仪生活”作为道德课四大组成内容之一,重点进行传统文化、传统礼仪以及 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教育。目前,传统教育部分被囊括在“个人生活”、“家庭近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 、“国家民主生活”四部分当中,包括介绍历史人物、祖先的家庭生活状况、传统节日等。以中学道德课第一 册为例,传统道德教育内容包括:“历史人物”中对元晓、释伽牟尼

[1] [2] 下一页

、孔子、李湟的介绍;“传统生活习俗” 中有关于孝与敬老的内容;“现代社会与传统道德”中还包括传统道德的基本精神、传统道德的今天、传统道 德的内容等。

笔者认为,韩国道德课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例如,教科书的编写以一些道德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违背 了道德课目标的初衷;教学内容重复,教学效果不理想等。

上一页  [1] [2]

篇2:道德评价问题浅探

道德评价问题浅探

社会成员道德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作为道德活动现象重要内容之一的道德评价.道德评价与其他社会评价比较起来,具有显著特点.掌握道德评价的标准和以之作出道德评价的根据,提高道德评价的'能力,这对于社会成员对自己的行为准确地作出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我们应该重视道德评价问题的研究.

作 者:王安东 刘福芳  作者单位:青岛海洋大学,社科部,山东,青岛,266003 刊 名: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TROLEUM,CHINA(EDITION OF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18(5) 分类号:B82-02 关键词:道德评价   善恶观念   动机与效果   精神文明  

篇3:思品课插图教学方法浅探

思品课插图教学方法浅探

思品课插图与课文相比,占的篇幅不大,所含“知”、“情”、“行”的信息量却很大。这是思品课插图 的优势之一。然而插图显现的道德信息,一般是浓缩的、凝结的,这又是插图教学的一个难点。怎样做到既充 分发挥插图优势,又切实突破插图教学的难点,无疑是构建崭新的思品课教学论应当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根 据笔者探究和参与教学实践的体会,采用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由小显大、由静趋动、由形索神等教法,可以 获得最佳效果。

“由外而内法”。所谓“外”,是指插图的外露信息,包括环境、景物、人的神态和行为表征。所谓“内 ”,是指插图人物的内在本质。采用“由外而内法”,就是审视插图,先从外露信息入手,进而领略榜样人物 内心世界。例如《为人民服务到白头》(“人教版”第8册)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上海海运局“长柳号”海轮停 靠码头后,作为服务员的杨怀远为旅客挑运行李的事。他的面部表情显得异常兴奋。尾随其后的七位白发苍苍 的老爷爷、老婆婆,也乐呵呵的。教师抓住这些外露信息,引导学生思考:“画面上的人物为什么会高兴?七 位老人的笑和杨怀远的笑又有什么不同?”通过这两个问题的牵引,学生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就会发现,七 位老人的笑,是得到别人帮助后而感发的。他们遇到了杨怀远这位不是亲人而胜似亲人的热心人的关心和帮助 ,解除了下船后拿不动行李的忧虑。因此,老人们的笑,既是对助人者的感激,也是对社会主义新风尚的称颂 。杨怀远基于为旅客服务,帮助老人解决困难,尽到了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他的高兴,是其“助人为乐 ”心理的反映。像这样借助插图的外露信息,透视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心灵。

“由内而外法”。所谓“内”,是指插图内涵的意蕴;所谓“外”,是指课堂外的现实生活。采用“由内 而外法”,是运用“由外而内法”的继续和扩展。它要求从画内移到画外,与现实生活紧密挂钩,以充分揭示 插图中道德形象的社会意义。例如《关心他人》有三幅插图。第一幅图是炎热的夏天,身患骨癌的刘玲带病打 来凉水洒在教室里;打来开水凉着,为的是让同学上完体育课回到教室后能感受到“清凉”。第二幅图是在公 共汽车上,刘玲宁肯拄着拐杖站着,也要把座位让给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第三幅图是在病房里,刘玲一瘸 一拐地走到生病阿姨的床前,轻声唱歌,为的是让阿姨减轻痛苦。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从这三幅图上感受到刘 玲无微不至地洞悉和满足别人的需求,千方百计地给他人带来愉悦的美好心灵,而且要用插图中的人物道德风 范去观察比照现实社会生活,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刘玲高尚的美德,这对于弘扬集体主义精神,优化社会风气, 鞭斥极端利己主义,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由小显大法”。所谓“小”,是指插图的“画眼”。虽然所占篇幅很小,却能牵动整个画面。所谓“大 ”,是指插图所要表现的思想和情感。采用“以小显大法”,就是抓住“画眼”,从小处入手,以揭示和把握 整幅插图的意蕴。例如《为人民服务到白头》第一幅插图,居画面中心位置的是杨怀远,他头戴海员帽,上身 着白色海员服,右肩上一条小扁担挑着两个大行李包,扁担被压得弯弯的,左手还提着一个行李箱。插图中的 这条扁担就是“画眼”。教师让学生观察、认识扁担虽为平凡之物,几十年来却为旅客挑了数十万件行李,由 于长年累月负重,新的挑旧了,旧的挑断了,断一条又换一条新的'。杨怀远先后换过十几条。教师借助画面上 的这条小扁担,牵引学生的思维拾级而登,就能让他们感悟到杨怀远的“扁担精神”。

“由静趋动法”。所谓“静”,是指插图的静态构形;所谓“动”,是让插图上的东西都“活灵活现”。 采用“由静趋动法”,就是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激活”插图上的人物、景观和物态,让有生命和无生命 的东西皆“含情脉脉”,仿佛要跃出画面,向人们诉说心中的衷曲。例如《珍惜劳动成果》(“人教版”第6册 )第一幅插图,画的是大江和虎子。大江睁着眼睛,责怪虎子把他用了半天时间画的画弄脏了。而扫视地面, 就能发现被大江扔掉的许多半截铅笔和铅笔屑。对此要特别加以关注,因为被扔掉、被损坏的铅笔是劳动成果 。上课前可把插图放大为挂图。执教时先指着挂图中被扔的东西设问:“这是什么?是谁扔的?”当学生看清 图意,作出明确的回答后,教师又将事先准备好的“折断了腿的铅笔人”贴在图中的半截铅笔处。然后进

[1] [2]

篇4:美国文化传统浅探

美国文化传统浅探

美国的.思想文化、宗教文化、政治文化、经济文化与艺术文化等均具有其独特的传统,正是这些独特的文化传统对整个美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当今的美国文化也面临着重重挑战,而这势必会大大推动美国文化的变革与创新.

作 者:杜钢 张会兰 DU Gang ZHANG Hui-lan  作者单位:杜钢,DU Gang(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所,北京,100875)

张会兰,ZHANG Hui-lan(保定师范专科学校,教务处,河北,保定,071000)

刊 名: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AODI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18(1) 分类号:G09 关键词:美国   文化传统   主流文化  

篇5:关于叔本华伦理思想浅探

论文摘要:叔本华是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大师,他的学说不但在当时引起了思想界的震撼,直到现在他的某些观点看起来都是惊世骇俗并能引起几百年后的我们深刻反思的。目前学术界在对叔本华进行研究时,主要把目光放在他的悲观哲学上,而对其伦理思想方面则相对关注不够。本文旨在通过对叔本华作品的文本细读来探究其伦理思想:道德是先天的,是决定论的,那么人们就不应该把外在的所谓道德责任强加到道德身上。

论文关键词:叔本华  伦理观  先天

叔本华哲学是以唯意志主义为整个理论大厦基石的哲学,因此其伦理观也是建立在唯意志主义本体论之上并以之为逻辑起点的,在本质上说依然是唯心主义的调子。“‘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者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不过只有人能够将他纳入反省的,抽象的意识罢了。”“这另一真理就是每人,他自己也能说并且必须说的:‘世界是我的意志’。”“那人是一切而不为任何事物所认识的,就是主体。因此,主题就是这世界的支柱,是一切现象,一切课题一贯的,经常作为前提的条件。”从以上所引不难看出:叔本华否认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性而非常注重主体性的人,客观世界仅仅是被人感知并认识的课题而已,在他的哲学体系中不占有最重要的位置;而只有“人”确切地说只有人的“意志”才是整个世界的根本,世界正是因为“意志”才有了意义。

这种唯心主义的本体论反映在其伦理思想上表现就是意志是人思想的君王,其他诸如理性良知都只是次要的,尤其是理性只是意志自我实现的工具而已(“从知识中所认识的一切,只是一系列的动机;通过这些动机,一直不断地展现其本性,使其成为可知的或可见的)。意志通过和遗传外部客观世界的结合决定人的性格,性格影响人的道德观,从此永不更替,因此道德是先天的,伦理是可能的,但无须强加给它更多的外在的道德责任。

1意志决定性格,性格决定道德观,由于意志是先天的超越时间的,所以道德也是先天的。难以经验到的

叔本华在其所著的《叔本华论说文集》中指出“他之所以成为如此这般一个人,全在于他的意志决定称为这样一个人。意志本身,究其表现在一个个体身上而言,构成了这个个体原初的和基本的欲求;并且,它独立于一切知识,因为他是先在于这种知识的”。“我们将会发现,这一事实的原因非常简单,即道德善良绝不是起源于由知识文化发展而来的反思,而是根源于意志本身,意志的构成是内在的,其自身很难受到后天教育的影响。”以上的两句话表明:叔本华认为,意志是形成性格的最为根本的因素,至于后天学习的知识并不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外部客观世界在人的性格形成中有其作用但其所起的作用不能与“意志”相比,只有“意志”才是有决定性的。不仅仅这样,叔本华如此地看重“意志”,他甚至认为“意志”是先天的并且超越了时间,“但是,意志本身,作为超越时间存在的东西,只要他存在,就永远不会变化”,也就是说“意志“作为一种形而上的最高存在超越了具体的时间,只要它存在它就必然作为这个世界的本质来对统摄于其下的一切事物乃至于概念起作用,当然我们说的性格道德也包括在内。“但是,不论从主观的角度看,还是从客观的角度看,并且,如果我们不拒斥一切正义观念的话,那么每个人的生命过程相对于另一个人而言,仍然可能不可估量地变得更加幸福,更加高尚,更加富有价值;这样,我们就会倾向于婆罗门教和佛教所信奉的学说——不论是从主观条件讲,还是从客观条件讲,一个人一旦出生,他就是前世修行的道德结果。”日我们从上面所引的这句话知道,一旦确立了“意志”在人性格行程中的巨大作用,人们就必须承认由性格决定的道德观就固定了,并且是以先天的形式出现的,以至于深受东方哲学尤其是印度哲学影响的叔本华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不得不以印度典籍中的神秘主义来打比方。

2经过前面的论证。既然人的性格和道德观是先天的,那么由此而来的人的行为方式也必然是决定论的。那么人们就不应该把外在的所谓道德责任强加到道德身上

人的性格和道德观是先天的,那么人的行为还有多大的自主性呢?也就是说西方哲学上的一个永恒概念“自由意志”真的有其存在的合法性吗?既然“自由意志”都要受到质疑,那么人还应不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呢?

叔本华是这样看这个问题的:我们所做出的所有行为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动机。也就是说,我们由于某个动机,因此做出了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行为,这是符合因果律的。对于~个决定论者而言,他理所当然地认为真正的自由是不可能的,所以给出了一个否定的答案。换句话说,当我们正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如果我们意识到它符合我们的某种动机,从而领会到一种自由感,但我们的动机却只取决于某一意志,而这意志却不是我们所能把握的。由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体会到一种虚假的自由,但是无法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这就是说人的动机看起来是来自于主体性的人本身,但是由于动机也是来自于人们难以捉摸的“意志”,所以人的“自由意志”应该受到否定性的追问。实际上叔本华把这种悲观的决定论发挥到了极致,他打了一个著名的比方:“我们所谓的文明世界又何尝不是一个大的假面舞会呢?”“在这场人生的化妆舞会上,红艳艳的苹果是蜡制的,水灵灵的鲜花是丝织的,活蹦乱跳的鱼是纸糊的,所有的东西——对,所有的东西——只有可怜的玩偶和无聊的琐事。”这个比喻就是说,因为世界的背后是被我们无法认识更无法掌控的“意志”在起作用,所以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都是被线牵着的玩偶,即便上演的是喜剧,但对于木偶来说确是不折不扣的悲剧。我们的行为不是像我们想象中一样,是根据我们内心的想法来随性来做出的,而是后面有不可抗拒的必然性在永不停息地起作用。

如果按照叔本华的观点,这世界完全是决定论的,而且所谓的“自由意志”由于受到质疑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所做出的种.种行为就并非出于我们真实的意愿,那么我们也就没有必要为我们的这些行为(不论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负责。那些以建立伦理规范的伦理学家们如若听闻这样的言论,肯定会大惊失色,这不仅对那些西方宗教而言,对于儒家学说来说同样如此,乃至于受到全世界普遍认可的法律条文等等更是一点意义也没有了。

由上可见,叔本华正是在摆脱了规范伦理的条件下要谈真正的伦理,而且他没有否认这种伦理。他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真正的观点是:伦理是可能的,并且无须背负更多的外在的所谓的道德责任。当代流行的规范伦理学和叔本华的伦理学相比更为功利,也更为可行,但它纯粹是为了出于功利性的,将人置于一种虚假的道德枷锁下。而不考虑人本身向善的可能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缺少了对人本身的关怀。

篇6: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浅探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浅探

摘 要: 高中英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在高中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英语在学生升学及就业等方面具有异常重要的影响。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当前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情境教学法 教学观念 教学水平

1.引言

高中英语是高中生学习的重要课程,其对学生升学及就业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

2.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2.1重语法词汇的讲解。

高中英语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课程,也是学生学习英语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语法词汇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英语语法词汇的讲解,并提醒学生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从而构建英语的知识结构。语法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异常重视对语法的讲解,例如讲解现在完成时、将来进行时、现在将来进行时等,结合例句进行讲解以加深学生对语法的理解。

2.2轻视英语听力及口语的.教学。

当前,我国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主要是对英语基础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学生英语听力及口语的教学。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取播放英语听力磁带并进行测验的形式,忽视听力教学,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轻视听力训练。并且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忽视对学生英语口语的训练,学生也轻视口语训练。当前,我国普遍面临“哑巴英语”的困境,很多人英语笔试能力超强,但是口语很差,甚至不具备基本的英语对话能力。

2.3教学互动少。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高,这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英语语法、词汇等知识点是异常枯燥乏味的,教师在讲解这些知识点时,采用一人讲解的形式,使英语学习更加乏味,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不佳。

3.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3.1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当前我国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的现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高中英语主要是学习英语的基础知识,如,英语语法、词汇等知识,这些知识点大多较枯燥,而教师又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沉闷,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

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单调的讲解,单纯的训练只能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如果教师就某一个内容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学习,则最终学生不仅能牢固地掌握课本知识,还能根据教师所给的情境,从自己的水平出发,编出切合生活实际的会话,在情境中学,在情境中用。在情境中理解、在实践中运用是学生学好的重要途径。但是教师要注意创设的情境要与所学内容、学生生活实际、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而且要自然。练习的方法也要灵活多样,体现出练习充分、广泛、有深度的特点。

3.2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在英语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背景下,我国日益注重对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考查,这对教师及学生的要求就更加严格。教师应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并创新教学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的环节,并让学生上台体验教师的角色,参与课堂的情景演练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互动,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2]。在教学观念上,教师应改变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强化学习效果。

3.3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的教学水平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教师应时刻反省自己,查缺补漏,及时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正。当前,我国英语教师普遍存在教学水平低、教学经验不足、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学校应注重对英语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定期考查教师的教育质量,防微杜渐,提高教师学习能力及教学能力,进而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4.结语

随着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在当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英语是高中学习的重要课程,其在学生升学、就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改革措施,以期对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陈胜.浅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07):45.

[2]唐明.浅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J].北方文学(下半月),(10):190.

[3]陈丽霞.情境创设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27):96.

[4]许珊珊.谈多媒体辅助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3):64.

[5]胡颖.情景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M].2012(6):20.

篇7:成语来源浅探

成语的数目很多,一九五八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语成语小词典》就收有成语三千多条,实际上当然还有许多成语没有收进去,成语实有的数目,一定比这本小词典中所收的多得多。这些成语是怎样产生的呢?粗略地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

(1)历史事实

有些成语是从历史事实来的。其中有的是把某一历史事件,概括为成语的;有的是截取或改易历史里的著名文句为成语的。这里先举几个由历史事实而来的成语:

(A)完璧归赵《史记•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候,赵国的国君惠文王得到一块璧玉,秦国的国君昭王写信给赵王,说他愿意给赵王十五座城,换取这块璧玉,赵国比秦国弱,它明明知道秦王的话靠不住,可是又不敢公然戳穿秦王的谎言。在这种情况下,赵国的大臣蔺相如到秦国去处理这件事。他临走的时候说“如果秦国把十五座城给了赵国,就把璧玉给秦国,如果拿不到城,就要使璧玉丝毫无缺地归回赵国《(史记》的原文是    完璧归赵    。)“蔺相如到了秦国,把璧玉献给秦王,可是他看到秦王并没有真给赵国十五座城的意思,于是很机智地编造理由,从秦王手中把璧玉要回来,偷偷地让随从人员送回赵国。后来人们用“完璧归赵“这四个字,表示把原物完好地、原封不动地归还物主。这四个字也就成了成语。

(B)擢发难数《史记.范睢列传》记载:战国时候,秦国的宰相范睢(魏人)责问他的仇人魏国的中大夫须贾说:“你知道你的罪过有多少吗?“须贾说:“拔我一根头发记载我一件罪过,头发还不够用的。“(《史记》的原文是“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后来就用“擢发难数“比喻罪恶之多,数不胜数。“擢发难数“也就成为成语了。

以上这两个来自历史事实的成语“完璧归赵““擢发难数“都是截用或改易史书中文句而成的。这种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数量不很多。成语中的“投笔从戎““退避三舍““唇亡齿寒““一鼓作气““门庭若市“等等,都是出自历史事实的。

(2)前人故事

有些成语是由前人的故事来的,这类故事也是确有其人其事,只是其人其事在历史上不是很重要的。这类成语有的比较有风趣,有的有比较好的修辞效果,所以也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现在举几个例子,并说明它们的来源。

(A)胸有成竹宋朝有一位画家叫文同,字与可,擅长画竹。当时有位文学家晁补之作诗说:“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后来“胸有成竹“就成了一个广泛使用的成语,用它来称赞处理事情很有定见有把握的人。

(B)满城风雨宋朝谢无逸尝问潘大临近来有没有作诗。潘大临写给他一封回信说:秋天以来的景物,样样都是好诗句。昨天清闲地躺着,听到树林子里响起风雨声,我高兴地起来,在墙上写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然催我缴纳租赋的人来了,于是大为败兴,只有这一句寄给你。后来“满城风雨“这四个字就成了广泛使用的成语,比喻对新发生的某一件事许多人都在到处议论。

此外如“威武不屈““尾大不掉““抱薪救火““门可罗雀“都是由前人故事而来的成语。

(3)寓言传说

古书里边也有些含议深刻的寓言,也是成语的来源。这类成语,往往有教训或讽喻的意味。现在举几个例子并加以说明。

(A)杞人忧天《列子•天瑞》说:“周朝时候,杞国有一个人怕天崩地坠,自身无处寄托,因此连睡觉吃饭都没有心思了。“后来就把“杞人忧天“用为成语,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

(B)邯郸学步《庄子•秋水》说:“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个青年,到赵国的国都邯郸去学走路(赵国人善于走路)。他没有把本领学到手,反而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也丢掉了,只好用两只手爬着回家。“后来把“邯郸学步“用为成语,比喻摹仿别人不到家,反而连自己原有的本领也丢掉了。

(C)掩耳盗铃《吕氏春秋.自知》有一个故事说: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淮南子•说山训》也有这个故事。成语“掩耳盗铃“就是这样来的,只是把“钟“改为“铃“了。这个成语比喻骗人的人所用的办法非常笨拙,他自己却以为能骗得了人。成语里边还有一个“掩目捕雀“,出于《三国志•陈琳传》,跟“掩耳盗铃“的意思差不多,但是群众基础较差,使用的人比较少。

由寓言故事来的成语,往往含有幽默感和深刻的教育意义。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不算大。

(4)古人原句

成语里面有一些是全用古人语句而不作改动的,例如:

(A)“醉翁之意不在酒“见宋朝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意思是:醉翁的心思并不在饮酒上,而在于赏玩这里的山水。后代把“醉翁之意不在酒“用为成语,表示“别有用心““另有目的“等意思。

(B)水落石出见宋朝文学家苏轼的《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水落石出“本来是纯粹写景的文句,后代用为成语,比喻真实的情况终于显露出来。

(C)更上一层楼成语不仅有完全用前人文章里的语句的,也有完全用前人诗句的“更上一层楼“就是处于唐朝诗人王之焕的《登鹳雀楼》诗。原诗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上一层楼“这个成语,比喻在某一已有的基础上更加提高,更为扩大之类的意思。

成语里面的“一笑千金““咄咄怪事““下笔成章““一鸣惊人“等,都是全用前人的语句。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偶然被人们引用的前人名言警句,即使它明显地具有成语的特点,也不能把它看做成语,而只能认为那是引语。可是如果后来时常有人使用它,群众逐渐对它熟悉,那就要把它看做成语了。

(5)截用或改易古人语句

有些成语不是直接使用古人的语句,而是截用或者把古人的语句略加改变,然后使用的。截用或改变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使其符合成语的结构形式。(参阅前文《成语的四字性》)例如:

(A)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篇里有两句话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后人从这两句话里,取出“舍生取义“这四个字作为成语,表示为了维护正义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品质。

(B)一曝(pù)十寒《孟子•告子》上篇里有几句话是“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意思是:虽然有天下容易生长的东西,但是晒它一天,冷它十天,也没有能生长成的。)后人从这几句话里摘出

成语在来源浅探

“一曝十寒“四个字用为成语,比喻一个人没有恒心,努力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

(C)一毛不拔《孟子•尽心》上篇里有一句话是:“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意思是:杨子极端自私,即使从他身上取下一根细微的毛发就能够有利于天下,那他也是不肯干的。)后人把这句话里的“拔一毛不为“改成“一毛不拔“四个字,作为成语,形容极端自私和非常吝啬的人。

(D)近水楼台宋朝苏麟有两句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后来截用“近水楼台“四个字为成语,比喻在条件便利的情况下就能比一般人先得到好处。

成语里面的“知名之士““一日之长““一丘之貉““一日三秋““一字千金“都属于这一类。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也比较大。

(6)人民群众用过的精炼词组

谈到成语的来源,人们总会先想到上边所说的那些所谓有出处的成语。其实在成语里边占比重较大的,还是那些现在已经找不到真正原始出处的成语,这类成语,绝大部分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其中有一些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和生活气息。例如:“大海捞针““指桑骂槐““另起炉灶““三三两两““大刀阔斧““囫囵吞枣“等等。这类成语,因为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都比较好,所以历来就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着,而且不仅使用于书面上,也使用于口语中,甚至很早就使用于口语中。如果有人在古书中看到了这类成语,认为某书的作者就是这个成语的创作者,这恐怕未必可靠,譬如见于宋人语录里边的一些成语,见于元人杂剧里边的一些成语,未必就是产生于宋朝或元朝,可能都还早。

(7)谚语俗语

有些成语,在两三千年之前就已经被人们写在书里。虽然用的是文言,看起来很典雅,其实本来是群众口头中使用的谚语或俗语。例如,“亡羊补牢““敝帚千金“等等,都属于这一类。为什么知道这些成语本来是谚语或俗语呢?因为使用这些成语的古人,在古书里边已经说了。如:《战国策•楚策》说:“臣闻鄙语曰: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养在羊圈里的羊跑掉了,赶快把圈修补起来,免得别的羊再跑掉,也还不算晚。)曹丕《典论•论文》说:“里语曰,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意思是:俗语说,家里有一把破扫帚,自己以为宝贵得可以同千金相比。享就是“当“或“当做“。)《史记•白起王剪传》说:“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谓鄙语、里语或谚语、俗谚,就是民间的谚语或俗语的意思。实则有些来自谚语或俗语的成语,在古书上,也还有并不一定标明是“里语““鄙语“的。

另外还有些谚语和俗语,从文字上看,不像一般成语那样整齐典雅,很明显是人民大众的口语。可是因为它们通俗易懂。具有很好的表达效果,因此广泛地被人们所使用,也成了成语。例如“牛头不对马嘴““坐山观虎斗““众人拾柴火焰高““天下乌鸦一般黑“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8)外来的成语

我们使用的成语,也有来自外国的。例如魏、晋、六朝、隋、唐时候,我国翻译了不少流行于西域和印度的佛经。佛经里边的语句和典故,不少从早就成了我国的成语。例如:“一尘不染““现身说法““心花怒放““不可思议““不即不离““回头是岸“皆是。明、清以来,我国跟西洋各国的文化交流逐渐频繁,西方的典故、格言以及西洋著作的汉文译本中的精炼语句,有的也就变成了我国人使用的成语。例如:“时者金也““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旧瓶装新酒““火中取栗““新陈代谢““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拿原则来做交易““按劳取酬“等等都是。

(9)改造的成语

前边说过,成语是固定词组或固定的句子,一般不能随便改变。但是有时候为了表达上或行文上的需要,也可以更换一两个字,巧妙地把它加以改造使用。这种改造的成语,表达的效果往往比较强,因为把成语改了一两个字,特别能引起读者的注意。这种办法,古代就有的。例如“物极则反“这个成语出于《鹖冠子•环流篇》。意思是事物发展到极点,一定要转到它的反面。后代有人把它改为“物极必反“,就觉得更为肯定有力。南北朝时,北周有名的文学家瘐信作《哀江南赋》就把这的成语改为“物极不反“,表达他那无可奈何的愤慨情绪。又如“事半功倍“这个成语,出于《孟子•公孙丑》,意思是说用力小而效果大。后来有人把这个成语里的“半““倍“两个字的位置一换,改为“事倍功半“,来说明工作费劲大,收效小。但是在古代,这样使用成语的例子比较少。现在我们进入了伟大的社会主义时代,前人某些思想意识的错误性和局限性,显露得很清楚。因此把成语加以改造而表达新思想的,用得也就比较多了。例如“把“欲速则不达“改为“欲速必达“;把“一举两得“改为“一举三得““一举多得“;把“一箭双雕“改为“一箭三雕““一箭多雕“;把“知难而退“改为“知难而进“等等。

时代已经改变了。生活在新社会不同于生活在旧社会,人们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起了很大的变化。旧的清规戒律,已经不能拘束我们了,有一部分旧成语的内容,显然不适合于今天的社会。譬如具有共产主义风格,敢于蔑视困难,敢于胜利的人们,绝不会“知难而退“。新成语“知难而进“的产生,是很自然的。这也可以算是化消极为积极,同时也收到了“古为今用“的效果。

(10)新生成语

我们现在使用的成语,大都是两三千年以来流传下来的或陆续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演进,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表达新思想意识的成语,就自然会不断地陆续地产生。全国解放以来,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就产生了许许多多具有积极意义的新成语,例如:

厚今薄古    推陈出新    多快好省

分秒必争    力争上游    百花齐放

勤俭持家    修旧利废    上山下乡

勤学苦练    只争朝夕    化废为宝

比学赶帮超    全国一盘棋

等等。同时,也产生了少量具有批评性的新成语,例如:“缩手缩脚“、“少慢差费“。这类新成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含有积极意义。所以产生以后,立刻就不胫而走,为各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用。

以上列举的十项,是成语的主要来源,也是成语较大的类别。

相关专题